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级卫生职称考试宝典2024中西医结合外科医学中级职称在线题库实战练习(D2),更多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患者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每逢阴雨天加重,舌质红,苔薄白,脉弦,应选用
A. 桂枝附子汤
B. 白术附子汤
C. 甘草附子汤
D. 乌头赤石脂丸
E. 桂枝芍药知母汤
2. [单选题]下列因素与二氧化碳气腹引起高碳酸血症和酸碱平衡紊乱有关的是( )。
A. 气腹压的作用
B. 二氧化碳经腹膜吸收入血
C. 二氧化碳蓄积作用
D. 手术时间长
E. 以上都是
3. [单选题]视物昏暗不明、模糊不清,是因
A. 肝火上炎
B. 风痰上蒙
C. 肝阳化风
D. 肝肾亏虚
E. 气虚
4. [单选题]不属于复合感觉的是
A. 两点辨别觉
B. 皮肤定位觉
C. 位置觉
D. 形体觉
E. 体表图形觉
5. [单选题]患者,男,45岁。便秘,疼痛,肛周肿胀,肛周有暗紫色椭圆形肿块突起。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 息肉脱出
B. 内痔
C. 内痔脱出
D. 血栓性外痔
E. 结缔组织外痔
6. [单选题]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是
A. 有传染性、季节性、免疫性和病原体
B. 有传染性、病原体、免疫性和流行性
C. 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和病原体
D. 有传染性、免疫性、地方性和病原体
E. 有传染性、流行性、地方性和免疫性
7. [单选题]古人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旨在强调( )。
A. 春夏重在保养阳气
B. 秋冬重在保养阴气
C. 保养阳气的重要性
D. 保养阴气的重要性
E. 调养四时阴阳的重要性
8. [单选题]关于临床科研试验道德要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临床科研设计要建立在坚实的业务知识和统计学知识的基础上
B. 要坚持以科学的方法为指导,使之具有严格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C. 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试验步骤和操作规程进行试验,切实完成试验的数量和质量
D. 客观分析综合试验所得的各种数据,既不能主观臆造,也不可任意去除试验中的任何阴性反应
E. 试验失败或不符合要求时应该重做,但可将其作为分析依据
9. [单选题]下列表现属于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热期的有( )。
A. 发热、乏力、食欲不振
B. 面、颈、胸、球结膜充血
C. 出血倾向
D. 肾损害
E. 以上均是
10. [单选题]关于清创术中的原则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 )
A. 外伤的创口,和平时期,在6~8小时之内清创的可一期缝合
B. 外伤的创口,和平时期,在8~12小时之内清创的可一期缝合
C. 外伤的创口,战争时期,清创后一般不做一期缝合
D. 外伤的创口,战争时期,在8~12小时之后清创的不可一期缝合
E. 污染严重的创口,清创后一般不做一期缝合
11. [单选题]胃癌的癌前期状态不包括( )。
A. 胃息肉
B. 胃平滑肌瘤
C. 慢性萎缩性胃炎
D. 胃酸缺乏症
E. 恶性贫血者
12. [单选题]久病患者面黄肌瘦,气短懒言,腹满纳呆,不思饮食,肌肤甲错,两目黯黑,舌暗红少苔,脉沉而涩,治当选用
A. 薯蓣丸
B. 黄芪建中汤
C. 小建中汤
D. 大黄廑虫丸
E.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13. [单选题]《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是什么时间公布执行的:
A. 2010年1月7日
B. 2012年1月7日
C. 2012年6月26日
D. 2012年8月27日
E. 2012年10月20日
14. [单选题]关于乳房查体,下列正确的是( )。
A. 乳头溢液为无色液,是乳房囊性增生病
B. 乳房内结节大小不等,坚韧,轻压痛是乳管内乳头状瘤
C. 乳房内实质性肿块,生长快,轻刺痛,活动差是乳房纤维腺瘤
D. 皮肤“桔皮样”改变是乳癌重要体征之一
E. 以上均不是
15. [单选题]芤脉的脉象特征是
A. 中空外坚
B. 按之空虚
C. 浮大中空
D. 重按稍减不空
E. 轻取不应
16. [单选题]下列不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禁忌证的是( )。
A. 胆囊颈结石嵌顿,胆囊肿大
B. 高度怀疑胆囊癌
C. 伴严重腹腔内感染
D. 重度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
E. 6个月以上妊娠
17. [单选题]下列除哪项外,均是心身疾病的预防从个人角度来说应遵循的原则
A. 培养健全的人格
B. 锻炼应对能力,调节情绪
C. 储备社会支持力量
D.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E. 锻炼良好的体格
18. [单选题]关于胸痛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反流性食管炎呈灼痛
B. 心绞痛常呈压榨样痛
C. 急性心肌梗死疼痛剧烈伴濒死感
D. 肋骨病变呈酸痛
E. 带状疱疹呈阵发性灼痛
19. [单选题]外用解毒杀虫疗疮、内服补火助阳通便的药物是
A. 雄黄
B. 硫黄
C. 蛇床子
D. 白矾
E. 蟾酥
20. [单选题]据《灵枢·邪客》,与卫气有关的是
A. 出喉咙贯心脉
B. 注于脉化为血
C. 从足少阴之分间,行于五脏六腑
D. 内渗于骨空
E. 贯胃属脾络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