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副高卫生职称考试宝典2023中医皮肤与性病卫生职称副高考试试题在线模考(AH4),更多中医皮肤与性病学(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副高卫生职称考试宝典2023中医皮肤与性病卫生职称副高考试试题在线模考(AH4),更多中医皮肤与性病学(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白及的功效是
  A. 收敛止血,解毒 
  B. 收敛止血,止痢 
  C. 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D. 凉血养阴,解毒 
  E. 凉血止血,消肿生肌 
 
2. [单选题]"寒主收引"是指
  A. 寒性重浊黏滞 
  B. 寒邪损伤阳气 
  C. 寒邪阻滞气机 
  D. 使气机收敛,经络筋脉挛急 
  E. 寒为阴邪,易伤下部 
 
3. [单选题]不符合湿疹的病因病机的选项是:
  A. 禀赋不耐,饮食失节,嗜酒或过食辛辣刺激荤腥动风之品,伤及脾胃,脾失健运,湿热内生,复感风、湿、热邪,内外两邪相搏,充于腠理,浸淫肌肤而发 
  B. 湿性重浊粘腻,易耗血伤阴,化燥生风,故缠绵不已,反复发作 
  C. 火毒炽盛,燔灼营血,外伤皮肤而发 
  D. 发于小腿者常因经脉迟缓,青筋暴露,气血运行不畅,湿热蕴阻,肌肤失去濡养所致 
  E. 久病耗血伤阴,血虚生风化燥,肌肤失养所致 
 
4. [单选题]接触性皮炎皮损的严重程度取决于以下因素,除了:
  A. 季节 
  B. 接触时间的久暂 
  C. 接触物的种类 
  D. 机体对刺激物的反应程度 
  E. 接触方式 
 
5. [单选题]具有燥湿化痰,祛风解痉功效的药物为
  A. 半夏 
  B. 蕲蛇 
  C. 天南星 
  D. 陈皮 
  E. 防风 
 
6. [多选题]补骨脂用治五更泄泻,是取其什么功效
  A. 补肾助阳 
  B. 升阳止泻 
  C. 涩肠止泻 
  D. 暖脾止泻 
  E. 健脾化湿 
 
7. [多选题]据《素问·厥论》所述,寒厥的症状有
  A. 寒从内生 
  B. 脉沉迟 
  C. 从足五趾寒至膝上 
  D. 腰膝冷痛 
  E. 少腹冷痛 
 
8. [单选题]颞前线的定位是在头的颞部( )
  A. 颔厌穴与悬颅穴的连线 
  B. 颔厌穴与曲鬓穴的连线 
  C. 颔厌穴与悬厘穴的连线 
  D. 率谷穴与悬厘穴的连线 
  E. 率谷穴与曲鬓穴的连线 
 
9. [单选题]干姜配伍附子,可降低附子的毒性,属于
  A. 相须 
  B. 相使 
  C. 相畏 
  D. 相杀 
  E. 相反 
 
10. [多选题]毫针的保藏是为了防止
  A. 针尖受损 
  B. 针身弯曲 
  C. 经常维修 
  D. 影响进针 
  E. 以上都不是 
 
11. [单选题]可治一切血虚血滞引起的病证,而血分有寒者最为适用的药物是
  A. 首乌 
  B. 当归 
  C. 熟地 
  D. 龙眼肉 
  E. 阿胶 
 
12. [单选题]不具消积功效的药是
  A. 白术 
  B. 莪术 
  C. 三棱 
  D. 枳实 
  E. 青皮 
 
13. [多选题]秋燥病治疗不宜用( )
  A. 甘寒 
  B. 苦寒 
  C. 苦燥 
  D. 柔润 
  E. 辛寒 
 
14. [单选题]既能杀虫消积又能行气利水的药物是
  A. 使君子 
  B. 苦楝皮 
  C. 川楝子 
  D. 槟榔 
  E. 大腹皮 
 
15. [单选题]除哪项外,关节型白疙均可出现:
  A. 大小关节均可累及 
  B. 关节弥漫红肿、酸痛 
  C. 类风湿因子阳性 
  D. 关节症状与皮损症状相平行,同时加重或减轻 
  E. 血沉增快 
 
16. [单选题]功能祛风通络,定惊止痉的药物是
  A. 独活 
  B. 防己 
  C. 蕲蛇 
  D. 木瓜 
  E. 五加皮 
 
17. [单选题]痛泻要方中配伍防风的主要用意是
  A. 祛风胜湿 
  B. 散肝舒脾 
  C. 燥湿止痛 
  D. 补脾柔肝 
  E. 疏风散寒 
 
18. [单选题]在临床上,皮疹泛发是指皮损面积大于体表面积的:
  A. 40% 
  B. 50% 
  C. 60% 
  D. 70% 
  E. 80% 
 
19. [单选题]大柴胡汤证也可出现下利,其机理是
  A. 湿热下注 
  B. 少阳兼阳明,壅热迫津下泄 
  C. 胆气下迫 
  D. 阳明燥结,热结旁流 
  E. 气机下陷,清阳不升 
 
20. [单选题]因肝血不足而致虚烦失眠,咽干口燥,头目眩晕,脉细数者,治宜用
  A. 天王补心丹 
  B. 归脾汤 
  C. 酸枣仁汤 
  D. 朱砂安神丸 
  E. 炙甘草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