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关于碘解磷定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不能直接对抗体内积聚的ACh的作用
B. 对内吸磷、对硫磷中毒的疗效好
C. 能迅速消除M样症状
D. 与阿托品有协同作用
E. 剂量过大,会加重有机磷酸酯的中毒反应
2. [单选题]口服剂型在胃肠道中吸收快慢的顺序一般认为是
A. 混悬剂>溶液剂>胶囊剂>片剂>包衣片
B. 胶囊剂>混悬剂>溶液剂>片剂>包衣片
C. 片剂>包衣片>胶囊剂>混悬剂>溶液剂
D. 溶液剂>混悬剂>胶囊剂>片剂>包衣片
E. 包衣片>片剂>胶囊剂>混悬剂>溶液剂
3. [单选题]可增加抗组胺药物中枢抑制作用的药物不包括
A. 乙醇
B. 催眠药
C. 阿托品
D. 巴比妥酸盐类
E. 阿片类镇痛药
4. [单选题]刺激引起兴奋的基本条件是使跨膜电位达到
A. 阈电位
B. 锋电位
C. 负后电位
D. 正后电位
E. 局部电位
5. [单选题]强心苷中毒最常见的早期症状是
A. ECG出现Q-T间期缩短
B. 头痛
C. 胃肠道反应
D. 房室传导阻滞
E. 低血钾
6. [单选题]湿法制粒压片工艺的目的是改善主药的
A. 可压性和流动性
B. 崩解性和溶出性
C. 防潮性和稳定性
D. 润滑性和抗黏着性
E. 流动性和崩解性
7. [单选题]不涉及吸收过程的给药途径是
A. 口服
B. 肌内注射
C. 静脉注射
D. 皮下注射
E. 皮内注射
8. [单选题]下述各组药物,"冬眠合剂"是
A. 苯巴比妥+异丙嗪+吗啡
B. 苯巴比妥+氯丙嗪+吗啡
C. 氯丙嗪+异丙嗪+吗啡
D. 氯丙嗪+异丙嗪+哌替啶
E. 氯丙嗪+阿托品+哌替啶
9. [单选题]膜受体的化学本质是
A. 脂类
B. 糖类
C. 蛋白质
D. 核酸
E. 胺类
10. [单选题]淋巴细胞主要参与
A. 纤溶过程
B. 过敏反应
C. 吞噬过程
D. 特异性免疫反应
E. 对蠕虫的免疫反应
1.正确答案 :C
解析:碘解磷定是AChE复活药,可使被有机磷酸脂类抑制的AChE恢复活性,还能与有机磷酸酯类结合,迅速改善N样中毒症状,对中枢中毒症状也有一定改善作用,剂量过大时其本身也可以抑制AChE,使神经肌肉传导阻滞,严重者呈癫痫样发作、抽搐、呼吸抑制。阿托品能迅速对抗体内ACh的M样作用,所以两药合用有协同作用。故正确答案为C。
2.正确答案 :D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药物剂型对药物胃肠道吸收的影响。一般口服溶液剂不存在药物释放问题,混悬剂的吸收,其限速过程是微粒的大小,但和固体制剂相比较,仍会很快释放药物。在固体剂型中,胶囊剂较片剂释放的快,片剂有黏合力的影响。片剂和包衣片比较,片剂溶出相对较快,而包衣片则需在衣层溶解后才能释放药物。一般而言,释放药物快,吸收也快。所以口服剂型在胃肠道吸收顺序为溶液剂>混悬剂>胶囊剂>片剂>包衣片。故本题应选择D。
3.正确答案 :C
解析:抗组胺药物与酒精及其他中枢神经抑制药(巴比妥酸盐类、催眠药、阿片类镇痛药、抗焦虑镇静药、抗癫痫药)合用,可增加抗组胺药的中枢神经抑制作用,但对于新型抗组胺药此相互作用较弱。故此题应选C。
4.正确答案 :A
解析:在静息情况下,细胞膜内外电位呈现内负外正的状态,为细胞跨膜电位,也是细胞的极化状态,当细胞受到刺激后,细胞膜外的正离子向细胞内流动,使细胞内负电位降低,出现膜的去极化,当刺激能够使细胞的跨膜电位达到某一临界值时,导致细胞膜上大量钠离子通道开放,细胞处于兴奋状态,这一临界值为阈电位。故正确答案为A.
5.正确答案 :C
解析:胃肠道反应是强心苷最常见的早期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厌食、恶心、呕吐及腹泻等。故正确答案为C。
6.正确答案 :A
解析:此题重点考查湿法制粒压片的目的。压片过程的三大要素是流动性、压缩成型性和润滑性。所以答案应选择A。
7.正确答案 :C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药物的不同给药途径的吸收过程。除了血管内给药没有吸收过程外,其他途径如皮下注射、肌内注射、腹腔注射都有吸收过程。故本题答案应选择C。
8.正确答案 :D
解析:在物理降温配合下,氯丙嗪对体温中枢的抑制作用,可使体温降到34℃或更低。此时基础代谢下降,组织耗氧量降低,器官活动减少。氯丙嗪对自主神经受体的阻断作用,可使肌体对刺激反应减弱。通过这些作用,在其他药物的配合下,可能使机体进入一种类似变温动物"冬眠"的深睡状态,此即称为人工冬眠。人工冬眠可降低机体对各种病理刺激的反应,提高各组织对缺氧的耐受力。在病理情况下使处于异常收缩的小动脉得以舒张,微循环得到改善。机体在严重创伤和感染中毒引起衰竭时得以度过危险的缺氧和缺能阶段,为争取其他措施赢得时间。这种疗法即称为人工冬眠疗法,所用药物复方称为冬眠合剂。组方之一为氯丙嗪(冬眠灵)50mg、哌替啶(度冷丁)100mg:异丙嗪(非那根)50mg,加入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适用于高热、烦躁的病人,呼吸衰竭者慎用。所以答案是D。
9.正确答案 :C
10.正确答案 :D
解析:特异性免疫又称获得免疫,是获得免疫经后天感染(病愈或无症状的感染)或人工预防接种(菌苗、疫苗、类毒素、免疫球蛋白等)而使机体获得抵抗感染能力。针对抗原刺激的应答主要是T细胞和B细胞,但在完成特异性免疫的过程中,还需要其他一些细胞(巨噬细胞、粒细胞等)的参与。故正确答案为D.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emvjo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