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高级职称(副高)考试宝典中医骨伤科学高级职称(副高)历年考试真题及答案(O3),更多中医骨伤科学(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高级职称(副高)考试宝典中医骨伤科学高级职称(副高)历年考试真题及答案(O3),更多中医骨伤科学(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在X线片上表现脱钙时,通常认为骨钙量丢失超过( )
  A. 25% 
  B. 20% 
  C. 30% 
  D. 35% 
  E. 50% 
 
2. [单选题]李某,患有头疽20天,肿块已软,伴高热、烦躁,舌红,苔黄,脉数。局部治疗宜
  A. "十"字形切开 
  B. 咬头膏外敷 
  C. 鲜草药外敷 
  D. 金黄膏外敷 
  E. 太乙膏外敷 
 
3. [多选题]据《素问·咳论》所述,脾咳的症状有( )
  A. 右胁下痛 
  B. 背痛 
  C. 肩痛 
  D. 咳吐涎沫 
  E. 活动受限 
 
4. [多选题]运用理筋手法治疗疾病可达到的作用是
  A. 活血化瘀 
  B. 消肿止痛 
  C. 舒筋活络 
  D. 松解粘连 
  E. 软化瘢痕 
 
5. [单选题]真热假寒证的病机是
  A. 阴盛格阳 
  B. 阳盛格阴 
  C. 阳虚则寒 
  D. 阴盛则寒 
  E. 阴损及阳 
 
6. [多选题]据《灵枢·本神》,“肺气实”可见
  A. 鼻塞 
  B. 少气 
  C. 气喘 
  D. 胸满 
  E. 仰面呼吸 
 
7. [多选题]属于骨纤维管(隧道)病理变化的疾病是( )
  A. 腕管综合征 
  B. 颈椎病 
  C. 踝管综合征 
  D. 屈指肌腱炎 
  E. 梨状肌综合征 
 
8. [单选题]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若自汗出,治宜
  A. 白虎汤 
  B. 白虎加人参汤 
  C. 大承气汤 
  D. 大柴胡汤 
  E. 以上都不是 
 
9. [单选题]下列方证中,病机与肝郁无关的是
  A. 甘麦大枣汤证 
  B. 半夏厚朴汤证 
  C. 枳实薤白桂枝汤证 
  D. 酸枣仁汤证 
  E. 奔豚汤证 
 
10. [单选题]肱骨外科颈骨折愈合后,常遗留的并发症是
  A. 骨化性肌炎 
  B. 缺血性坏死 
  C. 延迟愈合 
  D. 关节僵硬 
  E. 创伤性关节炎 
 
11. [单选题]全关节结核是指
  A. 关节内积液增多 
  B. X线片可见骨质破坏 
  C. 血沉明显增快 
  D. 关节疼痛严重 
  E. 病变累及骨、软骨及滑膜 
 
12.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是秋燥的诊断要点
  A. 有一定的季节性,多发生在秋天燥热偏盛季节 
  B. 初起出现肺卫证,并有津液干燥征象 
  C. 病变重心在肺 
  D. 肺卫证不解易逆传心包 
  E. 后期易伤肺胃之阴 
 
13. [单选题]患者如有身无潮热,口和齿润,小便清长,夜卧安静的表现时,中医称之为
  A. 心善 
  B. 肝善 
  C. 脾善 
  D. 肺善 
  E. 肾善 
 
14. [多选题]肩关节周围炎药物治疗以下列哪些治疗方法为主
  A. 补气血 
  B. 祛风湿 
  C. 软坚散结 
  D. 益肝肾 
  E. 温经络为主 
 
15. [单选题]下列含有干姜、生姜的方剂是
  A. 小半夏汤 
  B. 半夏干姜散 
  C. 生姜半夏汤 
  D. 干姜人参半夏丸 
  E. 小半夏加茯苓汤 
 
16. [单选题]"太阳病,小便利者,以饮水多,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里急也。"其中“里急”是指
  A. 腹部拘急疼痛 
  B. 时时欲泄肛门欲坠,便出不爽 
  C. 少腹部有急迫不舒之感 
  D. 心下阻塞不适感 
  E. 以上都不是 
 
17. [多选题]骨折的骨性愈合标准是
  A. X线照片显示骨折线模糊,有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 
  B. X线照片显示骨小梁通过骨折线 
  C. 患肢已有干力 
  D. 具备临床愈合的标准 
  E. 关节活动恢复正常 
 
18. [单选题] 脊髓损伤的表现不包括
  A.  脊髓震荡 
  B.  弛缓性瘫痪 
  C.  脊髓休克 
  D.  二便功能均正常 
  E.  出现病理反射 
 
19. [多选题]开放性骨折GustiloⅠ型的特点:
  A. 自内而外的开放骨折 
  B. 肌肉轻微挫伤 
  C. 没有挤压伤 
  D. 皮肤创面清洁,创口小于1cm 
  E. 单纯骨折,骨折不粉碎 
 
20. [单选题]大黄附子汤的服用须注意
  A. 不差,明日更服,不可一日再服 
  B. 不知,稍增之,以知为度 
  C. 不差更服 
  D. 服后如人行四五里,进一服 
  E. 分温再服,如一炊顷,可饮粥二升,后更服,当一日食糜,温覆之,不差更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