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医学高级职称(副高)考试宝典心电学技术副高职称真题答案公布(G2),更多心电学技术(副高)副主任技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医学高级职称(副高)考试宝典心电学技术副高职称真题答案公布(G2),更多心电学技术(副高)副主任技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窦性P波振幅的正常值为
  A. 肢体导联<0.25mV,胸前导联<0.15mV 
  B. 肢体导联<0.20mV,胸前导联<0.25mV 
  C. 肢体导联<0.25mV,胸前导联<0.25mV 
  D. 肢体导联<0.25mV,胸前导联<0.20mV 
  E. 肢体导联>0.25mV,胸前导联<0.20mV 
 
2. [单选题]PR间期代表
  A. 窦房结除极开始至心房除极结束的总时间 
  B. 心房除极开始至心房复极开始的总时间 
  C. 窦房结除极开始至心室除极开始的总时间 
  D. 心房除极开始至心室除极开始的总时间 
  E. 心房除极开始至心室复极开始的总时间 
 
3. [单选题]洋地黄中毒的心电图改变不包括
  A. 窦房阻滞 
  B. 心房颤动伴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C. 房性心动过速 
  D. 室性心动过速 
  E. ST-T呈鱼钩样改变 
 
4. [单选题]关于交界性逸搏的表述,正确的是
  A. QRS波群宽大畸形 
  B. 发生机制为触发活动 
  C. 常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缓慢心率情况下出现 
  D. QRS波群前后一定有逆行P′波 
  E. 主要见于双结病变 
 
5. [多选题]室性心动过速时,QRS波群与P波的关系可表现为
  A. 房室分离 
  B. 1:1室房逆传 
  C. 心室融合波 
  D. 部分呈1:1室房逆传,部分呈房室分离 
  E. 以上都不是 
 
6. [单选题]房颤粗颤波表现为
  A. V1导联上f波>0.1mV 
  B. Ⅱ、Ⅲ、AvF导联上f波>0.1mV 
  C. Ⅱ、Ⅲ、AvF导联上f波>1mV 
  D. V1导联上f波>1mV 
  E. 以上都不对 
 
7. [单选题]关于交界性逸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QRS波群前后可以无逆行P′波 
  B. 长间距后延迟出现 
  C. QRS波群形态与窦性相似 
  D. 属主动节律 
  E. QRS波群前无相关窦性P波 
 
8. [单选题]有关起搏器感知功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通过改变A波和V波的灵敏度值,可改变起搏器的感知功能 
  B. 感知过度时,心电图上出现短于起搏间期的间歇 
  C. 调高感知灵敏度值(降低灵敏度),可消除感知过度现象 
  D. 调低感知灵敏度值(提高灵敏度),可消除感知不良现象 
  E. 感知T波,可通过调高感知灵敏度值来解决 
 
9. [多选题]关于起搏器不应期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心房不应期由心房起搏或感知触发,分为心房空白期和相对不应期,设置目的是为了避免感知心房脉冲后电位及其后的R波及T波 
  B. 心房后心室空白期由心房起搏或感知信号触发,不可程控,设置目的是为了防止心室电路对心房脉冲的交叉感知 
  C. 心室不应期由心室起搏或感知触发,分为心室空白期和相对不应期,设置目的是为了避免感知起搏的QRS后电位及T波 
  D. 心室后心房不应期(PVARP)由心室起搏或感知信号触发,分为空白期和相对不应期,设置目的是为了避免心房电路对心室脉冲的交叉感知或感知逆行P波 
  E. 总心房不应期=AV间期+PVARP=上限跟踪频率间期 
 
10. [单选题]心底部是心脏大血管的出入处,心底部朝向
  A. 左后上方 
  B. 右后上方 
  C. 左前上方 
  D. 右前上方 
  E. 右后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