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副高级卫生考试宝典中医耳鼻咽喉科医学职称副高历年考试真题及答案(X5),更多中医耳鼻咽喉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副高级卫生考试宝典中医耳鼻咽喉科医学职称副高历年考试真题及答案(X5),更多中医耳鼻咽喉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太阳阳明证的主方是
  A. 大承气汤 
  B. 调胃承气汤 
  C. 白虎汤 
  D. 麻子仁丸 
  E. 小承气汤 
 
2. [单选题]呕吐病人服药的方法应是
  A. 饭前服 
  B. 饭后服 
  C. 小量频服 
  D. 睡前服 
  E. 清晨服 
 
3. [多选题]鼻渊有以下哪些别称
  A. 脑漏 
  B. 脑泻 
  C. 鼻痈 
  D. 脑痈 
  E. 脑崩 
 
4. [单选题]既能祛风湿,又能补肝肾,强筋骨,还能利水消肿的药物是( )
  A. 薏苡仁 
  B. 桑寄生 
  C. 五加皮 
  D. 大腹皮 
  E. 桑白皮 
 
5. [单选题]患者发热恶寒,身体疼痛,不汗出,烦躁,舌质红,苔白,脉浮紧,宜用
  A. 麻黄汤 
  B. 桂枝汤 
  C. 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 
  D. 大青龙汤 
  E. 以上均不可用 
 
6. [单选题]既能润肺止咳,又能润肠通便的药物是
  A. 郁李仁 
  B. 薏苡仁 
  C. 松子仁 
  D. 火麻仁 
  E. 酸枣仁 
 
7. [单选题]能利尿通淋,清热解暑,收湿敛疮的药是
  A. 滑石 
  B. 车前子 
  C. 石膏 
  D. 煅石膏 
  E. 蒲公英 
 
8. [单选题]镇肝息风汤中配伍生麦芽的主要用意是
  A. 疏肝理气 
  B. 健脾化滞 
  C. 消食和中 
  D. 清泄肝热 
  E. 疏肝和胃 
 
9. [多选题]以下哪几项为耳胀耳闭之外治方法
  A. 咽鼓管吹张 
  B. 1%麻黄素滴鼻 
  C. 5%链霉素滴鼻 
  D. 2.5%氯霉素滴耳 
  E. 鼓膜穿刺抽液 
 
10. [单选题]霍乱阳忘阴竭,症见吐已下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当用下列何方主之
  A. 四逆汤 
  B. 通脉四逆汤 
  C. 白通汤 
  D. 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 
  E. 白通加猪胆汁汤 
 
11. [单选题]保持喉气管通畅至关重要的是
  A. 甲状软骨 
  B. 环状软骨 
  C. 会厌软骨 
  D. 杓状软骨 
  E. 舌骨 
 
12. [单选题]妊娠腹痛的治疗原则,以调理气血为主,佐以
  A. 清热安胎 
  B. 补肾安胎 
  C. 养血安胎 
  D. 调肝安胎 
  E. 健脾安胎 
 
13. [单选题]《百病始生》认为清湿之邪容易侵犯的人体部位是
  A. 上 
  B. 下 
  C. 左 
  D. 右 
  E. 清窍 
 
14. [单选题]凡十一脏皆取决于
  A. 肺 
  B. 心 
  C. 肾 
  D. 肝 
  E. 胆 
 
15. [单选题]川贝母与浙贝母药区别正确的是为
  A. 川贝母质优效佳,浙贝母质次效逊 
  B. 川贝母能润肺化痰,浙贝母能利气散结 
  C. 川贝母甘润,宜于肺燥咳嗽;浙贝母苦泄,宜于痰热咳嗽 
  D. 川贝母益气润肺,浙贝母化痰散结 
  E. 川贝母清热化痰,浙贝母润燥化痰 
 
16. [多选题]《素问·厥论》所言热厥的病因病机有
  A. 酗酒无度 
  B. 入房太甚伤肾 
  C. 阴虚阳亢 
  D. 气血不足 
  E. 肾阴亏虚 
 
17. [单选题]李某,女,38岁。下腹疼痛,不能入睡,已十余天,经静脉滴注先锋霉素加替硝唑连续7天无效,带下量多,色淡黄,无异味,伴恶心呕吐,纳呆,寐欠安,尿频,大便正常。平素月经周期基本规则,经量正常,经色鲜红,无血块,末次月经5月11日。生育史1-0-3-1,放置宫内节育环。B超检查无明显异常。发热,手足冷,舌苔白腻,脉紧弦。首选方剂为
  A. 温中汤 
  B. 大黄附子汤 
  C. 黄芪建中汤 
  D. 理中丸 
  E. 小建中汤 
 
18. [单选题]《至真要大论》"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是指
  A. 清热 
  B. 散寒 
  C. 养阴 
  D. 补阳 
  E. 以上均不是 
 
19. [单选题]患者,男,35岁。平素易怒,现目赤头痛,大便带血。首选的药物是
  A. 侧柏叶 
  B. 大蓟 
  C. 槐花 
  D. 地榆 
  E. 蒲黄 
 
20. [单选题]下列各项,不属妊娠慎用药物的是
  A. 牛膝 
  B. 白术 
  C. 大黄 
  D. 红花 
  E. 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