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内分泌卫生正高2024真题多选答案+解析(J2),更多内分泌(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单选题]眉心至后发际为( )
  A. 18寸 
  B. 13寸 
  C. 14寸 
  D. 15寸 
  E. 12寸 
 
2. [单选题]对全身无数细小的络脉起着主导作用和统率作用的是( )
  A. 正经 
  B. 奇经 
  C. 经别 
  D. 浮络 
  E. 别络 
 
3. [单选题]脾气不足型崩漏的病机为( )
  A. 脾失生化,气血不足 
  B. 脾气虚弱,冲任不固 
  C. 脾虚气弱,清阳不升 
  D. 脾运失职,湿注下焦 
  E. 脾气虚弱,中阳不振 
 
4. [多选题]席汉综合征可能有下列哪些临床表现? ( )
  A. 内生殖器官萎缩 
  B. 皮肤粘液性水肿 
  C. 产后乳汁缺少或缺如 
  D. 皮肤色素加深 
  E. 胡萝卜素色素沉着 
 
5. [多选题]了解甲状旁腺功能的方法有 ( )
  A. 磷清除率测定 
  B. 肾小管重吸收率测定 
  C. 葡萄糖抑制试验 
  D. 皮质醇抑制试验 
  E. 美替拉酮试验 
 
6. [多选题]肿瘤治疗中"扶正"的"正气"主要包括( )
  A. 免疫功能 
  B. 睡眠功能 
  C. 某些遗传的本质 
  D. 机体对有害因子的防御功能 
  E. 促进生长发育 
 
7. [多选题]下列选项中,与不寐的发病有关的是( )
  A. 肝郁 
  B. 心脾亏虚 
  C. 胆怯 
  D. 表邪入里 
  E. 痰热内盛 
 
8. [多选题]性早熟是指( )
  A. 男童在9岁前,女童在8岁前呈现第二性征 
  B. 男童在10岁前,女童在9岁前呈现第二性征 
  C. 按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性早熟又分为中枢性性早熟和外周性性早熟 
  D. 中枢性性早熟既往又称真性性早熟,外周性性早熟既往又称假性性早熟 
  E. 中枢性性早熟系由下丘脑提前分泌和释放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活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使性腺发育并分泌性激素,从而使内、外生殖器发育和第二性征呈现;外周性性早熟是缘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体内性甾体激素升高至青春期水平,故只有第二性征的早现,不具有完整的性发育程序性过程 
 
9. [单选题]最易生风动血的邪气是( )
  A. 风邪 
  B. 寒邪 
  C. 暑邪 
  D. 湿邪 
  E. 火邪 
 
10. [多选题]血热妄行而致恶露不尽的主要证候不包括( )
  A. 恶露过期不止,量多 
  B. 恶露色红,质稠,有臭味 
  C. 小腹疼痛,不喜揉按 
  D. 面色潮红 
  E. 恶露量少,色黯紫,有块 
 
11. [多选题]可引起等渗性失水的情况是
  A. 反复大量放胸水 
  B. 呕吐 
  C. 腹泻 
  D. 胃肠引流 
  E. 失盐性肾炎 
 
12. [单选题]十二经脉循行于腹部,自内向外的顺序( )
  A. 足少阴经、足阳明经、足太阴经、足厥阴经 
  B. 足太阴经、足阳明经、足少阴经、足厥阴经 
  C. 足少阴经、足阳明经、足太阴经、足厥阴经 
  D. 足少阴经、足阳明经、足厥阴经、足太阴经 
  E. 足厥阴经、足少阴经、足阳明经、足太阴经 
 
13. [单选题]具有升散耗气特性的邪气是( )
  A. 风邪 
  B. 寒邪 
  C. 暑邪 
  D. 湿邪 
  E. 燥邪 
 
14. [单选题]下消最显著的特征是( )
  A. 多食而瘦 
  B. 渴而多饮 
  C. 尿有甜味 
  D. 尿多而混浊如膏 
  E. 口渴喜饮 
 
15. [单选题]完带汤的药物组成不包括下列选项中的( )
  A. 人参、白术、怀山药 
  B. 柴胡、白芍、陈皮 
  C. 苍术、黑芥穗 
  D. 车前子、甘草 
  E. 薏苡仁、茯苓 
 
16. [多选题]分布于上肢前部的经脉有( )
  A. 脾经 
  B. 肺经 
  C. 胃经 
  D. 肾经 
  E. 大肠经 
 
17. [多选题]理中丸的药物组成是( )
  A. 人参 
  B. 干姜 
  C. 白术 
  D. 炙甘草 
  E. 木香 
 
18. [多选题]根据损伤部位及严重程度,尿崩症可分
  A. 完全性尿崩症 
  B. 三相性尿崩症 
  C. 永久性尿崩症 
  D. 暂时性尿崩症 
  E. 部分性尿崩症 
 
19. [多选题]下列哪些不出现血糖升高
  A. 糖尿病 
  B. 胰腺切除后 
  C. 肾上腺皮质腺瘤 
  D. 腺垂体坏死 
  E.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20. [单选题]便秘的病机关键是( )
  A. 热盛伤津,肠道失润 
  B. 大肠传导功能失职 
  C. 气机郁滞,胃肠运化障碍 
  D. 气血虚弱,大肠无力 
  E. 阴寒内生,肠胃凝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