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宝典中医妇科(中级)全套模拟试题(H6),更多中医妇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宝典中医妇科(中级)全套模拟试题(H6),更多中医妇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女患者,30岁,停经45天,恶心呕吐4天,不能进食,呕吐痰涎,胸脘满闷,舌淡,苔白腻,脉滑,治疗最佳方剂是:
  A. 参苓白术散 
  B. 香砂六君子汤 
  C. 苏叶黄连汤 
  D. 温胆汤 
  E. 小半夏加茯苓汤 
 
2. [单选题]消风散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A. 薄荷 
  B. 细辛 
  C. 胡麻 
  D. 秦艽 
  E. 桑叶 
 
3. [单选题]阴道之名,最早见于
  A. 《内经》 
  B. 《难经》 
  C. 《脉经》 
  D. 《诸病源候论》 
  E. 《金匮要略》 
 
4. [单选题]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宜用的治疗方药是
  A. 桂枝附子汤 
  B. 麻杏苡甘汤 
  C. 麻黄加术汤 
  D. 防己黄芪汤 
  E. 白术附子汤 
 
5. [单选题]患者,女,19岁,未婚。初潮后至今月经40~50天一行,量少、色淡、质清稀无血块,伴小腹隐痛,喜热喜按,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脉沉迟。其证候是
  A. 血虚 
  B. 血寒 
  C. 虚寒 
  D. 气滞 
  E. 血瘀 
 
6. [单选题]四逆汤与当归四逆汤二方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A. 当归 
  B. 附子 
  C. 桂枝 
  D. 干姜 
  E. 甘草 
 
7. [单选题]《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七》论述有关阴道口的不同命名,称未嫁时属
  A. 胞门 
  B. 龙门 
  C. 玉门 
  D. 子门 
  E. 阴门 
 
8. [单选题]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违背秋三月的养生之道,到冬天易生的病变
  A. 寒变 
  B. 痎疟 
  C. 飧泄 
  D. 痿厥 
  E. 洞泄 
 
9. [单选题]乌梅丸的组成药物中不含
  A. 黄连 
  B. 当归 
  C. 白术 
  D. 桂枝 
  E. 附子 
 
10. [单选题]管理本行政区域医师工作的机构是
  A.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人事部门 
  B.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部门 
  C.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D. 各级医师协会 
  E. 各级政府 
 
11. [单选题]以滋阴清热,养血安神为主要功用的方剂是
  A. 炙甘草汤 
  B. 酸枣仁汤 
  C. 甘麦大枣汤 
  D. 天王补心丹 
  E. 朱砂安神丸 
 
12. [单选题]建立医患关系的原则是
  A. 疾病性质和病人年龄 
  B. 疾病性质和病人的人格特质 
  C. 疾病病程和病人的经济状况 
  D. 病人的文化程度和情绪反应 
  E. 病人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 
 
13. [单选题]充血性心肌病的X线所见是
  A. 心影外形为二尖瓣型 
  B. 肺淤血出现间质性肺水肿 
  C. 肺淤血出现后主动脉结突出 
  D. 心脏搏动增强 
  E. 右心房高度增大 
 
14. [单选题]既能够治疗蛔虫、蛲虫证,又善疗小儿疳疾的药物是
  A. 使君子 
  B. 苦楝皮 
  C. 鹤草芽 
  D. 南瓜子 
  E. 槟榔 
 
15. [单选题]小柴胡汤证,若病人咳嗽,其加减法为
  A. 去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干姜 
  B. 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干姜 
  C. 去半夏,加五味子 
  D. 去人参、黄芩,加五味子、干姜 
  E. 去人参、生姜,加五味子、茯苓 
 
16. [单选题]风温病名首见于
  A. 《内经》 
  B. 《伤寒论》 
  C. 《时病论》 
  D. 《温病条辨》 
  E. 《温疫论》 
 
17. [单选题]从组成药物来看,小建中汤即桂枝汤
  A. 去芍药倍甘草 
  B. 去芍药加饴糖 
  C. 倍芍药加饴糖 
  D. 倍甘草加饴糖 
  E. 倍甘草与芍药 
 
18. [单选题]山药善治下述哪种泄泻
  A. 湿盛中满,积滞溏泄 
  B. 脾虚泄泻 
  C. 饮食积滞,腹满泄泻 
  D. 湿热内蕴,腹痛泄泻 
  E. 五更泄泻 
 
19. [单选题]下列关于四逆汤证病机的描述最确切的一项是
  A. 心肾阴虚,阳不外达 
  B. 肾阳虚衰,阴寒内盛 
  C. 肾阳衰微,阴盛格阳 
  D. 心肾气血阴阳俱虚 
  E. 寒邪直中少阴,阳郁不达 
 
20. [单选题]有"妇孕不育"和"妇三岁不孕"记载的籍是:
  A. 《易经》 
  B. 《诗经》 
  C. 《山海经》 
  D. 《内经》 
  E. 《曲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