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口腔颌面外科学主治医师模拟考试系统(F2),更多口腔颌面外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固有层与黏膜下层之间有弹力纤维分隔的是( )
  A. 唇红 
  B. 颊 
  C. 硬腭 
  D. 软腭 
  E. 舌背 
 
2. [单选题]味蕾主要分布在( )
  A. 唇红 
  B. 颊 
  C. 硬腭 
  D. 软腭 
  E. 舌背 
 
3. [单选题]畸形舌侧窝多见于
  A. 上颌双尖牙 
  B. 下颌双尖牙 
  C. 上、下颌双尖牙 
  D. 上颌侧切牙 
  E. 磨牙 
 
4. [单选题]医师应依法履行医疗质量安全事件、( )、药品不良反应、食源性疾病和涉嫌伤害事件或非正常死亡等法定报告职责。
  A. 传染病疫情 
  B. 食品安全 
  C. 药品不良反应 
  D. 医疗器械不良反应 
 
5. [单选题]口角小乳头状瘤较合适的治疗是
  A. 激光治疗 
  B. 化学药物治疗 
  C. 手术治疗 
  D. 冷冻治疗 
  E. 加温治疗 
 
6. [单选题]女,30岁,右侧上颌中切牙、左侧上颌中切牙、侧切牙缺失,唇侧组织倒凹明显,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在确定就位道时一般将模型倾斜的方向是
  A. 向后倾斜 
  B. 向前倾斜 
  C. 向左倾斜 
  D. 向右倾斜 
  E. 不倾斜 
 
7. [单选题]与嵌体的固位无关的是
  A. 箱状窝洞的深度 
  B. 箱状窝洞洞底的形态 
  C. 洞斜面的深度和斜度 
  D. 箱状窝洞轴壁的平行度 
  E. 箱状窝洞洞底的面积 
 
8. [单选题]"白线"出现在( )
  A. 唇红 
  B. 颊 
  C. 硬腭 
  D. 软腭 
  E. 舌背 
 
9. [单选题]实施自体牙移植的适当年龄范围是
  A. 6岁以内 
  B. 12岁以内 
  C. 12~14岁 
  D. 18岁以内 
  E. 25岁以内 
 
10. [单选题]导管结石好发于
  A. 腮腺 
  B. 颌下腺 
  C. 舌下腺 
  D. 黏液腺 
  E. 浆液腺 
 
11. [单选题]骨颗粒检测法的优点是
  A. 细胞的微环境在三维空间内保留 
  B. 可以检测单一细胞的骨吸收能力,可直接确定激素、药物、抑制剂等对破骨细胞的作用 
  C. 可以对大量纯化的破骨细胞的骨吸收功能进行评价 
  D. 可以探讨破骨细胞的骨吸收能力 
  E. 观察骨吸收促进剂对破骨细胞的直接作用 
 
12. [单选题]下颌牙列中牙周膜面积最大的是
  A. 尖牙 
  B. 第一磨牙 
  C. 第二磨牙 
  D. 第一前磨牙 
  E. 第二前磨牙 
 
13. [单选题]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表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中年女性患者较多 
  B. 磨牙区颊区颊黏膜多见白色网状条纹 
  C. 白色网状条纹稠密区域较多发生糜烂 
  D. 损害多为单侧性 
  E. 皮肤、指甲、生殖器黏膜均可发生 
 
14. [单选题]下颌隆突是较常引起义齿压痛的部位,它位于
  A. 下颌前磨牙的颊侧 
  B. 下颌前磨牙舌侧 
  C. 下颌磨牙舌侧 
  D. 下颌磨牙颊侧 
  E. 下前牙舌侧 
 
15. [单选题]口腔黑色素瘤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口腔病损不隐蔽 
  B. 约80%开始于腭部、上颌牙槽或牙龈黏膜 
  C. 就诊时约75%的伴有淋巴结转移,50%有远处转移 
  D. 95%以上的病例S-100染色阳性 
  E. 平均存活时间为2年,5年存活率20%左右 
 
16. [单选题]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是
  A. 道德的本质 
  B. 道德评价的标准 
  C. 道德评价方式 
  D. 道德的特点 
  E. 道德的主要功能 
 
17. [单选题]颊神经传导阻滞麻醉的区域中,不包括
  A. 同侧下颌第二前磨牙及磨牙 
  B. 同侧下颌第二前磨牙及磨牙颊侧牙龈、黏骨膜 
  C. 同侧颊黏膜 
  D. 同侧颊肌 
  E. 同侧颊部皮肤 
 
18. [单选题]男,65岁,右舌缘溃疡伴肿块,病理诊断为舌鳞癌。检查见浸润块大小为4cm×5cm,颈淋巴结未触及。最恰当的治疗是
  A. 原发病灶切除 
  B. 原发灶深度X线照射 
  C. 原发灶与颈淋巴结联合根治 
  D. 原发灶切除,颈部预防性放疗 
  E. 原发灶切除,颈淋巴结观察、随访 
 
19. [单选题]龈上菌斑通常为
  A. 光滑面菌斑与邻面菌斑 
  B. 附着菌斑与非附着菌斑 
  C. 舌侧菌斑与颊侧菌斑 
  D. 光滑面菌斑与点隙裂沟菌斑 
  E. 点隙裂沟菌斑与根面菌斑 
 
20. [单选题]影响口腔pH的因素不包括
  A. 牙石 
  B. 牙菌斑 
  C. 唾液的缓冲能力 
  D. 摄入食物的种类 
  E. 细菌发酵碳水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