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2024医学中级职称考试宝典中医眼科学中级考试模拟试题(X1)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8-28   [手机版]    

2024医学中级职称考试宝典中医眼科学中级考试模拟试题(X1)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医学中级职称考试宝典中医眼科学中级考试模拟试题(X1),更多中医眼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草果的功效是

A. 温中燥湿,除痰截疟
B. 芳香化湿,和中止呕
C. 芳香化湿,健脾和胃
D. 化湿行气,温脾止泻
E. 燥湿健脾,温胃止呕


2. [单选题]最早提出七种经典的心身疾病的是

A. 邓巴
B. 罗森曼
C. 弗里德曼
D. 亚历山大
E. 弗洛伊德


3. [单选题]我国古代最杰出的医德经典是

A.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B. 孙思邈的《大医精诚》
C. 陈实功的《五戒十要》
D. 肖纲的《劝医论》
E. 李梃的《医学入门》


4. [单选题]真人养脏汤的功用是

A. 温中祛寒,补益脾胃
B. 温中补虚,降逆止呕
C. 益气健脾,缓急止痛
D. 温补脾肾,涩肠止泻
E. 涩肠固脱,温补脾肾


5. [单选题]既能行气止痛,又能温肾散寒的药物是

A. 青木香
B. 沉香
C. 川楝子
D. 檀香
E. 乌药


6. [单选题]“虚”的病机概念,主要是指

A. 卫气不固
B. 正气虚损
C. 脏腑功能低下
D. 气血生化不足
E. 气化无力


7. [单选题]中医学“治未病”的思想,最早见于

A. 《内经》
B. 《难经》
C. 《伤寒论》
D. 《金匮要略》
E. 《诸病源候论》


8. [单选题]目前我国流脑流行的主要菌群是

A. A群R
B. B群和C群
C. D群
D. X群和Y群
E. Z群


9. [单选题]《金匮要略》所论虚劳病,是指

A. 慢性疾病
B. 慢性衰弱疾病
C. 肺痨病
D. 一切虚证的概括
E. 阳气亏虚


10. [单选题]以下项目中不属实热证的舌象为

A. 舌鲜红起芒刺
B. 苔黄厚干
C. 舌质粗糙
D. 舌淡有齿痕
E. 苔黑燥裂


11. [单选题]《灵枢·百病始生》篇认为积著于肠胃之募原,其症状表现为

A. 饱食则安,饥则痛
B. 饥饿则安
C. 饱则积见
D. 饥则积不见
E. 饱则积不见


12. [单选题]桂苓甘露饮的功用是

A. 清暑益气,养阴生津
B. 清暑益气,除湿健脾
C. 清暑解热,化气利湿
D. 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E. 祛暑化湿,健脾和胃


13. [单选题]止嗽散的功用是

A. 宣肺解表,止咳平喘
B. 宣肺利气,疏风止咳
C. 宣肺化痰,止嗽定喘
D. 疏风清热,止咳化痰
E. 宣降肺气,化痰止嗽


14. [单选题]少阳病是外感热病过程中,由表入里,由寒转热的中间过渡阶段,其病既不同于太阳之表寒,又不同于阳明之里热,其病属于

A. 表寒里热
B. 表里俱热
C. 表里俱寒
D. 热郁表里之间
E. 表热里寒


15. [单选题]当事人对追究的行政责任不服,可以依法向上一级行政机关提出

A. 不执行行政处理
B. 申请行政复议
C. 对行政处理拖延
D. 要求协商处理
E. 申请民事诉讼


16. [单选题]下列哪一种病邪致病,可表现为周身困重,四肢倦怠

A. 寒邪
B. 暑邪
C. 湿邪
D. 瘀血
E. 风邪


17. [单选题]下列何药不是生化汤的组成药物

A. 桂枝
B. 川芎
C. 桃仁
D. 全当归
E. 炙甘草


18. [单选题]从组成药物来看,小建中汤即桂枝汤

A. 去芍药倍甘草
B. 去芍药加饴糖
C. 倍芍药加饴糖
D. 倍甘草加饴糖
E. 倍甘草与芍药


19. [单选题]既能够治疗目赤翳障,又能够治疗皮肤湿疮的药物为

A. 滑石
B. 硼砂
C. 雄黄
D. 炉甘石
E. 砒石


20. [单选题]主治阴暑证的方剂是

A. 杏苏散
B. 桑杏汤
C. 参苏饮
D. 香薷散
E. 益元散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ep5vy0.html
  • 下一篇:卫生中级职称考试宝典中医眼科学主治医师冲刺密卷专家解析(X1) 症见吐已下断,身重而痛,发热体倦,清肺化痰 祛风除湿,温肾壮阳 去腐蚀疮,收湿止痒敛疮#阴精之本 封藏之本# 阳气之本 先天之本 罢极之本少气 呃逆 夺气 噫气 太息#健脾和胃,消食止泻# 健脾消痞 消痞除满,健脾和胃 消食
  • 在线题库
    考试专栏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sbd.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