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中医妇科正高职称专项练习考试试题(N5)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5-24   [手机版]    

中医妇科正高职称专项练习考试试题(N5)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医妇科正高职称专项练习考试试题(N5),更多中医妇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单选题]据《灵枢·百病始生》的内容,七情在病机上伤害人体的部位一般是

A. 五脏
B. 六腑
C. 经脉
D. 气血
E. 络脉


2. [多选题]《金匮要略》肾气丸所体现的治则是( )

A. 益气之虚以生血
B. 补阴之虚以生气
C. 养血之虚以润燥
D. 助阳之弱以化水
E. 补益气血调和营卫


3. [多选题]下列属于明代妇产科专著的是

A. 《医林改错》
B. 《广嗣纪要》
C. 《景岳全书·妇人规》
D. 《女科证治准绳》
E. 《血证论》


4. [多选题]叶天士所云的,脾瘅病证见:( )

A. 白苔粘腻
B. 口吐涎沫
C. 口甜
D. 黄疸
E. 呕吐


5. [多选题]鸡内金具有的功效是

A. 降气化痰
B. 行气散瘀
C. 消食健胃
D. 涩精止遗
E. 化坚消食


6. [单选题]甘麦大枣汤的药物组成是

A. 甘草、小麦、大枣
B. 甘草、麦冬、大枣
C. 干姜、麦冬、大枣
D. 甘草、小麦、怀山药、大枣
E. 甘草、小麦、麦冬、怀山药、大枣


7. [单选题]据《灵枢·本神》篇所述,所以任物者谓之

A. 意
B. 心
C. 志
D. 思
E. 虑


8. [单选题]黄芩汤的药物组成是

A. 柴胡、芍药、黄芩、生甘草、大枣
B. 黄芩、芍药、炙甘草、大枣、半夏
C. 黄芩、炙甘草、芍药、大枣、茯苓
D. 黄芩、芍药、炙甘草、大枣
E. 黄芩、芍药、炙甘草、人参


9. [单选题]据《素问·至真要大论》的内容,下列不是正治法的是

A. 寒者热之
B. 虚者补之
C. 甚者从之
D. 客者除之
E. 实则泻之


10. [单选题]《灵枢·天年》认为:“人之始生,何气筑为基”

A. 以父为基
B. 以母为基
C. 以气为基
D. 以血为基
E. 以精为基


11. [单选题]藿朴夏苓汤和三仁汤均能宣表化湿,但三仁汤较适用于

A. 表湿偏重者
B. 里湿偏重者
C. 湿热并重者
D. 外有表寒,内有湿滞者
E. 湿渐化热者


12. [单选题]藿朴夏苓汤和三仁汤均能宣表化湿,但三仁汤较适用于

A. 表湿偏重者
B. 湿邪偏重,湿中蕴热者
C. 湿热并重者
D. 外有表寒,内有湿滞者
E. 外有湿邪,内有寒邪


13. [多选题]四逆汤的药物组成是( )

A. 干姜二两
B. 干姜一两半
C. 附子一枚
D. 干姜四两
E. 甘草二两(炙)


14. [多选题]痰浊阻滞型缺乳的临床表现有

A. 乳汁少而不稠
B. 乳汁少而稠
C. 乳房硕大或下垂不胀满
D. 形体肥胖
E. 舌淡胖,苔腻,脉沉细


15. [多选题]穿山甲与王不留行的共同功效是

A. 活血
B. 调经
C. 下乳
D. 消肿排脓
E. 利水通淋


16. [多选题]顺经汤的药物组成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 当归、熟地
B. 沙参、白芍
C. 茯苓、丹皮
D. 黑荆芥
E. 防风、川芎


17. [单选题]咳嗽上气痰浊壅肺证宜选用

A. 泽漆汤
B. 葶苈大枣泻肺汤
C. 射干麻黄汤
D. 十枣汤
E. 皂荚丸


18. [多选题]乌梅丸的主要适应证是( )

A. 蛔厥
B. 久利
C. 寒厥
D. 脏厥
E. 脏结


19. [多选题]麻黄连轺赤小豆汤的药物组成是( )

A. 麻黄、连轺
B. 茵陈蒿、大黄
C. 杏仁、赤小豆
D. 大枣、甘草
E. 生梓白皮、生姜


20. [单选题]《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述的阳气昼夜消长规律是

A. “朝则气生,日中气长,夕则气衰,夜半入脏”
B. “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
C. “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
D. 只行于体表,平旦始生,日中最旺,日西收敛
E. 以上均不是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e10jxj.html
  • 下一篇:2024正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宝典中医妇科学(正高)往年考试试卷(N5) 下列哪些是正确的导致实热型崩漏的主要原因有咸味药的作用有白术的适应证是《举痛论》中“卒然痛死不知人,胫肿,可能是《金匮要略》论虚劳病总的脉象是“伤寒,身疼痛者”,治宜。《素问·热论》所言病在“阳明”的表现有《素
  •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sbd.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