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医学职称副高考试宝典卫生管理卫生副高考试模拟冲刺试卷(V0),更多卫生管理(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下列哪一种方法不能用来控制混杂偏倚( )
A. 限制
B. 增加样本量
C. 随机化
D. 分层分析
E. 多因素分析
2. [单选题]喘证的发病部位主要在( )
A. 脾、肺
B. 心、肺
C. 肺、肾
D. 心、肝
E. 心、肾
3. [单选题]一年中流脑的发病高峰季节是( )
A. 1~2月
B. 1~3月
C. 11~12月
D. 3~4月
E. 7~9月
4. [单选题]在健康教育的诊断阶段,哪一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影响目标健康行为的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和强化因素( )
A. 社会诊断
B. 流行病学诊断
C. 行为与环境诊断
D. 教育与生态诊断
E. 管理与政策诊断
5. [多选题]下列选项中,与不寐的发病有关的是( )
A. 肝郁
B. 心脾亏虚
C. 胆怯
D. 表邪入里
E. 痰热内盛
6. [单选题]流行病学工作深度的三个范畴是( )
A. 揭示现象、找出原因、提供措施
B. 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性流行病学、实验流行病学
C. 观察法、实验法、数理法
D. 传染病、非传染病、伤害
E. 设计、测量、评价
7. [单选题]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对象描述最恰当的是
A. 社区内的妇幼人群
B. 社区内的残疾人口
C. 社区内的老年人
D. 社区内的贫困人口
E. 社区内的所有人群
8.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脾阳虚弱带下过多的主症的是( )
A. 带下色白,质稀薄,无臭气,绵绵不断
B. 面色萎黄,体倦乏力
C. 精神疲倦,纳少便溏
D. 五心烦热,失眠多梦
E. 舌淡,苔白腻,脉缓弱
9. [多选题]健康促进的三个基本策略为
A. 倡导
B. 赋权
C. 协调
D. 改善
E. 控制
10. [单选题]下列哪项医院感染监测指标是以一定时期内医院感染总病例数为分子的是( )
A. 医院感染发生率
B. 医院感染续发率
C. 医院感染患病率
D. 医院感染漏报率
E. 医院感染例次发生率
11. [单选题]导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的相关因素是( )
A. 猪的自然感染时间及其感染率
B. 三带喙库蚊的密度及季节消长情况
C. 媒介蚊的带毒期限及带毒率
D. 气温与雨量等气象条件
E. 以上均是
12. [多选题]医疗机构经调查证实发生以下情形时,应当于12小时内向所在地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
A. 5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B. 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C. 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D. 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E. 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
13. [单选题]哪型流感病毒既存在于人类也存在于动物( )
A. C型
B. B型
C. A型
D. A型和C型
E. A型和B型
14. [多选题]以下选项中,痈的临床特点有( )
A. 起病缓慢
B. 易肿
C. 易脓
D. 易溃
E. 易敛
15. [单选题]医疗保健机构,卫生防疫机构发现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的控制措施中不包括( )
A. 对甲类传染病病人和病原携带者,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病人、炭疽中的肺炭疽病人,予以隔离治疗
B. 对除艾滋病病人、炭疽中的肺炭疽病人以外的乙类、丙类传染病病人,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
C. 对疑似甲类传染病病人,在明确诊断前,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
D. 对疑似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病人,在明确诊断前,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
E. 对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污染的场所、物品和密切接触的人员,实施必要的卫生处理和预防措施
16. [单选题]遗传流行病学与传统流行病学的主要区别是( )
A. 遗传流行病学主要研究基因频率及影响基因频率的因素
B. 遗传流行病学着眼于群体疾病的研究
C. 遗传流行病学在研究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病因以及制定预防对策时首先考虑遗传因素及家庭相似性
D. 遗传流行病学主要研究遗传性疾病,未与健康状况挂钩
E. 遗传流行病学主要阐明正常性状的传递规律及遗传病的遗传原理
17. [多选题]文化影响健康的特征是
A. 积累性
B. 无形性
C. 本源性
D. 软约束
E. 稳定性
18. [单选题]郁证的形成与五脏关系最密切的有( )
A. 肝、肾、脾
B. 心、肝、脾
C. 心、肝、肾
D. 肺、肝、肾
E. 肺、脾、心
19. [单选题]不属于社会医学研究内容的是( )
A. 卫生服务状况
B. 卫生行为
C. 社会卫生政策
D. 社会危险因素
E. 临床诊治方法
20. [单选题]实验性研究是以人为研究对象,故须慎重考虑( )
A. 研究对象的职业
B. 研究对象的性别
C. 研究对象的样本量
D. 医德问题
E. 研究工作的持续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