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宝典2024中医妇科医学中级资格全真考试试题(Q5),更多中医妇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宝典2024中医妇科医学中级资格全真考试试题(Q5),更多中医妇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触按疮疡局部,肿处烙手而压痛者,病属
  A. 实寒证 
  B. 实热证 
  C. 虚寒证 
  D. 虚热证 
  E. 气血虚证 
 
2. [单选题]属于配伍禁忌的是
  A. 人参与藜芦 
  B. 人参与海藻 
  C. 人参与大戟 
  D. 人参与莱菔子 
  E. 人参与五倍子 
 
3. [单选题]健脾丸的功用是
  A. 健脾和胃,消食止泻 
  B. 健脾消痞 
  C. 消痞除满,健脾和胃 
  D. 消食和胃 
  E. 分消酒食,理气健脾 
 
4. [单选题]无排卵型功血没有下列子宫内膜改变( )。
  A. 行经期子宫内膜 
  B. 分泌期子宫内膜 
  C. 子宫内膜增生过长 
  D. 子宫内膜囊腺型增生过长 
  E. 子宫内膜腺瘤样增生过长 
 
5. [单选题]既可镇惊安神,又可利尿通淋的药物是
  A. 朱砂 
  B. 琥珀 
  C. 龙骨 
  D. 柏子仁 
  E. 远志 
 
6. [单选题]产后小腹隐隐作痛而软,喜按,恶露少而色淡,头晕耳鸣,大便干燥,舌淡苔薄,脉虚细,宜用下列何方( )。
  A. 生化汤 
  B. 当归生姜羊肉汤 
  C. 枳实芍药散 
  D. 肠宁汤 
  E. 以上都不是 
 
7. [单选题]清代《傅青主女科》认为恶阻的病因是
  A. 肝血太燥 
  B. 气血虚弱 
  C. 肾气不足 
  D. 脾肾两虚 
  E. 感受风寒 
 
8. [单选题]下列各项,与"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有关的方剂是
  A. 大补阴丸 
  B. 六味地黄丸 
  C. 地黄饮子 
  D. 龟鹿二仙胶 
  E. 肾气丸 
 
9. [单选题]治疗妇科外阴、阴道炎症不常用的外治法是
  A. 外阴熏法 
  B. 阴道冲洗 
  C. 阴道纳药 
  D. 肛门导入 
  E. 外敷 
 
10. [单选题]据《素问·评热病论》,风厥的治疗应“表里刺之”,其中“里”是指
  A. 五脏 
  B. 阴分 
  C. 少阴 
  D. 厥阴 
  E. 太阴 
 
11. [单选题]炉甘石的功效是
  A. 清热解毒,清肺化痰 
  B. 祛风除湿,通络止痛 
  C. 杀虫止痒,温肾壮阳 
  D. 去腐蚀疮,收敛生肌 
  E. 明目去翳,收湿止痒敛疮 
 
12. [单选题]建立医患关系的原则是
  A. 疾病性质和病人年龄 
  B. 疾病性质和病人的人格特质 
  C. 疾病病程和病人的经济状况 
  D. 病人的文化程度和情绪反应 
  E. 病人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 
 
13. [单选题]草果的功效是
  A. 温中燥湿,除痰截疟 
  B. 芳香化湿,和中止呕 
  C. 芳香化湿,健脾和胃 
  D. 化湿行气,温脾止泻 
  E. 燥湿健脾,温胃止呕 
 
14. [单选题]《伤寒论》所讨论的霍乱当属
  A. 干霍乱 
  B. 湿霍乱 
  C. 热霍乱 
  D. 寒霍乱 
  E. 以上都不是 
 
15. [单选题]手术治疗中一般病人知情权不包括
  A. 有权自主选择 
  B. 有同意的合法权力 
  C. 有明确决定的理解力 
  D. 有家属代为决定的权力 
  E. 有做出决定的认知力 
 
16. [单选题]有利于预防妊娠恶阻的措施是( )。
  A. 多吃肥腻甘甜的食物 
  B. 保持心情愉快 
  C. 饭后便睡卧 
  D. 尽量每餐多进食 
  E. 不去户外运动 
 
17. [单选题]肝肾阴虚型经行乳房胀痛的主症,应除外哪一项?( )
  A. 经前两乳作胀 
  B. 两目干涩 
  C. 五心烦热 
  D. 腰膝酸软 
  E. 口苦咽干 
 
18. [单选题]在《素问·脉要精微论》中,精明之府是指
  A. 目 
  B. 耳 
  C. 头 
  D. 髓 
  E. 心 
 
19.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属于月经病
  A. 月经周期如常,经血量超过100ml 
  B. 月经提前来潮,经量多,经期如常 
  C. 月经已错后10余天未行,晨起头晕,择食呕恶,脉滑利 
  D. 经行腹痛,温按痛减,经血量少色淡 
  E. 经前乳房胀痛 
 
20. [单选题]少阴病中出现“自利而渴”的机理是
  A. 少阴下利,阴津受伤 
  B. 少阴热化,伤津耗液 
  C. 少阴病阴阳俱虚,阴津不足 
  D. 寒侵少阴,真阳受困,津不上承 
  E. 少阴阳虚,水气内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