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神经电生理医学技术职称中级2024专业知识考试试题(I5),更多神经电生理_脑电图技术中级职称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特发性全面性癫痫和癫痫综合征不包括(ILAEl989)( )。
A. 良性家族性新生儿惊厥
B. 良性婴儿期肌阵挛癫痫
C. 儿童期失神癫痫
D. 婴儿痉挛症
E. 少年期失神癫痫
2. [单选题]下列为化学突触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前膜较一般的神经元膜厚
B. 后膜具有特异受体
C. 突触间隙内含黏多糖和糖蛋白
D. 前膜内侧有致密突起
E. 突触间隙宽约90~100nm
3. [单选题]目前提供诊断脑血栓形成、脑出血最可靠鉴别依据的是
A. 发病急缓
B. 昏迷深浅
C. 瘫痪程度
D. 脑脊液检查
E. 脑CT检查
4. [单选题]双下肢中枢性瘫痪( )。
A. 脊髓颈膨大病变
B. 高颈段脊髓病变
C. 胸段脊髓病变
D. 脊髓腰膨大病变
E. 骶段脊髓病变
5. [单选题]与脊髓的第7胸节相对应的椎骨是( )。
A. 第5胸椎体
B. 第6胸椎体
C. 第7胸椎体
D. 第8胸椎体
E. 第9胸椎体
6. [单选题]完全性卒中是指发病后神经功能缺失较严重较完全的卒中,其症状达到高峰的时间一般不会超过( )。
A. 6h
B. 24h
C. 48h
D. 18h
E. 12h
7. [单选题]以恐怖不安或焦虑为特征的梦境体验是指( )。
A. 睡行症
B. 睡惊症
C. 梦魇
D. REM睡眠行为障碍
E. 不安腿综合征
8. [单选题]蛛网膜下隙出血患者卧床休息至少( )。
A. 4~6周
B. 10天
C. 2周
D. 10~14天
E. 8周
9. [单选题]患者,右侧耳鸣半年,进行性听力减退4月,右面部麻木1月,首选的检查手段为( )。
A. 体感诱发电位
B. 听觉脑干诱发电位
C. 视觉诱发电位
D. 脑电图
E. 肌电图
10. [单选题]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疼痛特点为( )。
A. 三叉神经分布区内持续性剧痛
B. 三叉神经分布区内持续性钝痛
C. 三叉神经分布区内持续性钝痛阵发性加剧
D. 三叉神经分布区内短暂性钝痛
E. 三叉神经分布区内短暂性剧痛
11. [单选题]引出Babinski征及其等位征提示( )。
A. 皮质脊髓束的损害
B. 红核脊髓束的损害
C. 损害必须在大脑皮质
D. 损害必须在内囊
E. 损害必须在脊髓
12. [单选题]白天出现不可抑制的睡眠,短暂睡眠后嗜睡可暂时缓解,最常见于( )。
A. 发作性睡病
B. 创伤后睡眠过度
C. 特发性过度睡眠
D. Kleine-Levin综合征
E.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13. [单选题]62岁,患者,有高血压病史20年,在活动时突感左侧偏瘫,意识不清,频繁呕吐,非喷射性。体查:血压220/120 mmHg,心率120次/份,体温39.6℃,潮式呼吸,昏迷状态,瞳孔1.5 mm(双侧),压眶时口角右歪,左侧肢体完全瘫痪,双侧Babinski征阳性,诊断:脑出血。其部位在( )。
A. 右侧内囊外侧壳核附近
B. 左侧脑桥
C. 右侧脑桥
D. 右侧大脑半球白质
E. 右侧内囊内侧丘脑附近
14. [单选题]脊髓横贯性损害引起感觉障碍的特点是( )。
A. 形状不规则的条块状感觉障碍
B. 受损节段平面以下双侧深、浅感觉缺失
C. 受损节段平面以下双侧痛温觉缺失伴自发性疼痛
D. 受损节段平面以下双侧感觉异常和感觉过敏
E. 受损节段平面以下痛温觉缺失,触觉及深感觉保留
15. [单选题]地西泮对睡眠周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
A. 延长睡眠潜伏期
B. 增加慢波睡眠期(Ⅲ~Ⅳ期)
C. 增加慢波睡眠期(Ⅰ~Ⅱ期)
D. 延长快波睡眠潜伏期
E. 纺锤波数量减少
16. [单选题]关于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又称急性坏死性脑炎
B. 脑组织水肿、软化、出血病理变化以顶叶及枕叶最明显
C. 常急性起病,前驱期可有发烧、头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D. 可有精神和性格改变,可出现痫性发作
E. 脑电图检查对本病具有重要价值
17. [单选题]脑血栓形成的最常见病因是( )。
A. 高血压
B. 脑动脉粥样硬化
C. 各种脑动脉炎
D. 血压偏低
E. 红细胞增多症
18. [单选题]进展性卒中在多少时间内神经功能缺失逐渐进展或呈阶梯样加重?( )
A. 12 h
B. 24 h
C. 48 h
D. 72 h
E. 36 h
19. [单选题]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是指( )。
A. 细胞数增多,蛋白正常
B. 细胞蛋白均增高,蛋白增高更明显
C. 蛋白增高,细胞数正常
D. 细胞蛋白均增高、细胞增高更明显
E. 蛋白正常,细胞数降低
20. [单选题]丘脑中发出特异性投射系统的最大核团是( )。
A. 内侧膝状体
B. 外侧膝状体
C. 后腹核
D. 外侧腹核
E. 丘脑前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