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口腔学(中级)专项练习考试试题(Q6),更多口腔医学主治医师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口腔学(中级)专项练习考试试题(Q6),更多口腔医学主治医师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哪些部门参与组织制定了《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
  A. 卫生部医政司、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B.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卫生部主管部门 
  C. 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D. 卫生部医政司、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 [单选题]牙齿松动与下述哪项因素关系不大
  A. 牙槽骨吸收 
  B. 创伤 
  C. 牙周韧带的急性炎症 
  D. 女性激素水平变化 
  E. 头颈部放疗 
 
3. [单选题]早期龋损的改变,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A. 硬组织发生脱矿 
  B. 硬组织结构发生改变 
  C. 牙齿透明度下降 
  D. 呈白垩色 
  E. 出现龋洞 
 
4. [单选题]采用正硅酸乙酯包埋料包埋,其最佳粉液比为
  A. 3:1 
  B. 1:1 
  C. 4:1 
  D. 3:2 
  E. 5:1 
 
5. [单选题]单纯化学性结合作用,没有机械固位作用的水门汀是
  A. 磷酸锌水门汀 
  B. 聚羧酸锌水门汀 
  C. 玻璃离子水门汀 
  D. 氢氧化钙水门汀 
  E. 氧化锌丁香酚水门汀 
 
6. [单选题]根据阻生智齿长轴与第二磨牙的关系,阻生智齿可以分为多个类型,但不包括
  A. 近中阻生 
  B. 舌向阻生 
  C. 垂直阻生 
  D. 倒置阻生 
  E. 中位阻生 
 
7. [单选题]替牙期牙尖交错的特征有
  A. 纵曲线和横曲线不明显 
  B. 左右中切牙之间在萌出初期常有间隙 
  C. 在切牙区和尖牙区出现间隙 
  D. 上下颌第一磨牙为近中关系 
  E. 侧切牙根部向远中,冠部向近中 
 
8. [单选题]瘢痕性类天疱疮在口腔中的好发部位是
  A. 牙龈 
  B. 上腭 
  C. 颊 
  D. 下唇 
  E. 舌 
 
9. [单选题]参与下颌前伸运动的主要肌肉是
  A. 翼外肌 
  B. 翼内肌 
  C. 嚼肌 
  D. 颞肌 
  E. 二腹肌 
 
10. [单选题]充填前磨牙楔状缺损的最佳充填材料是
  A. 氧化锌黏固粉 
  B. 化学固化黏固粉 
  C. 磷酸锌黏固粉; 
  D. 银汞合金 
  E. 玻璃离子黏固粉 
 
11. [单选题]关于嵌体基牙预备的基本要求,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洞型应做倒凹固位 
  B. 洞缘无斜面 
  C. 邻面可作片切形 
  D. 不能制作辅助同位形 
  E. 以上均错误 
 
12. [单选题]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开口受限的常见原因是
  A. 喙突过长 
  B. 咀嚼肌痉挛 
  C. 颌面软组织广泛纤维性变 
  D. 关节内纤维粘连 
  E. 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 
 
13. [单选题]下颌角在生长发育中,可因人种、年龄、性别等而有所不同。12岁时恒牙咬合完成时,下颌角为
  A. 140°~160° 
  B. 130°~140° 
  C. 120°~125° 
  D. 100°~110° 
  E. 以上都不是 
 
14. [单选题]可见光固化复合树脂最常用的促进剂是
  A. 樟脑醌 
  B. 过氧化苯甲酰(BPO) 
  C. N,N-二羟乙基对甲苯胺(DHET) 
  D. N,N-二甲胺甲基丙烯酸乙酯 
  E. 三丁基硼 
 
15. [单选题]按损害程度进行分类的龋病类型是
  A. 急性龋 
  B. 慢性龋 
  C. 中龋 
  D. 静止龋 
  E. 窝沟龋 
 
16. [单选题]哺乳纲与爬行纲牙齿演化的相同特点是
  A. 形状 
  B. 数目 
  C. 牙根 
  D. 牙列多少 
  E. 附着颌骨的方式 
 
17. [单选题]患者患有室性心律失常,现需拔除右下第三磨牙,最好使用的局部麻醉药是
  A. 阿替卡因 
  B. 利多卡因 
  C. 普鲁卡因 
  D. 甲哌卡因 
  E. 丁卡因 
 
18. [单选题]被认为是牙固有益生菌的为
  A. 变形链球菌 
  B. 血链球菌 
  C. 消化链球菌 
  D. 乳杆菌属 
  E. 放线菌属 
 
19. [单选题]牙龈瘤的病理分型不含
  A. 肉芽肿性牙龈瘤 
  B. 纤维性牙龈瘤 
  C. 血管性牙龈瘤 
  D. 巨细胞型牙龈瘤 
  E. 先天性牙龈瘤 
 
20. [单选题]沟纹舌发病率与年龄因素的关系是( )
  A. 10~60岁随年龄增加而发病率增高 
  B. 10岁前发病率较高 
  C. 60岁后随年龄增加而发病率升高 
  D. 60岁后随年龄增加而发病率降低 
  E. 10~60岁随年龄增加而发病率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