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医学中级职称考试宝典2024药师中级职称在线题库实战练习(M3),更多主管药师中级职称考试[代码:366]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依照《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关于药品商品名和通用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药品商品名称不得与通用名称同行书写
B. 药品商品名称字体和颜色不得比通用名称更突出和显著
C. 药品商品名称字体以单字面积计不得大于通用名称所用字体的两倍
D. 药品商品名称字体以单字面积计不得大于通用名称所用字体的二分之一
E. 药品通用名称不得选用草书、篆书等不易识别的字体,不得使用斜体、中空、阴影等形式对字体进行修饰
2. [单选题]不影响药物制剂降解的外界因素是
A. pH与温度
B. 赋型剂或附加剂的影响
C. 溶剂介电常数及离子强度
D. 水分、氧、金属离子和光线
E. 药物旋光性
3. [单选题]雌激素的作用不含
A. 维持女性性征
B. 参与月经周期形成
C. 抑制子宫收缩
D. 抑制乳汁分泌
E. 水钠潴留
4. [单选题]以下关于肾排泄的表述错误的是
A. 肾小球滤过的总血液体积的全部被肾小管重吸收
B. 多数情况下肾小管重吸收按被动扩散的方式进行
C. 溶解于血浆中的机体必需成分和药物等可反复滤过和重吸收
D. 肾是人体排泄药物及其代谢物的最重要器官
E. 重吸收符合pH分配学说
5.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预防处方差错的防范措施
A. 正确摆放药品
B. 配齐一张处方的药品后再取下一张
C. 如核对人发现调配错误,应及时更正,并取回正确药物
D. 贴服药标签时应再次与处方逐一核对
E. 确认患者的身份,以确保药品发给相应的患者
6. [单选题]下列疾病不能应用甲硝唑治疗的是
A. 阿米巴肝脓肿
B. 急性阿米巴痢疾
C. 阴道滴虫病
D. 厌氧菌感染
E. 白假丝酵母菌阴道炎
7. [单选题]甲基多巴的吸收是靠细胞中的
A. 胞饮转运
B. 离子障转运
C. pH被动扩散
D. 载体主动转运
E. 载体易化扩散
8. [单选题]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哮喘中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激素是最有效的控制气道炎症的药物
B. 给药途径包括吸入、口服和静脉应用等。吸入为首选途径
C. 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进入血液,药物的大部分被肝脏灭活,因此全身性不良反应较少
D. 多数成人哮喘患者吸入小剂量激素即可较好地控制哮喘
E. 吸入给药时,规律使用两周以上方能生效
9. [单选题]胆汁的主要作用是
A. 保护小肠黏膜
B. 分解蛋白质
C. 激活胰蛋白酶原
D. 激活胃蛋白酶原
E. 促进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10. [单选题]微晶纤维素为常用片剂辅料,其缩写和用途为
A. CMC黏合剂
B. CMS崩解剂
C. CAP肠溶包衣材料
D. MCC稀释剂
E. MC填充剂
11. [单选题]胆汁中参与消化作用的主要成分是
A. 胆色素
B. 胆盐
C. 胆固醇
D. 脂肪酶
E. 蛋白酶
12. [单选题]奎尼丁的电生理作用是
A. 0相去极明显抑制,传导明显抑制,APD延长
B. 0相去极轻度抑制,传导轻度抑制,APD不变
C. 0相去极适度抑制,传导适度抑制,APD延长
D. 0相去极适度抑制,传导明显抑制,APD不变
E. 0相去极轻度抑制,传导轻度抑制,APD延长
13. [单选题]新斯的明的作用机制是
A. 激动M胆碱受体
B. 激动N胆碱受体
C. 可逆性地抑制胆碱酯酶
D. 难逆性地抑制胆碱酯酶
E. 阻断M胆碱受体
14. [单选题]下列药物需进行酮体检查的是
A. 黄体酮
B. 肾上腺素
C. 维生素E
D. 吡罗昔康
E. 睾酮
15. [单选题]使用氨基糖苷类抗菌药治疗无效的是
A. 需氧革兰阴性菌
B. 铜绿假单胞菌
C. 结核杆菌
D. 厌氧菌和肠球菌
E. 耐甲氧西林金葡菌
16. [单选题]下列有关滴丸剂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用固体分散技术制备的滴丸疗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
B. 工艺条件易控制,剂量准确
C. 生产车间无粉尘,利于劳动保护
D. 液体药物可制成滴丸剂
E. 滴丸剂仅供外用
17. [单选题]下列药物中不属于第3代喹诺酮类药物的为
A. 吡哌酸
B. 诺氟沙星
C. 氧氟沙星
D. 环丙沙星
E. 依诺沙星
18. [单选题]男性,25岁,反复四肢抽搐、口吐白沫、意识丧失、大小便失禁3年。脑电图示有癫痫样波发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应立即开始治疗
B. 用药从小剂量开始
C. 用药后定期检查肝、肾功能
D. 开始先单独给予一种药物治疗
E. 开始立即足量给予苯巴比妥钠治疗
19. [单选题]紧急情况下应采用的给药方式是
A. 静脉注射
B. 肌内注射
C. 口服
D. 皮下注射
E. 外敷
20. [单选题]与普萘洛尔抗心绞痛作用无关的是
A. 扩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
B. 降低心肌耗氧量
C. 改善心脏缺血区供血
D. 改善心肌代谢
E. 促进氧合血红蛋白解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