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3医学职称正高考试宝典超声医学职称正高模拟考试系统(AH9),更多超声医学(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生地黄的主治病证是( )
  A. 温热病热入营分 
  B. 血热妄行出血证 
  C. 热病伤阴,口干口渴 
  D. 消渴证 
  E. 热伤阴液,肠燥便秘 
 
2. [多选题]强(极高)回声见于
  A. 正常肾上腺 
  B. 含气肺(胸膜-肺界面) 
  C. 胆囊结石 
  D. 骨骼表面(软组织-骨界面) 
  E. 血管瘤 
 
3. [多选题]瘀血疼痛的特点是( )
  A. 部位固定 
  B. 冷痛 
  C. 刺痛 
  D. 胀痛 
  E. 夜间痛甚 
 
4. [多选题]具有活血止痛功效的药物是( )
  A. 乳香 
  B. 青皮 
  C. 沉香 
  D. 鸡血藤 
  E. 五灵脂 
 
5. [多选题]妇科肿块穿刺的适应证有
  A. 滤泡囊肿 
  B. 黄体囊肿 
  C. 巧克力囊肿 
  D. 包裹性积液 
  E. 确定盆腔肿块的性质 
 
6. [单选题]正常的脉象又称为( )
  A. 正脉 
  B. 平脉 
  C. 和脉 
  D. 有根脉 
  E. 缓脉 
 
7. [单选题]凡十二经脉中气血满溢时,则流注于( )
  A. 经别 
  B. 别络 
  C. 奇经 
  D. 督脉 
  E. 浮络 
 
8. [多选题]浸润型胃肠癌的特征是
  A. 胃肠壁弥漫性显著增厚 
  B. 胃肠壁局限性结节状肿块 
  C. 弥漫增厚的胃肠壁呈"假肾征" 
  D. 胃肠蠕动减弱 
  E. 中央区强回声偏移 
 
9. [单选题]下面选项中,胁痛和胃痛的区别是( )
  A. 胀痛 
  B. 刺痛 
  C. 口干 
  D. 隐痛 
  E. 疾病部位不同 
 
10. [多选题]药物的性味归纳正确的是( )
  A. 寒凉属阴 
  B. 温热属阳 
  C. 咸甘发散为阳 
  D. 酸苦涌泄为阴 
  E. 淡味渗泄为阳 
 
11. [多选题]属于和解剂的是( )
  A. 小柴胡汤 
  B. 逍遥散 
  C. 半夏泻心汤 
  D. 四逆散 
  E. 痛泻要方 
 
12. [多选题]关于人体组织的声学特性,叙述正确的有
  A. 软组织、肌肉、骨的声阻抗不同 
  B. 在肝组织中,用3.5 MHz与5.0 MHz探头检查时的声速相同 
  C. 在同一软组织中超声波的频率与波长成反比 
  D. 正常肝组织与占位病灶组织密度不相同,但声速相同 
  E. 10 MHz超声波在虹膜中的声速等于其在巩膜中的声速 
 
13. [单选题]泄泻发病外因中主要的邪气是( )
  A. 风邪 
  B. 寒邪 
  C. 热邪 
  D. 湿邪 
  E. 暑邪 
 
14. [单选题]中医学和西医学相比,最重视( )
  A. 辨病论治 
  B. 辨证论治 
  C. 异病同治 
  D. 已病防病 
  E. 扶正祛邪 
 
15. [多选题]二陈汤的药物组成是( )
  A. 制半夏 
  B. 橘红 
  C. 茯苓、炙甘草 
  D. 枳实 
  E. 胆南星 
 
16. [单选题]便秘的病机关键是( )
  A. 热盛伤津,肠道失润 
  B. 大肠传导功能失职 
  C. 气机郁滞,胃肠运化障碍 
  D. 气血虚弱,大肠无力 
  E. 阴寒内生,肠胃凝滞 
 
17. [多选题]识别混响伪像的方法有
  A. 适当侧动探头,使声束垂直于胸壁或腹壁 
  B. 适当侧动探头,使声束勿垂直于胸壁或腹壁 
  C. 加压探测见多次反射的间距缩小 
  D. 减压探测可见多次反射间距加大 
  E. 降低仪器增益可使伪像消失 
 
18. [多选题]关于超声造影临床应用的评价,叙述正确的有
  A. 对肝肿瘤的鉴别诊断能力与增强CT相当 
  B. 对肾复杂囊肿的良、恶性鉴别有重要价值 
  C. 对肾实性肿瘤的鉴别诊断能力优于增强CT 
  D. 是实质脏器损伤首选的诊断方法 
  E. 时间-强度曲线分析对组织血流灌注的评价有参考价值 
 
19. [多选题]关于多普勒,叙述正确的有
  A. 声源遇到运动的目标(血流中的红细胞)产生多普勒频移 
  B. 频谱多普勒检查血流信号有CW、PW和HPRF共3种方式 
  C. 声束方向与血流方向之间的夹角称为多普勒夹角 
  D. 通过多普勒方程式可测算血流速度和方向 
  E. 血流频移信号可通过声音强度及“频移-时间”曲线或“流速-时间”曲线表示 
 
20. [多选题]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主要可用于( )
  A. 解释生理现象 
  B. 解释病理传变 
  C. 指导诊断疾病 
  D. 说明事物之间变化 
  E. 指导临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