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生地、熟地同用的方剂是
A. 大定风珠
B. 地黄饮子
C. 百合固金汤
D. 六味地黄丸
E. 清燥救肺汤
2. [单选题]厚朴药材宜切成
A. 斜片
B. 细丝
C. 段
D. 块
E. 薄片
3. [单选题]患者,男,50岁。昨日起憎寒壮热,头项强痛,肢体酸痛,无汗,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胸膈痞闷。舌淡苔白,脉浮而按之无力。治宜选用
A. 参苏饮
B. 败毒散
C. 再造散
D. 柴葛解肌汤
E. 普济消毒饮
4. [单选题]《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是什么时间公布执行的
A. 2010年1月7日
B. 2012年1月7日
C. 2012年6月26日
D. 2012年8月27日
E. 2012年10月20日
5. [单选题]以菌核入药的药材是
A. 猪苓
B. 灵芝
C. 银耳
D. 冬虫夏草
E. 马勃
6. [单选题]十二经脉中足太阴脾经在肢体的循行是
A. 下肢外侧中线
B. 下肢内侧中线
C. 下肢内侧后线
D. 下肢外侧前线
E. 下肢内侧前线
7. [单选题]公民的作品,其发表权、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
A. 5年
B. 10年
C. 20年
D. 30年
E. 50年
8. [单选题]使君子可治疗的寄生虫病是
A. 蛔虫病
B. 钩虫病
C. 鞭虫病
D. 疟疾
E. 血吸虫病
9. [单选题]外感实热病证,兼见喘喝,气不能接续,甚则心悸气短,病机为
A. 实中夹虚
B. 虚中夹实
C. 真虚假实
D. 真实假虚
E. 因虚致实
10. [单选题]属于使药作用范畴的是
A. 协助君臣治疗兼证
B. 针对某些次要症状发挥治疗作用
C. 缓和君、臣药之峻烈
D. 消除或减低君、臣药之毒性
E. 引药至病所
1.正确答案 :C
解析:肺肾阴虚症状: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午后咳甚,或伴五心烦热,颧红,耳鸣。舌红少苔,脉细数。治法: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方剂应用:百合固金汤(百合、生地、玄参、熟地、麦冬、芍药、贝母、当归、甘草、桔梗)加减。故此题应选C。
2.正确答案 :B
解析:丝(包括细丝和宽丝)适宜皮类叶类和较薄果皮类药材。如黄柏、厚朴、桑白皮、青皮、合欢皮、陈皮等均切细丝。故正确答案为B。
3.正确答案 :B
解析:此为气虚,外感风寒湿表证。虚人而感风寒湿邪,邪正交争于肌腠之间,正虚不能祛邪外出,故憎寒壮热而无汗,头项强痛,肢体酸痛。风寒犯肺,肺气不宣,故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满,舌苔白腻,脉浮而濡,正是风寒兼湿之证。治当益气解表,散寒祛湿。败毒散功用为散寒祛湿,益气解表。主治:气虚,外感风寒湿表证。憎寒壮热,头项强痛,肢体酸痛,无汗,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满,舌淡苔白,脉浮而按之无力。故选B。
4.正确答案 :C
解析:《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是2012年6月26日,由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国家中药管理局联合印发的规范性文件。该《规范》分总则、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基本行为规范、管理人员行为规范、医师行为规范、护士行为规范、药学技术人员行为规范、医技人员行为规范、其他人员行为规范、实施与监督、附则10章60条,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5.正确答案 :A
解析:猪苓为多子L菌科真菌猪苓Polyporus umbellatus( Pers.) Fries的干燥菌核。该药材形似猪屎状,与茯苓同类且功效相似,故名猪苓。故此题应选A。
6.正确答案 :E
解析:十二正经又称正经十二经脉,对称地分布于人体的两侧,每一经脉的名称包括手或足、阴或阳、脏或腑三部分。行于上肢的经脉为手经,行于下肢的经脉为足经;阴经行于四肢内侧,阳经行于四肢外侧;阴经属脏,阳经属腑。足太阴脾经是人体十二经脉之一。简称脾经。循行部位起于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沿内侧赤白肉际,上行过内踝的前缘,沿小腿内侧正中线上行,在内踝上 8 寸处,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上行沿大腿内侧前缘,进入腹部,属脾,络胃,向上穿过膈肌,沿食道两旁,连舌本,散舌下。本经脉分支从胃别出,上行通过膈肌,注入心中,交于手少阴心经。
7.正确答案 :E
解析:《著作权法》第二十一条 公民的作品,其发表权、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十二月三十一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的第五十年的十二月三十一日。 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的作品、著作权(署名权除外)由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享有的职务作品,其发表权、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五十年的十二月三十一日,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五十年内未发表的,本法不再保护。
8.正确答案 :A
解析:使君子能驱蛔虫,抗皮肤真菌,抗肠道滴虫。
9.正确答案 :A
解析:实中夹虚是指病理变化以邪实为主,又兼有正气虚损的病理状态。
10.正确答案 :E
解析:使药是指中药方剂中具有调和诸药作用,或引方中诸药直达病所的药物的统称,分调和药、引经药等;使其合力祛邪,如牛膝、甘草就经常作为使药入方。使药[1]??引证解释谓医生处方用药。《后汉书·方术传·郭玉》:“其为疗也,有四难焉:自用意而不任臣,一难也;将身不谨,二难也;骨节不彊,不能使药,三难也;好逸恶劳,四难也。”君臣佐使是方剂组成的基本原则。方剂的组成有一定的规律,就是君、臣、佐、使的配合。《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目前,有把君臣佐使改为主药、辅药、佐药、引药的,这样更切近实用;在组方体例上,君药宜少,一般只用一味,若病情比较复杂,亦可用至二三味。君药不宜过多,多则药力分散,而且互相牵制,影响疗效。臣药可多于君药,佐药常常多于臣药,而使药则一二味足矣。总之,在一首方剂中,君药是不可缺少的,而臣、佐、使是否均需具备,以及其药味的多少,则应根据病情和治疗的需要以及所选药物的作用来决定。故此题应选E。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e9jo1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