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肾内科医学正高模拟考试试题(W7),更多肾内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肾内科医学正高模拟考试试题(W7),更多肾内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左心房肥大的心电图诊断包括
  A. P波峰距<0.04s 
  B. P波顶峰有明显切迹或双峰,峰距>0.04s 
  C. P波时限>0.12s 
  D. P波电压>0.25mV 
  E. V1Ptf<0.04mm·s 
 
2. [多选题]Ⅱ度Ⅰ型窦房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表现是
  A. P-P间距逐渐缩短至脱漏 
  B. 间歇后的P-P时间小于两个短的P-P间距 
  C. 间歇后的P-P时间大于两个短的P-P间距 
  D. 间歇后的P-P间距大于间歇前的P-P间距 
  E. P-P间距逐渐延长至QRS脱漏 
 
3. [单选题]虚证胁痛的治疗不宜采用( )
  A. 清肝 
  B. 疏肝 
  C. 养肝 
  D. 温肾 
  E. 活血通络 
 
4. [单选题]温经汤主要适用于( )
  A. 寒滞冲任型月经后期 
  B. 阳虚寒凝型月经后期 
  C. 肾精亏虚型月经后期 
  D. 肝郁气滞型月经后期 
  E. 痰湿阻滞型月经后期 
 
5. [多选题]关于管型,哪项正确
  A. 粗大上皮细胞管型——急性肾衰竭 
  B. 蜡样管型——慢性肾衰竭 
  C. 红细胞管型——肾盂肾炎 
  D. 脂肪管型——肾病综合征 
  E. 白细胞管型——肾盂肾炎 
 
6. [单选题]七情内伤致病,首先损伤的脏是( )
  A. 肝 
  B. 心 
  C. 脾 
  D. 肺 
  E. 肾 
 
7. [单选题]内伤咳嗽的主要病理因素为( )
  A. 火 
  B. 湿 
  C. 痰 
  D. 痰与火 
  E. 气虚 
 
8. [多选题]窦性心律的心电图诊断包括
  A. P波形态正常,P波方向在Ⅱ、aVF直立,aVR倒置 
  B. P-P频率40~150/min常为60~100/min 
  C. 同导联P-P差额<0.16s或0.12s 
  D. P-R间期<0.12s 
  E. P-P频率60~100/min 
 
9. [多选题]肝炎病毒中,核酸为DNA的有
  A. HAV 
  B. HIV 
  C. HCV 
  D. HEV 
  E. HBV 
 
10. [单选题]"头为诸阳之会"是由于( )
  A. 头居上部,且有阳经分布 
  B. 同名的手足三阳经均在头面部交接 
  C. 有"阳脉之海"之称的督脉上行于脑 
  D. 与阴经相表里的阳经输送气血于脑 
  E. 头为五脏六腑精气会聚之所 
 
11. [单选题]具有退虚热功效的药物是( )
  A. 黄连 
  B. 黄柏 
  C. 黄芩 
  D. 栀子 
  E. 龙胆 
 
12. [多选题]四君子汤的药物组成是( )
  A. 人参 
  B. 白术 
  C. 甘草 
  D. 茯苓 
  E. 大枣 
 
13. [多选题]关于慢性肾盂肾炎,哪项是正确的
  A. 可反复急性发作 
  B. 可有高血压 
  C. 可有低热 
  D. 尿路刺激症状可不明显 
  E. 肾小管功能正常 
 
14. [单选题]痰浊中阻型眩晕的证候特点是( )
  A. 眩晕,头重如裹 
  B. 眩晕,头重如蒙 
  C. 眩晕,耳鸣,头痛且胀 
  D. 眩晕,动则加剧 
  E. 眩晕,耳鸣,有空虚感 
 
15. [单选题]咯血的病变部位在( )
  A. 心 
  B. 肝 
  C. 脾 
  D. 肺 
  E. 肾 
 
16. [单选题]五苓散的君药是( )
  A. 桂枝 
  B. 茯苓 
  C. 泽泻 
  D. 白术 
  E. 猪苓 
 
17. [多选题]动脉栓塞有哪些临床表现
  A. 患侧剧烈腰痛 
  B. 有蛋白尿和血尿 
  C. 有肋脊角叩痛 
  D. 出现低血压 
  E. 患者出现贫血症状 
 
18. [多选题]对肝源性低血糖描述,正确的是
  A. 服糖后2h血糖可降至正常 
  B. 服糖后2h血糖不能降至正常 
  C. 尿糖不会出现阳性 
  D. 空腹血糖低于正常 
  E. 服糖后血糖峰值提前出现并超过正常 
 
19. [多选题]慢性肾衰竭出血倾向的原因有
  A. 蛋白C活性减少 
  B. 血小板功能异常 
  C. 血小板-血管相互作用障碍 
  D. 应用肝素 
  E. 抗血小板抗体 
 
20. [单选题]下列不属四君子汤组成的药物是( )
  A. 人参 
  B. 炙甘草 
  C. 黄芪 
  D. 白术 
  E. 茯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