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中级考试宝典肿瘤外科学主治医师题库辅导(O3),更多肿瘤外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原发性肝癌按大体形态分型下述错误的是( )。
A. 结节型易发生癌结节破裂出血
B. 巨块型癌直径>10cm
C. 巨块型易发生坏死引起肝破裂
D. 孤立的直径<5cm的癌结节称为小肝癌
E. 弥漫型往往因肝功能衰竭而死亡
2. [单选题]对于大多数软组织肿瘤来说,首选的治疗手段是( )。
A. 生物治疗
B. 放疗
C. 手术
D. 化疗
E. 热疗
3. [单选题]颞骨恶性肿瘤采用最多的治疗方式是
A. 放射治疗
B. 乳突凿开术
C. 颈淋巴结清扫术
D. 颞骨次全切除术或颞骨全切除术
E. 化疗
4. [单选题]为了说明某一新治疗方法优于传统治疗,好的临床研究方法是
A. 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B. 历史对照研究
C. 队列研究
D. 多因素分析
E. 大宗病例总结
5. [单选题]原发性肝癌术后6h,渐感头晕、心慌、并出现大汗、口唇和末梢发绀、心率快、血压下降。如诊断性腹腔穿刺为不凝的血液,则其最佳的治疗方法是
A. 快速扩容后准备手术
B. 加压吸氧
C. 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
D. 止血药
E. DSA栓塞止血
6. [单选题]生物反应调节剂有( )。
A. 基因治疗
B. 天然或基因重组细胞因子
C. 抗体
D. 抗肿瘤的各种体细胞和辅助性的造血干细胞
E. 以上都是
7. [单选题]患者,男,32岁。因“头面部肿胀半月”入院。胸部CT示:前上纵隔下部占位性病变。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
A. 神经源性肿瘤
B. 胸内甲状腺肿
C. 畸胎类肿瘤
D. 胸腺肿瘤
E. 恶性淋巴瘤
8. [单选题]恶性肿瘤的主要病理特征包括( )。
A. 浸润性生长和转移
B. 核分裂少见
C. 瘤巨细胞形成
D. 细胞多、间质少
E. 出血坏死
9. [单选题]患者男,56岁。因“反复鼻腔血涕伴鼻塞6个月余”就诊,体检发现左鼻腔新生物,CT示左鼻腔占位性病变,鼻中隔左上颌窦内侧壁受侵。该患者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
A. 鼻腔淋巴瘤
B. 上颌窦癌
C. 鼻腔癌
D. 嗅神经母细胞瘤
E. 鼻腔腺样囊性癌
10. [单选题]肺癌高危人群的吸烟指数(每天吸烟支数×吸烟年数)应大于
A. 400
B. 100
C. 300
D. 200
E. 500
11. [单选题]Ⅰ期胃黏膜相关组织淋巴瘤幽门螺杆菌(HP)阳性患者,首选下列哪项治疗?( )
A. 手术+化疗
B. 抗HP治疗
C. 手术
D. 放疗
E. 手术+放疗
12. [单选题]淋巴结转移性肿瘤首先出现于( )。
A. 边缘窦
B. 中央窦
C. 淋巴结门部
D. 淋巴滤泡的生发中心
E. 被膜
13. [单选题]癌症病人的生活质量(QUL评估)( )。
A. 是指对病人一般情况评分(KPS)
B. 包括躯体、功能状况、社会、心理及精神等四个方面
C. 由医护人员评估更准确可靠
D. 可以反映病人的幸福感、满意感以及生活水平
E. 是指无病生存期
14. [单选题]从治疗效果和保留器官功能来考虑,早期头颈部肿瘤首选的治疗手段是
A. 手术治疗
B. 放射治疗
C. 化学治疗
D. 生物治疗
E. 加温治疗
15. [单选题]通常所指的头颈部肿瘤除外的是
A. 甲状腺癌
B. 鼻咽癌
C. 脑胶质瘤
D. 口腔癌
E. 外耳道鳞癌
16. [单选题]以下用于浅表性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预防复发的化疗药物中,哪一种分子质量最小
A. 塞替派
B. 丝裂霉素C
C. 阿霉素
D. 表阿霉素
E. 吡喃阿霉素
17. [单选题]关于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的实施与监督,不正确的是下列哪项?( )
A. 医疗机构行政领导班子负责本规范的贯彻实施,相关职能部门应积极协助
B.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对于辖区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及其从业人员贯彻执行本规范的情况,负有监督检查的责任
C. 实施和执行本规范的情况,是医疗机构年度考核和医师定期考核的重要内容,但不影响医疗机构等级评审、医务人员职称晋升
D. 对于违反规范的从业人员,视情节严重程度,应给予批评教育、通报批评等处理,严重时可以解聘
18. [单选题]关于癌性疼痛,错误的描述是( )。
A. 为了避免患者夸大症状,癌性疼痛的评分应由主要医护人员进行
B. 慢性疼痛,是一种疾病
C.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约30%~50%的癌症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D. 癌性疼痛可由肿瘤本身、抗肿瘤治疗等多种原因导致
E. 通过三阶梯治疗方法,约有80%患者的疼痛症状可以得到控制
19. [单选题]观察晚期食管癌在食管腔内生长情况( )。
A. CT 扫描
B. 食道钡餐造影
C. MRI 检查
D. B 超检查
E. 内腔镜超声
20. [单选题]全肾照射TD5/5( )。
A. 1000cGy
B. 2000cGy
C. 3000cGy
D. 4000cGy
E. 5000c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