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烧伤外科主治医师职称晋升在线题库(N2),更多烧伤外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渗透压相等,正常的血浆渗透压为
A. 260~280mOsm/L
B. 270~290mOsm/L
C. 280-300mOsm/L
D. 290~310mOsm/L
E. 300~320mOsm/L
2. [单选题]下列不需要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手术是
A. 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
B. 慢性胆囊炎行胆囊切除术
C. 开放性骨折行骨折复位术
D. 皮肤裂伤后1小时行清创术
E. 甲状腺腺瘤行甲状腺腺瘤切除术
3. [单选题]从下列药物中选出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最为有效的药物
A. 半合成青霉素
B. 二代头孢菌素
C. 三代头孢菌素
D.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E. 糖肽类抗生素
4. [单选题]下列因素中,与肝细胞癌的发生无关的是
A. 食物中黄曲霉素污染
B. 病毒性肝炎
C. 肝硬化
D. 食物中亚硝酸盐污染
E. 炎性肠道疾病
5. [单选题]有关踝关节骨折治疗中错误的是
A. 骨折解剖对位
B. 踝穴不宜过大或过小
C. 内固定坚强
D. 反复整复,争取闭合复位,以免手术
E. 早期功能锻炼
6. [单选题]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主要依靠以下哪些组织再生长出新生上皮
A. 表皮
B. 真皮网状层
C. 真皮胶原纤维
D. 残存的皮肤附件上皮
E. 真皮原纤维
7. [单选题]女性,36岁,有慢性肾炎病史,两下肢深Ⅱ度烫伤2周,创面感染,细菌培养为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请指出忌用哪种抗生素( )。
A. 羧苄青霉素
B. 1%SD-Ag冷霜
C. 杆菌肽
D. 亚胺硫霉素(泰能)
E. 头孢哌酮钠(先锋必素)
8. [单选题]下肢丹毒反复发作可导致( )
A. 浅静脉炎
B. 局部脓肿
C. 败血症
D. 象皮肿
E.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9. [单选题]托马斯征(Thomas)阳性说明
A. 右下肢有放射性疼痛
B. 髋关节活动受限
C. 右侧髂腰肌受刺激
D. 臀大肌受刺激
E. 右股四头肌受刺激
10. [单选题]女,6岁,烧伤50%,Ⅲ度20%,体温37℃,心率136次/分,呼吸36次/分,创面可见坏死斑,血培养为阴沟杆菌
A. 败血症
B. 菌血症
C. 创面脓毒症
D. 脓毒血症
E. 真菌败血症
11. [单选题]关于创伤性窒息的临床特点,下列不正确的是
A. 致伤原因主要为钝性暴力作用于胸部或胸部与上腹部受到暴力挤压
B. 机制是声门紧闭,胸内压骤升,上腔静脉血逆流,造成末梢静脉及毛细血管破裂出血
C. 面、颈、上胸部皮肤出现紫蓝色淤点和瘀斑,口腔、球结膜有瘀斑或出血等表现
D. 多数伤者有暂时性意识障碍,颅内静脉破裂者可发生昏迷或死亡
E. 重者需要紧急手术
12. [单选题]大面积烧伤创面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时,大面积使用10%磺胺米隆易并发
A. 肾功能损害
B. 呼吸性酸中毒
C. 肝脏损害
D. 代谢性酸中毒
E. 心肌损害
13. [单选题]有关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临床表现,下列不正确的是
A. 主要表现为慢性颅内压增高、神经功能障碍及精神症状
B. 老年人以痴呆、精神异常和锥体束征阳性为多
C. 小儿有嗜睡、囟门凸出、抽搐的特点
D. 偶有癫痫发作
E. 都有头部外伤史
14. [单选题]国内常用标准补液公式,第2个24小时补电解质液和胶体液皆为第1个24小时的( )。
A. 1/2
B. 3/5
C. 1/4
D. 1/3
E. 2/3
15. [单选题]女,29岁,宫外孕破裂,并有失血性休克,血压6.7/4.0kPa(50/30mmHg),拟行急诊剖腹探查手术。最合适的麻醉方法为
A. 局部麻醉
B. 硬膜外麻醉
C. 异丙酚快速诱导+吸入全麻
D. 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
E. 笑气麻醉
16. [单选题]连枷胸出现明显呼吸困难,应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支持呼吸的指征是
A. 呼吸频率>35次/分或<8次/分
B. 动脉血氧饱和度<90%
C. 动脉血氧分压<60mmHg
D. 动脉二氧化碳分压>55mmHg
E. 以上都是
17. [单选题]烧伤急救过程中,最早的一个环节在何处实施( )
A. 各个基层医院
B. 烧伤专科医院的急诊室
C. 重症烧伤监护病房
D. 烧伤现场
E. 急救中心
18. [单选题]按临床分类,轻度吸入性损伤是指( )。
A. 伤及细支气管
B. 伤及咽部以上
C. 伤及肺泡
D. 伤及气管以上
E. 伤及喉部以上
19. [单选题]外科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适应证中,不包括
A. 所有Ⅰ类切口
B. 所有Ⅱ类切口
C. 所有Ⅲ类切口
D. 癌肿手术
E. 使用人工材料或人工装置的手术
20. [单选题]24小时补充葡萄糖100g
A. 对静脉壁的刺激很大
B. 有显著节省蛋白质的作用
C. 导致高血糖、糖尿甚至高渗性酮性昏迷
D. 代谢过程无变化
E. 转化为脂肪而沉积在器官内损害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