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专业技术资格(中级)考试宝典主管中药师职称真题试卷(R8),更多主管中药师中级职称考试[代码:367]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专业技术资格(中级)考试宝典主管中药师职称真题试卷(R8),更多主管中药师中级职称考试[代码:367]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朱砂药材的颜色和质地是
  A. 黄红色或黄色,有光泽,质重而坚 
  B. 黄红色或黄色,无光泽,质重而脆 
  C. 鲜红色或黯红色,有光泽,质重而脆 
  D. 红色或橙红色,质松易碎 
  E. 黄绿色或黄色,质松易碎 
 
2. [单选题]显微鉴别时,沉香药材径向纵切面可观察到
  A. 射线的宽度,射线细胞呈径向延长的长方形 
  B. 射线的宽度和高度,射线细胞类圆形,纵向单列 
  C. 射线的高度,射线细胞类方形,排成横带状 
  D. 射线的高度,射线细胞长梭形,条状竖列 
  E. 射线的宽度,射线细胞长梭形,放射状排列 
 
3. [单选题]红花药材粉末镜检可见花粉粒表面
  A. 近于光滑 
  B. 有细小凹点 
  C. 有齿状凸起 
  D. 有网状雕纹 
  E. 有点状条形雕纹,自两极向四周呈放射状排列 
 
4. [单选题]麝香仁野生品质柔、油润、疏松,其中呈不规则圆形或颗粒状者,习称
  A. 尖蒂 
  B. 当门子 
  C. 吃青角 
  D. 抽沟 
  E. 拌衣 
 
5. [单选题]治血瘀气滞诸痛,常与延胡索配伍的是
  A. 川楝子 
  B. 香附 
  C. 青皮 
  D. 枳实 
  E. 柴胡 
 
6. [单选题]属于相反配伍关系的是
  A. 天花粉配乌头 
  B. 石膏配知母 
  C. 桑叶配菊花 
  D. 陈皮配半夏 
  E. 桂枝配麻黄 
 
7. [单选题]用动物的皮、骨、甲、角等为原料,以水煎取胶质,浓缩成稠膏状,干燥制成的固体块状内服制剂,称为
  A. 煎膏剂 
  B. 胶剂 
  C. 胶囊剂 
  D. 块状冲剂 
  E. 片剂 
 
8. [单选题]醌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是
  A. 乙酸-丙二酸途径 
  B. 甲戊二羟酸途径 
  C. 莽草酸途径 
  D. 氨基酸途径 
  E. 复合途径 
 
9. [单选题]一般教材所采用的分类方法是
  A. 工艺与辅料相结合的分类法 
  B. 三类分类法 
  C. 药用部位分类法 
  D. 五类分类法 
  E. 雷公炮炙十七法 
 
10. [单选题]辛热,有大毒,能峻下冷积的药物是
  A. 甘遂 
  B. 巴豆 
  C. 大戟 
  D. 大黄 
  E. 芫花 
 
11. [单选题]寒凉药长期给药,对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是
  A. 心率加快 
  B. 尿中儿茶酚胺排出量减少 
  C. 血浆中和肾上腺内多巴胺β-羟化酶活性提高 
  D. 尿中17-羟皮质类固醇排出量增多 
  E. 耗氧量增加 
 
12. [单选题]下列除哪一项外均为吴茱萸粉末的显微特征
  A. 非腺毛壁疣明显 
  B. 可见油室碎片 
  C. 草酸钙簇晶较多 
  D. 石细胞类圆形或长方形,胞腔大 
  E. 含晶鞘纤维 
 
13. [单选题]白虎汤中配伍粳米、炙甘草的主要用意是
  A. 健脾益气 
  B. 健脾止泻 
  C. 益气和中 
  D. 益胃生津 
  E. 调和药性 
 
14. [单选题]大黄炒炭的目的为
  A. 清肝明目 
  B. 引药上行 
  C. 引药入肝 
  D. 清上焦实热 
  E. 增强止血作用 
 
15. [单选题]从植物材料中快速提取鞣质类成分,为避免成分破坏常采用的提取方法是
  A. 回流提取法 
  B. 煎煮法 
  C. 组织破碎提取法 
  D. 浸渍法 
  E. 渗漏法 
 
16. [单选题]下列各项,不属附子主治病证的是
  A. 亡阳欲脱,肢冷脉微 
  B. 寒凝血瘀,经闭阴疽 
  C. 命门火衰,阳痿早泄 
  D. 中寒腹痛,阴寒水肿 
  E. 阳虚外感,寒痹刺痛 
 
17.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生物药剂学研究内容的是
  A. 药物的药理作用 
  B. 药物的分布 
  C. 药物的代谢 
  D. 药物的吸收 
  E. 药物的排泄 
 
18. [单选题]需要加入防腐剂的是
  A. 糖浆剂 
  B. 煎膏剂 
  C. 茶剂 
  D. 酊剂 
  E. 酒剂 
 
19. [单选题]蛤蚧的气味是
  A. 气腥,味淡 
  B. 无臭,味微咸 
  C. 气特异而臭,刺激性强 
  D. 气腥,味微咸 
  E. 气清香,味苦 
 
20. [单选题]下列关于三七止血作用机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增加血小板数量 
  B. 增强血小板功能 
  C. 收缩出血局部血管 
  D. 抑制纤溶酶活性 
  E. 增加血液中凝血酶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