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职业卫生学中级历年真题及答案(R2),更多职业卫生主治医师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职业卫生学中级历年真题及答案(R2),更多职业卫生主治医师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在表示存储器的容量时,IMB的准确含义是( )
  A. 1000KB 
  B. 1024GB 
  C. 1000B 
  D. 1024KB 
  E. 1028KB 
 
2. [单选题]下列那种提法与一级预防不符合
  A. 健康促进 
  B. 疾病治疗 
  C. 体育锻炼 
  D. 病因预防 
  E. 健康教育 
 
3. [单选题]不符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饮食行为是
  A. 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 
  B. 吃清洁、不变质食物 
  C. 吃清淡少盐膳食 
  D. 多吃鱼、禽、蛋、瘦肉、荤油,少吃肥肉 
  E. 常吃奶类、豆类及其制品 
 
4. [单选题]眼部短时间(数日)内受到大剂量外照射,或者长期反复超过剂量当量限值的外照射,可以诊断放射性白内障的最小累积剂量是
  A. 0.5Gy 
  B. 1.0Gy 
  C. 1.5Gy 
  D. 2.0Gy 
  E. 6.0Gy 
 
5. [单选题]我国最近的《职业病防治法》是哪年颁布的( )
  A. 2005年 
  B. 2002年 
  C. 2000年 
  D. 1998年 
  E. 1997年 
 
6. [单选题]体力劳动的直接能量来源是( )
  A. 肌酸 
  B. 磷酸肌酸 
  C. 三磷酸腺苷 
  D. 乳酸 
  E. 糖类 
 
7. [单选题]在病因研究的轮状模型中,强调宿主与下列哪种因素的关系
  A. 生物因素 
  B. 环境因素 
  C. 物理因素 
  D. 精神因素 
  E. 化学因素 
 
8. [单选题]不是预防慢性砷中毒的措施的是
  A. 改换水源 
  B. 饮水除砷 
  C. 限制高砷煤炭的开采使用 
  D. 种植吸砷植物 
  E. 改良炉灶 
 
9. [单选题]总生育率的下降,可使婴儿死亡率
  A. 迅速上升 
  B. 迅速下降 
  C. 无关 
  D. 略有影响 
  E. 先下降后上升 
 
10. [单选题]关于"流行病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流行病学从疾病分布入手探讨疾病的流行因素 
  B. 流行病学是从群体角度研究疾病与健康 
  C. 流行病学研究的病种仅限于传染病 
  D. 流行病学属于预防医学的范畴 
  E. 流行病学已深入临床医学的研究中 
 
11. [单选题]呼吸道传染病是
  A. 脊髓灰质炎 
  B. 猩红热 
  C. 艾滋病 
  D. 鼠疫 
  E. 乙型肝炎 
 
12. [单选题]在队列研究中若人群不固定,则计算发病率的理想指标是
  A. 累积发病率 
  B. 发病密度 
  C. 标化率 
  D. 粗发病率 
  E. SMR 
 
13. [单选题]医患关系遵循的最重要的道德原则是( )
  A. 医患平等关系 
  B. 医患团结关系 
  C. 医患互助关系 
  D. 医患友爱关系 
  E. 医患监督关系 
 
14. [单选题]供给的基础是( )
  A. 生产 
  B. 消费 
  C. 分配 
  D. 利用 
  E. 生产和消费 
 
15. [单选题]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之日起( )内,作出审核决定并书面通知建设单位
  A. 60天 
  B. 45天 
  C. 30天 
  D. 15天 
  E. 10天 
 
16. [单选题]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对象描述最恰当的是
  A. 社区内的妇幼人群 
  B. 社区内的残疾人口 
  C. 社区内的老年人 
  D. 社区内的贫困人口 
  E. 社区内的所有人群 
 
17. [单选题]主管预防性卫生监督的防治工作( )
  A. 疾病控制机构 
  B. 卫生行政部门 
  C. 卫生监督所 
  D. 政府 
  E. 人民代表大会 
 
18. [单选题]青春期的年龄范围一般为( )
  A. 8~18岁 
  B. 9~19岁 
  C. 8~20岁 
  D. 10~18岁 
  E. 10~20岁 
 
19. [单选题]可以提高铁剂的疗效,不需要加服维生素的是
  A. 硫酸亚铁 
  B. 富马酸铁 
  C. EDTA铁 
  D. 葡萄糖酸亚铁 
  E. 枸橼酸铁胺 
 
20. [单选题]我国环境卫生标准制定的总原则是( )
  A. 卫生上安全可靠、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 
  B. 不引起急性、慢性或远期危害 
  C. 主观上无不良感觉 
  D. 对人体无害 
  E. 选用敏感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