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疼痛医学(中级)真题专家解析(@2),更多疼痛学主治医师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下列是关于疼痛的特征,不包括( )。
A. 疼痛是个体身心受到侵害的危险警告
B. 疼痛是一种身心不舒适的感觉
C. 疼痛常伴有生理行为和情绪反应
D. 个体关注自身疼痛的感觉,可以使疼痛减轻
E. 患者处于焦虑恐惧状态时,疼痛可以加重
2. [单选题]紧张性头痛急性发作期的治疗措施有( )。
A. 应用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非甾体抗炎药、麦角胺等有效,可适当应用肌松剂和轻型镇静剂
B. 心理治疗加理疗
C. 5-HT激动剂舒马普坦
D. 心理治疗加理疗加药物治疗
E. 加强锻炼,无需治疗,慢慢的自己就会好
3. [单选题]不属于牵涉痛发生主要机制的是( )。
A. 触诱发痛
B. 会聚易化学说
C. 会聚投射学说
D. 轴突分支学说
E. 交感反射
4. [单选题]下列哪种神经经卵圆孔出颅至颞下窝?( )
A. 上颌神经
B. 眼神经
C. 迷走神经
D. 下颌神经
E. 动眼神经
5. [单选题]为提高疗效,行神经射频热凝时毁损电极最好与神经( )。
A. 成60度角
B. 平行
C. 成30度角
D. 垂直
E. 成45度角
6. [单选题]根据临床表现,偏头痛可分为
A. 有先兆的偏头痛,无先兆的偏头痛,特殊类型偏头痛
B. 有先兆的偏头痛,无先兆的偏头痛,晚发型偏头痛
C. 有先兆的偏头痛,无先兆的偏头痛,复杂型偏头痛
D. 偏瘫型偏头痛,基底型偏头痛,眼外肌麻痹型偏头痛
E. 特殊类型偏头痛,复杂型偏头痛,晚发型偏头痛
7. [单选题]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除药物治疗外,还应选择( )。
A. 截骨术
B. 钻孔减压术
C. 滑膜切开术
D. 关节清理术
E. 关节成形术
8. [单选题]出汗试验是用于检查( )。
A. 感觉神经有无障碍
B. 自主神经有无障碍
C. 脑神经有无障碍
D. 内脏神经有无障碍
E. 运动神经有无障碍
9. [单选题]在经皮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的黏稠阶段约持续( )。
A. 5~7分钟
B. 15~25秒
C. 3分钟
D. 30~50秒
E. 7~12分钟
10. [单选题]哪些部门参与组织制定了《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
A. 卫生部医政司、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B.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卫生部主管部门
C. 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D. 卫生部医政司、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11. [单选题]关于肋间神经皮支的节段性分布,错误的是( )。
A. 第2肋间神经分布于胸骨角平面
B. 第4肋间神经分布于乳头平面
C. 第6肋间神经分布于剑突平面
D. 第8肋间神经分布于肋弓平面
E. 第10肋间神经分布于脐与耻骨联合上缘连线的中点平面
12. [单选题]关于踝关节注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B. 避免穿刺针刺破对侧皮肤,引发感染
C. 没有指征时,不可刺入关节内,以免损伤关节软骨
D. 关节腔内不可注入激素,避免损害软骨蛋白多糖的合成
E. 使用细针,避免损伤神经
13. [单选题]为避免损伤坐骨神经,臀部注射安全的部位应选择在( )。
A. 外上象限
B. 外下象限
C. 臀部的中央区
D. 内上象限
E. 内下象限
14. [单选题]对听诊三角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又称肩胛旁三角
B. 外侧界为肩胛骨脊柱缘
C. 内上界为肩胛提肌的外下缘
D. 下界为背阔肌上缘
E. 角底为薄层脂肪组织、深筋膜和第4肋间隙
15. [单选题]与闭孔神经关系最密切的肌是( )。
A. 耻骨肌
B. 长收肌
C. 短收肌
D. 大收肌
E. 股薄肌
16. [单选题]分离性感觉障碍最易出现于( )。
A. 周围神经病变
B. 脊神经节病变
C. 脊髓前角病变
D. 脊髓中央病变
E. 脊髓横贯性损害
17. [单选题]支配三角肌的神经是
A. 肌皮神经
B. 腋神经
C. 副神经
D. 桡神经
E. 肩胛上神经
18. [单选题]糖尿病性血管病变,下列哪项最具特征性?( )
A. 周围动脉硬化-下肢坏疽
B. 合并高血压
C. 常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D. 微血管病变
E. 脑血管病变
19. [单选题]关于急性血源性骨髓炎与蜂窝织炎鉴别说法正确的是( )。
A. 蜂窝织炎毒血症状重
B. 急性骨髓炎疼痛剧烈,压痛部位深
C. 蜂窝织炎好发于干骺端
D. 蜂窝织炎可发现骨膜下脓肿
E. 急性骨髓炎表面红肿明显
20. [单选题]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贫血分类以下哪项正确?( )
A. 造血原料不足、造血功能障碍和破坏过多三大类
B. 红细胞生成减少和造血功能障碍两大类
C. 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破坏过多两大类
D. 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破坏过多和失血性三大类
E. 造血原料不足、失血和溶血三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