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西医结合儿科高级职称(正高)专项训练考试试题(G8),更多中西医结合儿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单选题]《评热病论》阴阳交的三死证指
  A. 汗出辄复热热,狂言,失志 
  B. 狂言不能食,邪盛精衰 
  C. 精无俾,失志,脉躁疾 
  D. 汗后脉犹躁疾,狂言,不能食 
  E. 以上均不是 
 
2. [单选题]用大枣最多的方剂是
  A. 苓桂枣甘汤 
  B. 十枣汤 
  C. 当归四逆汤 
  D. 桂枝汤 
  E. 炙甘草汤 
 
3. [多选题]栀子豉汤证见“饥不能食”的病机是( )
  A. 胃热阴虚 
  B. 热扰胸膈 
  C. 脾失健运 
  D. 胃气呆滞 
  E. 胃虚肠实 
 
4. [单选题]《痹论》肠痹“中气喘争”是指
  A. 呼吸喘促 
  B. 肠鸣腹泻 
  C. 肾不纳气 
  D. 腹中攻冲雷鸣 
  E. 以上均不是 
 
5. [多选题]肺动脉瓣狭窄的X线表现有
  A. 肺纹理减少 
  B. 肺动脉总干凸出 
  C. 右室增大 
  D. 左、右心室增大 
  E. 肺动脉总干凹陷 
 
6. [单选题]据《素问·太阴阳明论》的内容,人体“下先受之”的邪气是
  A. 风 
  B. 寒 
  C. 湿 
  D. 暑 
  E. 火 
 
7. [单选题]久病患者面黄肌瘦,气短懒言,腹满纳呆,不思饮食,肌肤甲错,两目黯黑,舌暗红少苔,脉沉而涩,治当选用
  A. 薯蓣丸 
  B. 黄芪建中汤 
  C. 小建中汤 
  D. 大黄廑虫丸 
  E.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8. [单选题]对《灵枢·决气》中"六气"的错误描述是
  A. 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 
  B. 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 
  C. 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 
  D. 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气 
  E. 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 
 
9. [多选题]《金匮要略》指出瘀血的症状表现有( )
  A. 肌肤甲错 
  B. 脉微大来迟 
  C. 腹不满,其人言我满 
  D. 唇痿舌青 
  E. 大便溏薄 
 
10. [多选题]表里同病的治则,正确方法是( )
  A. 急则治其标 
  B. 缓则治其本 
  C. 先治表有碍于里,先治里有碍于表时,应表里同治 
  D. 先表后里 
  E. 以上都正确 
 
11. [多选题]“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的脏器是指
  A. 胃 
  B. 胆 
  C. 大小肠 
  D. 三焦 
  E. 膀胱 
 
12. [单选题]妊娠妇女,三部脉平,唯尺脉稍弱,其人呕,不能食,无寒热,治用
  A. 小半夏汤 
  B. 干姜人参半夏丸 
  C. 半夏干姜散 
  D. 桂枝汤 
  E. 茯苓泽泻汤 
 
13. [单选题]《上古天真论》“地道不通”指
  A. 六腑气机不通 
  B. 大便不通 
  C. 月经停止来潮 
  D. 三焦之道闭阻 
  E. 以上均不是 
 
14. [单选题]叶天士认为,风温的发生是因为
  A. 外感风温时毒 
  B. 温风过暖,感其气者 
  C. 春月受风,其气已温 
  D. 感受春季温热病邪 
  E. 感受风邪 
 
15. [多选题]猪苓汤证的病机是( )
  A. 里热 
  B. 阴伤 
  C. 气虚 
  D. 表寒 
  E. 水停 
 
16. [单选题]《素问·评热病论》中的“劳风”病;其形成的机理是
  A. 素体气虚,感受风邪 
  B. 劳累汗出,感受风邪 
  C. 风犯太阳,营卫不和 
  D. 房事过度,汗出浴水而受风 
  E. 以上都是 
 
17. [单选题]据《素问·五藏别论》内容,六腑的病理特点是
  A. 多实 
  B. 多虚 
  C. 多寒 
  D. 多热 
  E. 多毒 
 
18. [多选题]根据《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述,"五脏失强"的病候有( )
  A. 仓廪不藏 
  B. 头倾视深 
  C. 背曲肩随 
  D. 水泉不止 
  E. 行则偻附 
 
19. [单选题]引起太阴病的主要病机是
  A. 脾阳亏虚,饮食内停 
  B. 脾气下陷,阴血不足 
  C. 湿邪内盛,脾胃不和 
  D. 脾运失职,清阳不升 
  E. 中阳不足,寒湿内盛 
 
20. [单选题]干姜附子汤证"烦躁"的病机是
  A. 阳气受伤,虚阳被盛阴所逼 
  B. 阴阳俱虚,阳无所附 
  C. 阴盛格阳,虚阳外越 
  D. 阴盛阳脱,正不胜邪 
  E. 以上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