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3中医骨伤科正高医学高级职称考试模拟试卷(AI9),更多中医骨伤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与急性皮肤病关系密切的内脏为
  A. 心 
  B. 肺 
  C. 脾 
  D. 心包 
  E. 小肠 
 
2. [单选题]患者有支气管炎病史十余年,近来时见头晕目眩,咳嗽气急,咳唾涎沫,口不渴,时遗尿,小便频数,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沉细,治疗应选用
  A. 苓桂枣甘汤 
  B. 甘草干姜汤 
  C. 甘姜苓术汤 
  D. 茯苓杏仁甘草汤 
  E. 桂苓五味甘草汤 
 
3. [多选题] 通过腕管的结构有
  A.  指浅屈肌肌腱 
  B.  指深屈肌肌腱 
  C.  拇长屈肌肌腱 
  D.  正中神经 
  E.  有9条肌腱、1条神经 
 
4. [多选题]据《素问·至真要大论》"求其属"的含义是( )
  A. 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阳 
  B. 诸热之而寒者取之阳 
  C. 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 
  D. 诸寒者而热之取之阳 
  E. 诸热者而寒之取之阴 
 
5. [多选题]对“五藏六府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的正确理解有
  A. 咳嗽不止于肺,然亦不离于肺 
  B. 肺为咳 
  C. 他脏亦可致咳 
  D. 肺乃脏之长 
  E. 六腑亦可致咳 
 
6. [多选题]被含血循毒的毒蛇咬伤后,全身症状是
  A. 肌肉酸痛 
  B. 寒战发热 
  C. 四肢无力 
  D. 内脏出血 
  E. 贫血黄疸 
 
7. [多选题]小针刀治疗指屈肌腱腱鞘炎时,应注意( )
  A. 平行于肌腱方向刺入结节部 
  B. 沿肌腱走行方向作上下挑割 
  C. 不要向两侧偏斜 
  D. 创口小者可不缝合 
  E. 弹响消失,手指活动正常者,表示已切开腱鞘 
 
8. [单选题]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者,是哪种原因转属阳明
  A. 发汗太过,损伤津液 
  B. 发汗不彻,邪热入里 
  C. 伤寒未经治疗,燥热转甚 
  D. 燥热之邪,盛于阳明 
  E. 少阳病误汗,利小便,津伤化燥 
 
9. [多选题]湿病治疗不能用的治法为( )
  A. 微发汗 
  B. 火攻 
  C. 大汗 
  D. 攻下 
  E. 利小便 
 
10. [多选题] 瘀血停聚,积瘀化热会出现的症状有
  A.  舌淡 
  B.  心烦 
  C.  畏寒 
  D.  口渴 
  E.  脉洪大 
 
11. [多选题]髋关节后侧穿刺时应取体位是
  A. 仰卧位 
  B. 俯卧位 
  C. 半俯卧位 
  D. 腹壁与手术台面成45°角 
  E. 腹壁与手术台面成60°角 
 
12. [多选题]外科以"风"命名的病症,其共同特点
  A. 多数起病较急 
  B. 多与风邪有关 
  C. 发展较快 
  D. 病位多在皮肤 
  E. 病程长、预后差 
 
13. [多选题] 周代有了医政的设制和医疗分科,医生分为
  A.  食医 
  B.  疾医 
  C.  疡医 
  D.  兽医 
  E.  巫医 
 
14. [多选题] 老年人因股骨颈骨折长期卧床,易并发
  A.  心力衰竭 
  B.  压疮 
  C.  泌尿系统结石 
  D.  尿路感染 
  E.  坠积性肺炎 
 
15. [单选题]《营卫生会》认为营卫之气一昼夜间在人体的循行周数为
  A. 三十 
  B. 四十 
  C. 五十 
  D. 六十 
  E. 十二 
 
16. [多选题]湿热困阻中焦的症状特点是( )
  A. 发热汗出不解 
  B. 口渴不欲多饮 
  C. 脘痞呕恶,便溏色黄 
  D. 心中烦闷 
  E. 苔黄腻 
 
17. [多选题] 股骨干骨折畸形愈合行手术切开的适应证是
  A.  成角畸形15°以上 
  B.  旋转畸形30°以上 
  C.  肢体短缩3 cm以上 
  D.  骨折在3个月以内 
  E.  骨折超过3个月 
 
18. [多选题]对于陈旧性肩关节脱位,正确的说法有
  A. 处理不当易造成肱骨干骨折 
  B. 复位前成人宜行尺骨鹰嘴牵引2周 
  C. 卧位杠杆整复法牵引时肩关外展120° 
  D. 肌间沟麻醉欠佳时,可全麻 
  E. 青壮年患者,脱位时间超过一个月以上者,应尽早手术切开复位 
 
19. [单选题]主治"胸痹心中痞,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偏实者宜用
  A. 栝蒌薤白白酒汤 
  B. 栝蒌薤白半夏汤 
  C. 枳实薤白桂枝汤 
  D. 桂枝生姜枳实汤 
  E. 桔枳姜汤 
 
20. [多选题]翻转移位型肱骨外髁骨折又可分为
  A. 前移翻转型 
  B. 顺时针翻转型 
  C. 逆时针翻转型 
  D. 后移翻转型 
  E. 旋转翻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