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从新型制剂技术上分类,滴丸采用的是
A. 包合技术
B. 微型包囊技术
C. 固体分散技术
D. 凝聚技术
E. 溶剂-熔融技术
2. [单选题]大黄的止血化学成分是
A. 大黄酸
B. α-儿茶素
C. 大黄素
D. 蒽苷
E. 番泻苷A
3. [单选题]知母抗炎的成分是
A. α-细辛醚
B. 癸酰乙醛
C. 芒果苷
D. 挥发油
E. 熊果酸
4. [单选题]羚羊角入药,宜
A. 后下
B. 先煎
C. 烊化
D. 另煎
E. 包煎
5. [单选题]产生起昙现象的原因为
A. 含聚氧乙烯基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聚氧乙烯助溶作用
B. 含聚氧乙烯基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聚氧乙烯与水分子形成的范德华力
C. 含聚氧乙烯基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聚氧乙烯与水分子形成的氢键
D. 含聚氧乙烯基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聚氧乙烯与水分子形成的共轭双键
E. 含聚氧乙烯基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聚氧乙烯电荷作用
6. [单选题]五行中,具有"从革"特性的是
A. 木
B. 火
C. 土
D. 金
E. 水
7. [单选题]正气不足是发病的
A. 内在根据
B. 外在表现
C. 重要条件
D. 次要条件
E. 绝对因素
8. [单选题]对药品养护时库房温湿度的记录要求是
A. 每天上午一次
B. 每天上午两次
C. 每天上、下午定时各一次
D. 每天下午一次
E. 每天下午定时各两次
9. [单选题]理中丸的君药是
A. 人参
B. 甘草
C. 白术
D. 干姜
E. 生姜
10. [单选题]外用可攻毒杀虫、蚀疮祛腐,内服可截痰平喘、截疟的是
A. 蛇床子
B. 信石
C. 轻粉
D. 硫黄
E. 雄黄
1.正确答案 :C
2.正确答案 :B
解析:大黄具有类似输液治疗的血液稀释作用,通过药物的渗透压作用,调动机体的自身体液向血管内转移。从而达到解除微循环障碍,恢复组织和细胞正常代谢及正常血流供给的目的。而大黄的止血有效成分则主要是d-儿茶素和没食子酸,有学者经过实验证明,此两种单体能增加血小板的粘附和聚集功能,有利于血栓形成,而且可降低抗凝血酶三的活性,这些均有利于促进血液凝固。故此题应选B。
3.正确答案 :C
解析:知母抗炎作用:知母所含芒果苷有显著抗炎作用,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水肿及棉球肉芽肿有显著抑制作用。故此题应选C。
4.正确答案 :D
解析:羚羊角为贵重药材,入药为减少药物有效成分的损失宜另煎。故选D。
5.正确答案 :C
解析:对于一些聚氧乙烯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聚氧乙烯链与水之间的氢键断裂,聚氧乙烯链发生强烈脱水和收缩,使增溶空间减小,增溶能力下降,致使其在水中的溶解度急剧下降并析出,溶液由清变浊或分层,这一现象称为起昙。故此题应选C。
6.正确答案 :D
解析: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的运动。五行的特性:1.木的特性 古人称“木日曲直”。“曲直”是指树木的生长形态,为枝干曲直,向上向外周舒展。因而引申为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2.火的特性 古人称“火日炎上”。“炎上”是指火具有温热、上升的特性。因而引申为具有温热、升腾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3.土的特性 古人称“土爰稼穑”。“稼穑”是指土有播种和收获农作物的作用。因而引申为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故有“土为万物之母”之说。4.金的特性 古人称“金日从革”。“从革”是指“变革”的特性。引申为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5.水的特性 古人称“水日润下”。“润下”是指水具有滋润和向下的特性。引申为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水。
7.正确答案 :A
解析: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根据。
8.正确答案 :C
解析:药品养护人员应经常对药房、药库进行巡查。每日应上、下午各一次定时对库房的温、湿度进行记录。温、湿度超出规定范围 应及时采取调控措施 并予以记录。
9.正确答案 :D
解析:本方以干姜为君,大辛大热,归经脾胃,温中祛寒,补益脾胃。
10.正确答案 :B
解析:信石:【功效】
外用蚀疮去腐,内服劫痰平喘.
【应用与配伍】
1.用于癣疮,瘰疬,牙疳,痔疮,溃疡腐肉不脱.该品外用有攻毒杀虫,蚀疮去腐作用.治疥癣恶疮,用砒石少许,研细末,米汤调涂患处;治瘰疬,以该品为末,合浓墨汁为丸,用针刺破患处贴之,至蚀尽为度,治牙疳,用去核大枣,包裹砒石,煅炭研末,外敷患处,治痔疮,配白矾、硼砂、雄黄等制成外用药,如枯痔散.
2.用于寒痰哮喘.该品辛大热,内服能祛寒劫痰平喘.可用于寒痰哮喘久治不愈之证.每与淡豆豉为丸服,如紫金丹.此外,该品还有截疟作用,现临床少用该品剧毒,内服宜慎用,须掌握好用法用量,不可持续服用,不能做酒剂服.孕妇忌服.外用也不宜过量,以防局部吸收中毒.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eoxr5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