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 )不属于太阳病提纲。
A. 项强
B. 身体痛
C. 恶寒
D. 头痛
2. [单选题]泄泻的病位主要在( )。
A. 脾
B. 胃
C. 肝
D. 肠
3. [单选题]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
A. 四诊八纲和辨证论治
B. 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C. 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
D. 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4. [单选题]气机升降的枢纽是( )。
A. 心肾
B. 肝肺
C. 脾胃
D. 肺脾
5. [单选题]正气的基本概念是( )。
A. 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之气
B. 人体的机能活动和抗病、康复能力
C. 根于下焦之元气
D. 防御外邪侵袭之卫气
6. [单选题]阴阳学说认为,各种疾病病理变化不外乎阴阳的( )。
A. 偏盛偏衰
B. 亢害承制
C. 相互影响
D. 消长转化
7. [单选题]人体之气的运动称为( )。
A. 气机
B. 升降出入
C. 气机调畅
D. 气化
8. [单选题]在“当世以布衣称作者,无虑数十家”中的“无虑”的意义是( )。
A. 不过
B. 没有
C. 无虑
D. 大略
9. [单选题]下列不宜用阴阳的基本概念来概括的是( )。
A. 动与静
B. 上与下
C. 寒与热
D. 邪与正
10. [单选题]脉象轻取不应,重按始得,属( )。
A. 浮脉
B. 迟脉
C. 数脉
D. 沉脉
1.正确答案 :B
解析:《伤寒论》太阳病提纲:“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正确答案 :A
解析:泄泻的主要病变在脾胃与大小肠,病变主脏在脾,脾失健运是关键。外感湿邪,困阻脾土;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情志失调,致肝气郁结,从而横逆犯胃;素体脾胃虚弱;年老、久病、房劳使肾阳虚衰,不温脾阳;以上都是在损伤脾胃的基础上致脾胃运化失职,水湿内停,而致泄泻。脾虚湿盛是导致本病发生的关键因素。
3.正确答案 :B
解析: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中医学的整体观,主要体现在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和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两个方面;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处理疾病的基本原则。
4.正确答案 :C
解析:脾主升清,脾以升为健;胃主通降,以降为和。脾主升,胃主降,相反相成。脾气升,则水谷之精微得以输布;胃气降,则水谷及其糟粕才得以下行。故《临证指南医案》说:“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胃气宜降不宜升,脾气宜升不宜降,这一过程既受纳又排泄,一升一降,升降相宜,互为因果,以取得相对的平衡与协调,使得人体气机生生不息,故脾胃为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
5.正确答案 :B
解析:正气,是一身之气相对于邪气时的称谓,是指人体内具有抗病、祛邪、调节、修复等作用的一类细微物质。正气的防御能力具体表现在抵御外邪入侵、驱邪外出、修复调节能力及维持脏腑经络功能的协调等方面。
6.正确答案 :A
解析:阴阳学说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就是邪正斗争的过程”,阳邪侵犯人体,人体正气中的阴气奋而抗之;阴邪侵犯人体,正气中的阳气与之斗争。如此产生了邪正相搏,导致了阴阳失调而发生疾病。阴阳失调的主要表现形式是阴阳偏盛、阴阳偏衰和阴阳互损。即各种疾病病理变化不外乎为阴阳的偏盛偏衰。
7.正确答案 :A
解析:气的运动,称作气机。人体之气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它流行于全身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无处不到,时刻激发和推动着人体各脏腑组织的生理活动。气运动的基本形式,可归纳为升、降、出、入四种。气机的升降出入,对于人体生命活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只有在不同生理活动中,才能得以具体体现。
8.正确答案 :A
9.正确答案 :D
解析:阴阳的基本特性,是划分事物和现象阴阳属性的依据,凡属于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功能的属于阳的范畴;静止的、内在的、下降的、寒凉的、晦暗的、物质的属于阴的范畴。寒与热、上与下、动与静都是基本的阴阳概念。虽然邪气和正气各自可以分出阴阳,但就邪与正而青,是不符合阴阳属性的基本要求的,所以不宜用阴阳的基本概念来概括。
10.正确答案 :D
解析:沉脉的脉象特征:轻取不应,重按始得。其脉位深沉。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en1xo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