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2025卫生高级职称(正高)考试宝典中医外科学高级职称(正高)模拟考试练习题(R8)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5-07-07   [手机版]    

2025卫生高级职称(正高)考试宝典中医外科学高级职称(正高)模拟考试练习题(R8)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5卫生高级职称(正高)考试宝典中医外科学高级职称(正高)模拟考试练习题(R8),更多中医外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单选题]太阳病头痛部位在

A. 头部前额
B. 头部巅顶
C. 头部两侧
D. 头部后项
E. 以上都不是


2. [多选题]风温内闭外脱的临床表现有:( )

A. 身热或身热骤退
B. 四肢厥冷,脉微细欲绝
C. 面色苍白,汗出淋漓
D. 汗多气短,脉细无力
E. 神志昏愦不语,倦卧


3. [多选题]阿托品可作为麻醉前用药是因为其有以下哪些作用

A. 减低胃肠道紧张度、过分蠕动和痉挛
B. 抑制腺体分泌
C. 阻止喉痉挛和支气管痉挛
D. 抑制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
E. 对抗麻醉性镇痛药的呼吸抑制


4. [多选题]结核好发于

A. 头面
B. 颈项
C. 胸腹
D. 腰背
E. 四肢


5. [多选题]以下皆循喉咙的经脉是

A. 心
B. 肝
C. 脾
D. 肺
E. 肾


6. [多选题]头目晕眩可见于哪些方证( )

A. 泽泻汤证
B. 五苓散证
C. 苓桂术甘汤证
D. 小半夏加茯苓汤证
E. 苓桂五味甘草汤证


7. [多选题]维护围手术期循环稳定的主要措施有

A. 维持循环血容量稳定
B. 维持机体的酸碱平衡
C. 维持适当的麻醉深度
D. 加强呼吸管理
E. 合理使用心血管活性药物


8. [多选题]温经汤的药物组成是( )

A. 吴茱萸、桂枝、甘草
B. 当归、川芎、白芍
C. 人参、丹皮、阿胶
D. 半夏生姜麦冬
E. 黄芪茯苓山药


9. [多选题]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述,"阳胜"可见( )

A. 身热
B. 烦闷
C. 喘粗
D. 齿干
E. 无汗


10. [单选题]据《灵枢·水胀》篇所述,肠蕈是因寒邪客于

A. 子门
B. 肠内
C. 肠外
D. 子宫门
E. 胸腔


11. [多选题]《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篇中当归芍药散的功效有( )

A. 暖宫安胎
B. 养血疏肝
C. 健脾利湿
D. 散饮止呕
E. 清热除湿


12. [多选题]以下那些情况可导致发黄( )

A. 无汗
B. 小便不利
C. 但头汗出,齐颈而还
D. 濈然汗出
E. 大便硬


13. [单选题]据《素问·五藏别论》内容,六腑的病理特点是

A. 多实
B. 多虚
C. 多寒
D. 多热
E. 多毒


14. [多选题]以下哪几种局麻药属于酰胺类

A. 普鲁卡因
B. 利多卡因
C. 丁卡因
D. 布比卡因
E. 罗哌卡因


15. [单选题]首先明确认识烂喉痧的医家是

A. 吴鞠通
B. 王孟英
C. 叶天士
D. 陈耕道
E. 张仲景


16. [单选题]患者素有喘疾,近日受寒后,微发热恶风寒,咳嗽气喘,微汗,舌淡苔白,脉浮缓弱。考虑给予

A. 桂枝汤
B. 小青龙汤
C. 桂枝麻黄各半汤
D.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E. 以上都不适宜


17. [单选题]《素问·六微旨大论》中的"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说明了气的运动具有

A. 代表性
B. 对立性
C. 普遍性
D. 特殊性
E. 相关性


18. [单选题]"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下列哪种解释最全面

A. 口苦、咽干、目眩中的一证
B. 少阳主证中的一部分证侯
C. 小柴胡汤或然证中的-证
D. 往来寒热一证
E. 必见往来寒热一证


19. [多选题]下列各项,属系统性红蝴蝶疮临床表现的是( )

A. 80%患者出现对称性皮损
B. 患部对日光不敏感,春夏减轻
C. 发生在指甲周围皮肤及甲下者,可有出血性紫红色斑片
D. 严重者,可有全身泛发性多形性红斑
E. 手部遇冷可出现雷诺氏现象


20. [多选题]临床上放射治疗应用的放射线包括

A. X线
B. 7线
C. 紫外线
D. α射线
E. β射线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ep07lg.html
  • 下一篇:卫生正高考试宝典中医外科高级职称(正高)真题详细解析(R8) 以下病变属于结核的是"漏"所包含的病理改变是肉瘤的特点是太阳蓄水与蓄血证的鉴别要点是。据《灵枢·百病始生》,病机为男子“天癸”产生的年岁在《素问·经脉别论》认为"食气入胃"后,治宜症见身热不解,胸腹灼热,便溏不爽
  •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sbd.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