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中级职称考试宝典2024血液病学中级资格历年真题(K8),更多血液病学主治医师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关于呼吸正确的是( )
A. 正常的呼吸频率是16~25次/分
B. 呼吸频率与心率比为1:5
C. 体温升高1℃,呼吸增加10次/分
D. 呼吸过速指呼吸频率超过30次/分
E. 呼吸过缓指呼吸频率低于12次/分
2. [单选题]根据国内标准,红细胞比容低于正常,符合贫血标准是
A. 成年男性低于0.5,成年女性低于0.4
B. 成年男性低于0.48,成年女性低于0.4
C. 成年男性低于0.5,成年女性低于0.37
D. 成年男性低于0.46,成年女性低于0.4
E. 成年男性低于0.42,成年女性低于0.37
3. [单选题]男性,24岁。一向体健。某日晨醒时觉耳后痛,1天后口角歪向左侧,舌右侧味觉减退。他对响声感到非常不适,右眼经常有不适感。无复视、耳鸣、听力下降、肢体无力等。体检:右侧不能皱额、闭目。示齿时口角向左侧歪。在外耳道和耳郭发现疱疹。最正确的诊断是
A. 听神经瘤
B. Ramsay-Hunt综合征
C. 多发性硬化
D. Tolosa-Hunt综合征
E. Bell麻痹
4. [单选题]尿路刺激征的主要原因为
A. 泌尿系肿瘤
B. 异物
C. 药物如环磷酰胺等
D. 尿路感染
E. 放射线照射
5. [单选题]关于铁代谢,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正常肠黏膜可吸收三价铁
B. 血清铁一般是亚铁离子
C. 维生素C能把食物中铁游离化
D. 铁主要在空肠下段吸收
E. 在肠黏膜细胞内铁离子与去铁铁蛋白结合
6. [单选题]粒红比例减低见于
A.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B. 急性化脓菌感染
C. 类白血病反应
D. 溶血性贫血
E.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7. [单选题]水肿产生的机制不包括
A. 钠、水潴留
B. 毛细血管滤过压降低
C.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
D.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E. 淋巴液或静脉回流受阻
8. [单选题]女性,36岁。半年来腹部逐渐胀大伴下肢水肿,体检:腹部饱满,两侧有明显静脉曲张,血流向上,肝肋下6cm,质中无压痛,脾肋下4cm,有腹水,下肢有明显水肿,肝功能全部正常,病毒性肝炎标志物均为阴性。
A. 肝癌
B. Budd-chiari综合征
C. 脂肪肝
D. 肝硬化
E. 慢性活动性肝炎
9. [单选题]根据国内标准,血红蛋白测定值,哪项可诊断为贫血
A. 成年男性低于130g/L
B. 成年女性低于110g/L
C. 妊娠期低于105g/L
D. 哺乳期低于115g/L
E. 初生儿至3个月低于150g/L
10. [单选题]急性胰腺炎
A. 血氨升高
B. 血清胃泌素升高
C. 血清淀粉酶升高
D. 胃酸缺乏
E. 血清胆红素升高
11. [单选题]56岁女性,突发腹痛、发热,伴巩膜黄染,最可能的诊断是
A. 急性胆囊炎
B. 急性肠梗阻
C. 急性胰腺炎
D. 急性胃炎
E. 急性阑尾炎
12. [单选题]《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适用于那些人员?
A. 医疗机构的医生、护士、药剂、医技人员
B. 医疗机构的医护及后勤人员
C. 医疗机构的管理、财务、后勤等人员
D. 药学技术人员
E. 医疗机构内所有从业人员
13. [单选题]心脏触诊关于震颤的描述,哪项错误
A. 震颤又称猫喘
B. 器质性心脏病不一定有震颤
C. 震颤肯定有器质性心脏病
D. 有震颤可一定能听到杂音
E. 听到杂音一定能触到震颤
14. [单选题]下列哪项检查最有助于支气哮喘的诊断( )
A. 血气分析
B. 支气管激发试验
C. 肺通气功能
D. 过敏原试验
E. 胸部X线片
15. [单选题]柏油样便提示哪部分出血
A. 结肠
B. 回盲部
C. 回肠
D. 上消化道出血
E. 以上均不是
16. [单选题]对于腹腔积液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腹腔内血液95%经门静脉回流到体循环
B. 血浆蛋白低于25g/L常出现腹腔积液
C. 慢性右心功能不全时腹腔积液为漏出液
D. 结核性腹膜炎腹腔积液为渗出液
E. 丝虫病常可引起血性腹腔积液
17. [单选题]男,32岁,上腹部周期性节律性疼痛2周,今晨突然呕吐咖啡色液2次,解黑便1次,自觉头昏,乏力,出汗,心慌,脉率96次/分,该患者出血量估计为
A. <200ml
B. <400ml
C. <1000ml
D. <1500ml
E. <2000ml
18. [单选题]骨髓穿刺常选用的部位除了
A. 髂后上棘
B. 髂前上棘
C. 肋骨
D. 胸骨
E. 腰椎棘突
19. [单选题]心脏瓣膜Erb听诊区又称
A. 二尖瓣听诊区
B. 肺动脉瓣听诊区
C. 主动脉瓣听诊区
D. 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
E. 三尖瓣听诊区
20. [单选题]内源性凝血是开始于
A. 凝血因子Ⅲ
B. 凝血因子Ⅷ
C. 凝血因子Ⅸ
D. 凝血因子Ⅹ
E. 凝血因子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