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医学职称(副高)考试宝典临床微生物技术医学副高考前点睛模拟题(E5),更多临床微生物技术(副高)副主任技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多选题]酶免疫技术中常用的辣根过氧化酶的特点
  A. 纯化方法简单 
  B. 是一种复合酶 
  C. ELISA中常用的供氢体底物为邻苯二胺、四甲基联苯胺和ABTS 
  D. 它是一种糖蛋白 
  E. 分子量约44kD 
 
2. [单选题]与鉴别脑膜炎奈瑟菌和淋病奈瑟菌有关的试验是
  A. 葡萄糖发酵 
  B. 乳糖发酵 
  C. 果糖发酵 
  D. 麦芽糖发酵 
  E. 蔗糖发酵 
 
3. [单选题]下列方法能最有效杀死芽胞的是
  A. 干热灭菌法 
  B. 巴氏消毒法 
  C. 高压蒸气灭菌法 
  D. 间歇灭菌法 
  E. 煮沸法 
 
4. [单选题]接触麻疹疫苗后,机体产生抗体水平最高的时间是接种后
  A. 2周时 
  B. 1个月时 
  C. 6周时 
  D. 2个月时 
  E. 6~8周时 
 
5. [单选题]铜绿假单胞菌可产生的致病物质是
  A. 内毒素,外毒素,菌毛 
  B. 内毒素,外毒素,芽胞 
  C. 内毒素,菌毛,芽胞 
  D. 外毒素,菌毛,芽胞 
  E. 外毒素,菌毛,黏附素 
 
6. [单选题]凝集反应不包括
  A. 直接凝集反应 
  B. 间接凝集反应 
  C. 自身红细胞凝集试验 
  D. Coombs试验 
  E. 单向扩散试验 
 
7. [单选题]下列关于铜绿假单胞菌毒力因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能产生外毒素 
  B. 能产生内毒素 
  C. 能产生溶血素 
  D. 具有荚膜结构 
  E. 能产生胞外酶 
 
8. [单选题]实验室中对质量体系运行全面负责的人是
  A. 最高管理者 
  B. 质量负责人 
  C. 技术负责人 
  D. 专业实验室组长 
  E. 实验室组员 
 
9. [单选题]呼吸道细菌感染,局部产生的抗体主要是( )
  A. sIgA 
  B. IgG 
  C. IgM 
  D. IgE 
  E. IgD 
 
10. [单选题]可以鉴别流感嗜血杆菌的试验是
  A. 在B-G培养基中形成"水银滴样"菌落 
  B. 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共同培养形成"卫星现象" 
  C. 产生水溶性色素 
  D. 在亚碲酸钾培养基上形成黑色菌落 
  E. 悬滴法直接镜检可见细菌活跃运动 
 
11. [单选题]血琼脂平板培养基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
  A. 蛋白胨 
  B. 氯化钠 
  C. 蒸馏水 
  D. 琼脂 
  E. 血液 
 
12. [单选题]阻塞性黄疸,尿中胆红素水平
  A. 阴性 
  B. 正常 
  C. 降低 
  D. 升高 
  E. 不定 
 
13. [单选题]关于倾注平板法,错误的是
  A. 可用于饮水中细菌数的测定 
  B. 标本要适当稀释、定量加入 
  C. 所用平皿和培养基都是无菌的 
  D. 培养基溶化后马上与标本混匀,凝固后培养 
  E. 根据菌落数和稀释倍数,计算标本的细菌数 
 
14. [单选题]脊髓灰质炎的好发年龄
  A. 3岁以下 
  B. 5岁以下 
  C. 7岁以下 
  D. 10岁以下 
  E. 14岁以下 
 
15. [单选题]GB19489-2004《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中关于利器处理错误的是
  A. 禁止用手对任何利器剪、弯、折断、重新戴套 
  B. 安全工作行为应尽可能减少使用利器 
  C. 尖锐利器用后应弃于利器盒中,在内容物达到2/3前置换 
  D. 尽量使用替代品 
  E. 利器用后应放在塑料袋内统一处理 
 
16. [多选题]病毒隐性感染发生的原因是
  A. 病毒毒力较低 
  B. 宿主抵抗力强 
  C. 病毒不能到达靶器官 
  D. 病毒不侵入血流 
  E. 病毒抗原性稳定 
 
17. [单选题]最常见的念珠菌感染是
  A. 白色念珠菌 
  B. 近平滑念珠菌 
  C. 热带念珠菌 
  D. 克柔念珠菌 
  E. 乳酒念珠菌 
 
18. [单选题]下列哪种方法是病毒感染的实验室检查中的"金标准"( )
  A. ELISA 
  B. 病毒分离培养 
  C. 免疫荧光 
  D. PCR 
  E. 核酸分子杂交 
 
19. [单选题]对全部氨基青霉素、一代二代头孢菌素和一代喹诺酮类抗生素呈天然耐药的细菌是
  A. 大肠埃希菌 
  B. 恶臭假单胞菌 
  C. 粪产碱杆菌 
  D. 鲍曼不动杆菌 
  E. 铜绿假单胞菌 
 
20. [单选题]志贺菌在克氏双糖(KIA)试验中的反应是( )
  A. 斜面变红,低层变黄 
  B. 斜面和低层均变黄 
  C. 斜面和低层均变红 
  D. 斜面变红,低层变黑 
  E. 斜面变红,低层无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