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中西医结合外科高级职称(正高)高效提分考试试题(U8)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8-05   [手机版]    

中西医结合外科高级职称(正高)高效提分考试试题(U8)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西医结合外科高级职称(正高)高效提分考试试题(U8),更多中西医结合外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男性,28岁,右肾区剧痛12小时来门诊,经B超检查发现,右肾中度积水。在泌尿系急性梗阻早期,由于肾盂内压增高,肾内“安全阀”开放,尿液可通过以下哪些途径回流

A. 肾盂静脉回流
B. 肾盂肾小管回流
C. 肾盂肾窦回流
D. 肾盂肾实质回流
E. 肾盂淋巴回流


2. [多选题]气瘿的致病因素包括

A. 肝郁气滞
B. 水土因素
C. 肾气亏虚
D. 气滞血瘀
E. 冲任失调


3. [多选题]胃大部切除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理论依据有

A. 切除胃大部胃体,减少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
B. 切除溃疡好发部位
C. 切除胃窦部消除胃泌素调节
D. 阻断迷走神经刺激
E. 预防十二指肠溃疡恶变


4. [多选题]排斥反应的表现有

A. 皮肤苍白,温度下降
B. 发热、血压增高、情绪异常
C. 局部肿胀、疼痛
D. 尿少
E. 神经功能障碍


5. [多选题]预防术后并发症的术前准备工作有

A. 禁烟
B. 应用镇静剂
C. 注意口腔卫生
D. 清洁皮肤
E. 训练卧床排尿


6. [多选题]烦渴可见于。

A. 栀子豉汤证
B. 五苓散证
C.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
D. 白虎加人参汤证


7. [单选题]茯苓甘草汤证的病机是

A. 脾虚水停
B. 胃虚水停
C. 胃虚气滞
D. 脾虚气滞
E. 肾虚水停


8. [多选题]防己的适应证是

A. 风湿痹证
B. 水肿,小便不利,脚气
C. 痰饮证、湿热黄疸
D. 骨蒸潮热
E. 湿疹疮毒


9. [多选题]野菊花长于治疗

A. 疮痈肿痛
B. 目赤肿痛
C. 头痛眩晕
D. 风热表证
E. 肺热咳嗽


10. [单选题]桂枝加附子汤证"小便不利"的病机:

A. 三焦不利
B. 阳虚水停
C. 水邪内蓄
D. 阳虚津伤
E. 寒湿内阻


11. [单选题]据《素问·标本病传论》的内容,“病发不足”时的治疗,应当是

A. 标本同治
B. 本而标之
C. 标而本之
D. 先治其本
E. 治标即可


12. [多选题]下列方剂药物组成中有大黄的是( )

A. 麻子仁丸
B. 茵陈蒿汤
C. 栀子柏皮汤
D.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E. 抵当汤


13. [多选题]丹毒与蜂窝织炎的共同临床表现有

A. 寒战、高热
B. 局部红肿热痛
C. 面部蝴蝶状红斑
D. 常有化脓
E. 与丝虫病有关


14. [多选题]半夏泻心汤主治( )

A. 呕而肠鸣
B. 呕而发热
C. 呕而胸满
D. 干呕而利
E. 心下痞


15. [多选题]香附治疗月经不调、痛经,是取其什么功效

A. 化痰散结
B. 调经止痛
C. 纳气平喘
D. 疏肝解郁
E. 温肾调经


16. [多选题]脊柱侧弯手术治疗的指征有

A. Cobb角45°以上的青年型脊柱侧弯
B. 骨骼未成熟的婴幼儿型脊柱侧弯
C. 尽量在早期进行手术,避免发生严重畸形
D. 支具治疗不能控制畸形发展,脊柱侧弯继续增加
E. 保守治疗不能控制的成年患者的疼痛


17. [多选题]菊花治疗目赤昏花,眩晕、动风及疔疮肿毒是取其什么功效

A. 疏散风热
B. 消肿排脓
C. 平肝明目
D. 活血凉血
E. 清热解毒


18. [单选题]《六节藏象论》认为心的华彩反映在

A. 面
B. 唇四白
C. 发
D. 毛
E. 皮


19. [多选题]关于周围神经损伤手术操作的原则,下列哪项不正确

A. 神经松解要从有瘢痕的部位开始游离
B. 神经缝合要具有一定的张力
C. 神经缝合处不能有瘢痕阻挡
D. 有神经缺损时可考虑行神经移植术
E. 手术要采用无创伤技术


20. [多选题]神经性皮炎的诊断依据是

A. 有传染性
B. 搔抓后易继发感染
C. 皮损为扁平多角形丘疹及苔藓样变
D. 间有糜烂渗出
E. 瘙痒随情绪波动而加剧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d111dg.html
  • 下一篇:中西医结合外科(正高)2024历年真题及答案(U8) 神经性皮炎的诊断依据是对迟发性外伤性脑内血肿下列哪些说法是不恰当的可用藿香治疗的病证是五苓散中不应见茯苓泽泻汤证临床表现为( )《热论》中热病的“两感于寒”指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不仅具有小柴胡汤和解少阳,55
  • 在线题库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sbd.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