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正高)高级卫生资格考试宝典2024疾病控制卫生正高高级职称职称晋升考试试题(@8),更多疾病控制(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正高)高级卫生资格考试宝典2024疾病控制卫生正高高级职称职称晋升考试试题(@8),更多疾病控制(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队列研究的优点包括
  A. 对较多的人进行较长时间的随访 
  B. 资料可靠,回忆偏倚较小 
  C. 可以直接获得暴露组和对照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 
  D. 因果时间顺序明确,检验病因假说的能力较强 
  E. 可以分析一种暴露与多种疾病的关系 
 
2. [单选题]"一夫法"是指( )
  A. 手指同身寸 
  B. 中指同身寸 
  C. 拇指同身寸 
  D. 横指同身寸 
  E. 以上都不是 
 
3. [单选题]温脾汤的主治是( )
  A. 寒积便秘 
  B. 脾胃虚弱 
  C. 脾阳不足,寒积便秘 
  D. 脾阳不足 
  E. 脾虚湿盛 
 
4. [单选题]外感病如见舌绛有苔,多提示( )
  A. 气分热盛 
  B. 上焦湿热 
  C. 阴虚火旺 
  D. 胃肠热甚 
  E. 热入营血 
 
5. [多选题]经粪-口途径传染的肝炎病毒是
  A. 甲型 
  B. 丙型 
  C. 戊型 
  D. 乙型 
  E. 丁型 
 
6. [多选题]生地黄的主治病证是( )
  A. 温热病热入营分 
  B. 血热妄行出血证 
  C. 热病伤阴,口干口渴 
  D. 消渴证 
  E. 热伤阴液,肠燥便秘 
 
7. [多选题]肝性脑病产生机制有
  A. 血氨的储积 
  B. 支链氨基酸傍香氨基酸比例失调 
  C. 假性神经递质学说 
  D. 肠道呈酸性环境 
  E. 肠道呈碱性环境 
 
8. [多选题]对伤寒患者的标本进行微生物学检查应该是在
  A. 发病1~2周取血增菌后进行分离培养 
  B. 发病1~3周取骨髓液增菌后进行分离培养 
  C. 发病2~3周取粪便进行分离培养 
  D. 发病2周取血做第一次肥达反应 
  E. 间隔1周取血做第二次肥达反应 
 
9. [多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采取紧急措施的条件有3个,必须同时具备
  A. 传染病暴发、流行,而不是处于一般发病水平 
  B. 不采取紧急措施不足以控制疫情 
  C. 县级政府必须报经上一级政府决定 
  D. 县级医疗机构决定 
  E. 县级疾病控制机构决定 
 
10. [多选题]有补体参与的反应是
  A. 凝集反应 
  B. 介导各种生物学效应 
  C. 中和反应 
  D. 细胞溶解反应 
  E. 沉淀反应 
 
11. [多选题]一级预防的措施包括
  A. 贯彻卫生立法,开展卫生监督 
  B. 降低危害,促进安全行为 
  C. 健康教育和自我保健 
  D. 环境保护和劳动保护 
  E. 定期健康检查 
 
12. [多选题]不寐临床上可表现为( )
  A. 入睡困难 
  B. 寐而不酣 
  C. 时寐时醒 
  D. 醒后不能再寐 
  E. 彻夜不寐 
 
13. [多选题]关于现况调查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整群抽样调查对于总体是抽查 
  B. 普查结果绝对比抽查可靠 
  C. 当样本量接近总体时宜用普查 
  D. 抽样调查的基本要求是抽样必须随机化,样本足够大 
  E. 抽查比普查更容易设计 
 
14. [多选题]下列病理状态不属于"相侮"的是( )
  A. 肝火犯肺 
  B. 肝气犯胃 
  C. 肝脾不和 
  D. 肺脾气虚 
  E. 土侮木 
 
15. [单选题]适用"急则治标"治则的情况的是( )
  A. 阴虚咳嗽 
  B. 持续低热 
  C. 大小便不通 
  D. 慢性胃痛 
  E. 下肢水肿 
 
16. [多选题]心悸病证中常见脉象有( )
  A. 细数脉 
  B. 弱脉 
  C. 结代脉 
  D. 涩脉 
  E. 沉脉 
 
17. [单选题]外感咳嗽的病机为( )
  A. 邪实正虚 
  B. 邪实正不虚 
  C. 邪实 
  D. 正虚 
  E. 邪不实正不虚 
 
18. [多选题]一般来说,需要终末消毒的传染病有
  A. 霍乱 
  B. 麻疹 
  C. 流感 
  D. 伤寒 
  E. 痢疾 
 
19. [单选题]治疗血淋的常用方剂是( )
  A. 八正散 
  B. 小蓟饮子 
  C. 五苓散 
  D. 茵陈蒿汤 
  E. 三仁汤 
 
20. [多选题]面黄主病有( )
  A. 脾虚 
  B. 湿 
  C. 热证 
  D. 痛证 
  E. 寒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