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副高高级职称考试宝典精神病学(副高)知识点汇总考试试题(M2),更多精神病学(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感冒病情较轻时称为( )
A. 风寒
B. 伤风
C. 伤寒
D. 风热
E. 时行感冒
2. [多选题]有关Wilson’s病以下哪些描述是正确的 ( )
A. 又称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铜代谢障碍的隐性遗传性疾病
B. 锥体外系症状,如肌痉挛、震颤、强直和运动减少是常见症状
C. 精神症状可出现于疾病早期,但精神症状无特异性
D. 角膜K-F环和尿与大便铜排泄量增加以及血浆铜蓝蛋白减少可确诊
E. 治疗应以补充血铜为主
3. [单选题]在十二经气血循环流注中,与足厥阴肝经终端相接的是( )
A. 足少阳胆经
B. 手厥阴心包经
C. 手少阳三焦经
D. 手太阴肺经
E. 足少阴肾经
4. [单选题]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其临床表现具有共同特点,下列哪项不正确
A. 精神症状一般都发生在躯体疾病的早期
B. 精神症状有昼轻夜重的波动
C. 精神症状的严重程度与躯体疾病的严重程度往往是一致的
D. 具有导致精神障碍的躯体疾病病史、体征和实验室阳性所见
E. 病程预后取决于原发躯体疾病的状况与治疗是否得当
5. [单选题]女性,35岁,诊断慢性精神分裂症,以下哪种药物不首先考虑用于控制病人的精神病性症状
A. 氟哌啶醇
B. 氯丙嗪
C. 维思通
D. 奥氮平
E. 舍曲林
6. [单选题]以下不是阿尔茨海默病(AD)轻度患者的临床表现的是
A. 近记忆障碍
B. 常有时间定向障碍,计算能力减退,思维迟缓
C. 可伴有焦虑和抑郁情绪
D. 个人生活基本能自理
E. 经常忘记自己的姓名和年龄
7. [多选题]心的生理功能是( )
A. 宣散卫气
B. 推动血行
C. 主神志
D. 开泄汗液
E. 主全身之气
8. [单选题]患者,女性,20岁。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给予氯丙嗪治疗。用药达5天时突然出现头颈歪斜,面肌痉挛,言语含糊不清。考虑其为
A. 急性肌张力障碍
B. 震颤麻痹综合征
C. 迟发性运动障碍
D. 惊厥
E. 静坐不能
9.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是喘证治疗原则的是( )
A. 宣肺散寒
B. 健脾益气
C. 宣肺泄热
D. 补益肺气
E. 补肾纳气
10. [单选题]男性,45岁,由于工作紧张、焦虑,导致晚上不能正常入睡,时常用安眠药来帮助睡觉,下列哪种药物可导致成瘾
A. 氯丙嗪
B. 泰尔登
C. 安眠酮
D. 氯氮平
E. 百忧解
11. [单选题]下述综合征中常具有昼轻夜重规律的是
A. 急性脑病综合征
B. 遗忘综合征
C. 痴呆综合征
D. 精神自动症
E. Capgras综合征
12. [单选题]精神发育迟滞起病于
A. 16岁以前
B. 18岁以前
C. 20岁以前
D. 22岁以前
E. 25岁以前
13. [单选题]男性,60岁。数周前受凉,咳嗽,近1周说话紊乱,有时不能辨认亲人,生活需人照料,门诊求医如果这个病人是躯体疾病引起精神障碍,最可能是以下精神症状
A. 情感倒错
B. 错构症
C. 意识障碍
D. 部分痴呆
E. 妄想
14. [单选题]关于精神障碍"共病"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
A. 共病是指同一患者在特定时间内患有两种及以上疾病
B. 精神障碍共病是指患者以往患有一种精神疾病,缓解后又发生另一种精神疾病
C. 共病时两种疾病可能有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
D. 抑郁焦虑共病时患者的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均达到症状、严重度及病程标准
E. 共病诊断的意义在于有助于促进全盘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和与之有关的治疗
15. [单选题]依据马斯洛的五个需要层次论,人的最高需要层次为
A. 尊重的需要
B. 安全的需要
C. 生理的需要
D. 自我实现的需要
E. 爱与被爱的需要
16. [单选题]关于分裂样人格障碍,以下错误的是
A. 国外报道患病率在50%~10%
B. 男性多见
C. 半数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分裂样人格特征
D. 对于此类人格障碍的药物治疗,推荐使用神经阻滞药
E. 一般不认为属于精神分裂谱系障碍
17. [单选题]关于麻痹性痴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通常在梅毒感染后5~10年内出现
B. 起病初期临床表现以个性改变为主
C. 疾病早期无智能改变
D. 起病隐匿,早期表现类似神经衰弱
E. 瞳孔变化是晚期才出现的症状
18. [单选题]在现况研究中,可以用来衡量某人群发生某种精神障碍危险性大小的指标是
A. 患病率
B. 死亡率
C. 残疾率
D. 发病率
E. 病死率
19. [单选题]关于进食障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进食态度存在异常
B. 进食行为存在异常
C. 导致躯体功能损害
D. 可以有社会功能的损害
E. 常继发于其他精神疾病
20. [单选题]阳虚到一定程度时,因阳气不足,无力化生阴液,进一步出现阴液亏虚的现象,称为( )
A. 阴损及阳
B. 阴阳互损
C. 阴阳协调
D. 阴阳转化
E. 阳损及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