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副高医学高级职称考试宝典2024中医内科副高卫生高级职称模拟在线题库(L4),更多中医内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副高医学高级职称考试宝典2024中医内科副高卫生高级职称模拟在线题库(L4),更多中医内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女,28岁。患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心悸、气短、下肢浮肿。每天口服地高辛0.25mg,间断服氢氯噻嗪已2个月。心电图示室性期前收缩、二联律。下列各项中,首选的治疗措施是
  A. 停用地高辛,给钾盐和苯妥英钠 
  B. 美西律 
  C. 利多卡因 
  D. 钾盐 
  E. 普萘洛尔 
 
2. [单选题]胸痹心痛患者,脉象多见
  A. 滑 
  B. 促 
  C. 弦 
  D. 涩 
  E. 数 
 
3. [单选题]心悸阴虚火旺证的代表方是
  A. 安神定志丸 
  B. 归脾汤 
  C. 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 
  D.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场合参附汤 
  E. 黄连温胆汤 
 
4. [多选题]痴呆“善忘”的特点为
  A. 善忘前事 
  B. 告知不晓 
  C. 不知前事 
  D. 问事不知 
  E. 晓其事却易忘 
 
5. [单选题]风湿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痛风等,最重要的治疗目的是
  A. 康复 
  B. 心理上安慰 
  C. 防止并发症 
  D. 防止反复发作 
  E. 减轻和缓解症状 
 
6. [单选题]支饮是饮在
  A. 胸膈 
  B. 胸肺 
  C. 胃肠 
  D. 四肢 
  E. 胸胁 
 
7. [单选题]湿邪头痛的特点是
  A. 头痛喜冷 
  B. 头痛如劈 
  C. 头晕胀痛 
  D. 头痛连齿 
  E. 头痛如裹 
 
8. [多选题]治疗温热病邪在气分,壮热、烦渴、汗出、脉洪大等证时,常相须为用的药物是
  A. 石膏 
  B. 栀子 
  C. 知母 
  D. 丹皮 
  E. 黄柏 
 
9. [单选题]哮证的主要临床特征是
  A. 咳嗽咳血、潮热盗汗 
  B. 气急喘促、咳吐浊唾 
  C. 呼吸急促、张口抬肩 
  D. 呼吸急促、喉中痰鸣 
  E. 以上都不是 
 
10. [单选题]田某,男,62岁。有高血压病史2年,近日因情志不遂出现头痛而弦,心烦易怒,失眠,面红口苦,苔薄黄,脉弦有力。治法宜:
  A. 疏散风热 
  B. 平肝潜阳 
  C. 养阴补肾 
  D. 化痰降逆 
  E. 清热化痰 
 
11. [多选题]应用麦门冬治疗胃阴虚溃疡病,其临床特点应具备以下哪些( )
  A. 胃痛暮甚喜按 
  B. 泛酸明显 
  C. 口干渴,便秘,心烦 
  D. 舌红有裂隙,苔薄 
  E. 脉弦细 
 
12. [单选题]眩晕,首见于
  A. 《伤寒论》 
  B. 《金匮要略》 
  C. 《难经》 
  D. 《内经》 
  E. 《丹溪心法》 
 
13. [单选题]五行中"土"的特性是
  A. 润下 
  B. 稼穑 
  C. 从革 
  D. 曲直 
  E. 炎上 
 
14. [多选题]自汗、盗汗的病因有
  A. 病后体虚 
  B. 禀赋不足 
  C. 情志不调 
  D. 劳欲过度 
  E. 嗜食辛辣 
 
15. [单选题]痫证的发生以下列哪项最为重要
  A. 脏腑失调 
  B. 气机逆乱 
  C. 气滞血瘀 
  D. 痰邪作祟 
  E. 风阳内动 
 
16. [多选题]菟丝子的适应证是
  A. 肾虚腰痛,阳痿遗精,尿频、带下 
  B. 肝肾不足之目昏目暗,视力减退 
  C. 脾肾虚泻 
  D. 肝肾不足之胎动不安 
  E. 肾虚消渴 
 
17. [单选题]既能清热燥湿,又能泻火除蒸的药物是:
  A. 黄柏 
  B. 黄芩 
  C. 苦参 
  D. 龙胆 
  E. 知母 
 
18. [单选题]患者吐血色红,夹有食物残渣,脘腹胀闷,口臭,便秘,大便色黑,舌红,苔黄,脉滑数,治疗宜选用
  A. 泻心汤合清胃散 
  B. 泻心汤合十灰散 
  C. 玉女煎合左金丸 
  D. 龙胆泻肝汤合清胃散 
  E. 清胃散合茜根散 
 
19. [单选题]自觉身体某处局部发热且固定疼痛,按之有一肿块的治法应为
  A. 疏肝解郁,清肝解热 
  B. 活血化瘀 
  C. 益气健脾,甘温除热 
  D. 益气养血 
  E. 滋阴清热 
 
20. [多选题]下列哪几项是眩晕痰湿中阻证的症状特点
  A. 眩晕,头重昏蒙 
  B. 伴视物旋转 
  C. 胸闷恶心 
  D. 呕吐痰涎 
  E. 食少多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