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骨外科副高医学高级职称模拟考试系统(W7),更多骨外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的目的是
A. 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
B. 对可疑或确诊的破伤风患者进行紧急预防或治疗
C. 杀灭伤口中繁殖的破伤风梭(杆)菌
D. 主要用于儿童的预防接种
E. 中和与神经细胞结合的毒素
2. [单选题]脊柱侧凸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包括
A. 两肩不等高,肩胛一高一低
B. 脊柱偏离中线
C. 腰前屈时两侧背部不对称,即“剃刀背征”
D. 呼吸困难
E. 尿频、尿急
3. [单选题]男性,7岁。外伤致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经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5小时后出现手麻木,主动活动障碍,手发凉。此时的治疗应采取
A. 立即拆除石膏,改用骨牵引治疗
B. 观察2天,视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C. 手术探查
D. 应用血管扩张剂
E. 对症处理
4. [单选题]黄苔主热证,若里热盛极,耗伤津液,则见( )
A. 舌苔淡黄
B. 舌苔黄腻
C. 舌苔焦黄干裂
D. 舌苔灰黄
E. 舌苔深黄
5. [单选题]肱骨闭合性骨折并伴有桡神经损伤的处理原则是
A. 给予大剂量神经营养药物
B. 处理骨折后观察2~3个月
C. 立即手术探查松解神经
D. 先手术吻合神经再处理骨折
E. 物理疗法
6. [单选题]有关挤压伤,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重物挤压人体某一肌肉丰富部位所致
B. 伤处有广泛的组织破坏
C. 常有局部明显肿胀,甚至静脉回流障碍
D. 有大量的红细胞和肌细胞破坏
E. 可并发休克和急性肾功能衰竭
7. [单选题]女性,18岁。咳嗽4个月,伴低热,1个月前右膝部外伤。体格检查:跛行,右股四头肌萎缩,右膝肿胀,浮髌试验(+)。该患者应首先进行哪项检查
A. 右膝CT
B. 血常规
C. 血沉
D. 右膝穿刺抽液,生化检查及细菌培养
E. 胸部平片及右膝正侧位片
8. [多选题]引起月经先期的主要机理有( )
A. 血热
B. 气虚
C. 血瘀
D. 虚热
E. 血虚
9. [单选题]男,18岁,工作中双手、双前臂及双足被硫酸烧伤,被烧伤部位水泡较小,皮温稍低,感觉较迟钝,去表皮创面呈浅红色,可见网状栓塞血管,肿胀明显,则该患者的烧伤面积和烧伤程度为
A. 12%,浅Ⅱ度
B. 16%,浅Ⅱ度
C. 18%,浅Ⅱ度
D. 18%,深Ⅱ度
E. 20%,深Ⅱ度
10. [单选题]女,29岁,宫外孕破裂,并有失血性休克,血压6.7/4.0kPa(50/30mmHg),拟行急诊剖腹探查手术。最合适的麻醉方法为
A. 局部麻醉
B. 硬膜外麻醉
C. 异丙酚快速诱导+吸入全麻
D. 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
E. 笑气麻醉
11. [多选题]急性血源性骨髓炎2个月后X线片可见
A. 虫蛀状骨破坏
B. 干骺端广泛骨质脱钙
C. 骨膜产生与骨干平行层状骨
D. 大多有病理骨折
E. 可有死骨形成
12. [单选题]男性,20岁。胫腓骨骨折,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结束时小腿肿胀明显,张力大,闭合创口困难。此时,闭合创口的最佳方法是
A. 暂不缝合,延期缝合
B. 尽力直接缝合
C. 开放换药,直到愈合
D. 两侧作减张切口,缝合原创口
E. 两侧作减张切口,缝合原创口,减张切口延期缝合
13. [单选题]肱骨伸直型踝上骨折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A. 正中神经损伤
B. 畸形愈合内翻
C. 前臂缺血性肌挛缩
D. 骨化肌炎
E. 关节僵硬
14. [单选题]男,11岁,喜好踢足球,近1个月右膝关节疼痛,并出现包块。胫骨结节局限性隆起,局部骨性硬伴压痛。最可能的诊断是
A. 骨瘤
B. 骨软骨瘤
C. 骨肉瘤
D. 胫骨结节骨软骨病
E. 骨关节炎
15. [单选题]最早发现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检查方法为( )
A. 观察跛行步态或鸭行步态
B. Trendelenburg征
C. 双髋X线摄片测定髋臼角和股骨头位置
D. Ortolani征
E. 观察臀皱襞加深上移
16. [多选题]半夏泻心汤的功用是( )
A. 寒热平调
B. 散结除痞
C. 和解少阳
D. 疏肝解郁
E. 透邪解郁
17. [单选题]骨与关节结核的好发年龄是 ( )
A. 新生儿
B. 婴幼儿
C. 中老年
D. 壮年
E. 儿童和青少年
18. [单选题]一妇人,25岁,怀孕2个月,恶心,呕吐不食,口淡,呕吐清涎,神疲思睡,舌淡,苔白润,脉缓滑无力。其治疗最佳选方是( )
A. 四君子汤
B. 六君子汤
C. 陈夏六君汤
D. 香砂六君子汤
E. 参苓白术散
19. [单选题]治疗1岁以内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者的方案为
A. 骨盆截骨术
B. 内收肌切断术
C. 股骨缩短术
D. 髋臼加盖术
E. 闭合复位,支具固定
20. [单选题]急性骨髓炎的临床检查中哪项最能明确诊断 ( )
A. 血培养
B. 局部脓肿分层穿刺
C. 白细胞计数增加
D. X线检查
E. 同位素骨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