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卫生中级职称考试宝典中医儿科中级专业历年考试试题(L5)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5-04   [手机版]    

卫生中级职称考试宝典中医儿科中级专业历年考试试题(L5)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中级职称考试宝典中医儿科中级专业历年考试试题(L5),更多中医儿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下列不属八纲辨证内容的有

A. 表证,里证
B. 标证,本证
C. 虚证,实证
D. 阳证,阴证
E. 热证,寒证


2. [单选题]《保婴撮要》所论小儿食积的发生原因是( )

A. 脾胃虚寒
B. 脾肾阳虚
C. 肝脾不调
D. 心脾两虚
E. 肺脾气虚


3. [单选题]患者,疮疡溃久难敛,脓水清稀,皮面色淡,气短乏力,舌淡脉细弱,治疗宜首选的药物是

A. 吉林的人参
B. 江苏的薄荷
C. 内蒙古的黄芪
D. 山西的党参
E. 宁夏的枸杞


4. [单选题]叶天士认为,风温的发生是因为

A. 外感风温时毒
B. 温风过暖,感其气者
C. 春月受风,其气已温
D. 感受春季温热病邪
E. 感受风邪


5. [单选题]鹅口疮病位在

A. 心脾肾
B. 肝脾胃
C. 脾肝肾
D. 心肺肾
E. 肝胆脾


6. [单选题]半夏泻心汤的组成药物除半夏、人参、炙甘草、干姜、大枣外,还有

A. 黄连、黄柏
B. 栀子、连翘
C. 黄连、黄芩
D. 柴胡、枳壳
E. 黄芩、黄柏


7. [单选题]温病所见白霉苔的病机是

A. 胃热灼津
B. 阳明腑实
C. 胃阴衰亡
D. 胃气衰败
E. 肾阴耗竭


8. [单选题]主治“胸痹心中痞,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偏实者宜用

A. 栝蒌薤白白酒汤
B. 栝蒌薤白半夏汤
C. 枳实薤白桂枝汤
D. 桂枝生姜枳实汤
E. 桔枳姜汤


9. [单选题]泄泻最常见的病因是

A. 风
B. 寒
C. 湿
D. 暑
E. 热


10. [单选题]临床上最常出现血尿的疾病是

A. 肾脏的先天畸形
B. 免疫系统疾病
C. 红斑狼疮
D. 糖尿病
E. 肾小球肾炎


11. [单选题]初级卫生保健是由

A. 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同儿童基金会联合主持召开的国际会议提出的
B. 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银行联合主持召开的国际会议提出的
C. 世界卫生组织和人口基金会联合主持召开的国际会议提出的
D. 世界银行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主持召开的国际会议提出的
E. 世界银行和人口基金会联合主持召开的国际会议提出的


12. [单选题]据《素问·脉要精微论》,“梦哭”是由于

A. 肺气盛
B. 肺气虚
C. 肾气盛
D. 肾气虚
E. 心气虚


13. [单选题]黄连解毒汤的功用是

A. 泻火通便
B. 清上泄下
C. 泻火解毒
D. 清热生津
E. 清热燥湿


14. [单选题]腹痛喜按,按之痛减,腹壁柔软者,属

A. 脾胃气虚
B. 胃肠积热
C. 饮食积滞
D. 寒凝胃肠
E. 阳明腑实


15. [单选题]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治用

A. 附子粳米汤
B. 大建中汤
C. 理中汤
D. 赤丸
E. 大黄附子汤


16. [单选题]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增强原有疗效的配伍关系是

A. 相须
B. 相使
C. 相畏
D. 相杀
E. 相恶


17. [单选题]既能杀虫消积,又能行气利水截疟的药物是

A. 大腹皮
B. 苦楝皮
C. 槟榔
D. 南瓜子
E. 川楝子


18. [单选题]具有清热燥湿、祛风杀虫、止痒、利尿功效的药物是

A. 苦参
B. 黄连
C. 胡黄连
D. 黄柏
E. 白鲜皮


19. [单选题]急性肾盂肾炎常出现的热型是

A. 稽留热
B. 弛张热
C. 间歇热
D. 回归热
E. 波状热


20. [单选题]患病初期见肝气郁结之证,继则出现脾虚之证,按五行理论分析所属的是

A. 相生
B. 相克
C. 相乘
D. 相侮
E. 母病及子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d7ldxd.html
  • 下一篇:卫生中级资格考试宝典中医儿科中级专业历年考试真题汇总(L5) 男,并放射至肩背,属败毒散的组成中含有的药物是下列适用于“扶正祛邪并用”治法的是17世纪,为医学实验道德提出新要求的人是肺主治节是指《素问·调经论》"阳虚则外寒"指的是水痘毒热重证的首选方剂是:心理健康的培养应
  • 考试专栏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sbd.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