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正高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宝典精神病正高医学职称真题考情分析(D2),更多精神病学(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正高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宝典精神病正高医学职称真题考情分析(D2),更多精神病学(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肝主疏泄,主要表现在( )
  A. 通调水道 
  B. 调畅气机 
  C. 助脾运化 
  D. 条达情志 
  E. 调节生殖功能 
 
2. [多选题]下列三环类抗抑郁药治疗抑郁发作的描述哪些是对的 ( )
  A. 应从小剂量开始,有效治疗剂量为150~300mg/日 
  B. 一般用药后2~4周起效,急性期治疗6~8周 
  C. 若使用治疗量4~6周仍无明显疗效应考虑换药 
  D. 治疗有效的患者应用治疗量维持治疗6~8个月,以后再逐步减量 
  E. 最常见的副作用为肝脏毒性作用 
 
3. [单选题]痰疾多首选( )
  A. 中府 
  B. 尺泽 
  C. 丰隆 
  D. 梁门 
  E. 风门 
 
4. [单选题]麻子仁丸适用于便秘分型中的( )
  A. 气虚 
  B. 血虚 
  C. 阴虚 
  D. 热秘 
  E. 实秘 
 
5. [多选题]下述哪些情况可引起瞳孔缩小 ( )
  A. 一氧化碳中毒 
  B. 三环类抗抑郁药物中毒 
  C. 酒中毒 
  D. 海洛因过量 
  E. 有机磷农药中毒 
 
6. [多选题]关于继发性抑郁障碍的特点,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有明确的器质性疾病史 
  B. 既往曾有心境障碍的发作史 
  C. 可出现遗忘综合征及智能障碍 
  D. 心境障碍的症状随原发疾病的病情发展而波动 
  E. 可出现意识障碍 
 
7. [多选题]肝藏血的生理功能包括( )
  A. 贮藏血液 
  B. 调节血量 
  C. 防止出血 
  D. 生成血液 
  E. 推行血液 
 
8. [单选题]在头面部,分布于面部、额部的经脉是( )
  A. 阳明经 
  B. 太阳经 
  C. 少阳经 
  D. 厥阴经 
  E. 少阴经 
 
9. [多选题]重复经颅磁刺激的治疗参数包括
  A. 刺激频率 
  B. 刺激部位 
  C. 刺激时间 
  D. 刺激强度 
  E. 线圈温度 
 
10. [多选题]关于阿片类物质的吸收和代谢,下列正确的是
  A. 阿片类药物可分布到机体的所有组织 
  B. 阿片类药物大部分由肝代谢 
  C. 阿片类药物由肾排泄 
  D. 吗啡最容易透过血-脑脊液屏障 
  E. 不同的给药途径对阿片类药物的吸收没有明显影响 
 
11. [单选题]咯血的病变部位在( )
  A. 心 
  B. 肝 
  C. 脾 
  D. 肺 
  E. 肾 
 
12.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是喘证治疗原则的是( )
  A. 宣肺散寒 
  B. 健脾益气 
  C. 宣肺泄热 
  D. 补益肺气 
  E. 补肾纳气 
 
13. [多选题]属于理血剂的是( )
  A. 瓜蒌薤白白酒汤 
  B. 生化汤 
  C. 血府逐瘀汤 
  D. 桂枝茯苓丸 
  E. 补阳还五汤 
 
14. [单选题]取中府配肺俞治疗咳喘,属配穴法中的( )
  A. 表里配穴法 
  B. 远近配穴法 
  C. 上下配穴法 
  D. 左右配穴法 
  E. 前后配穴法 
 
15. [多选题]拔火罐时是用火力将罐内的气体排出,从而产生负压吸附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 )
  A. 投火法 
  B. 抽气法 
  C. 闪火法 
  D. 贴棉法 
  E. 水煮法 
 
16. [多选题]但热不寒可见于( )
  A. 表热证 
  B. 虚热证 
  C. 里实热证 
  D. 湿温病 
  E. 气分证 
 
17. [单选题]火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 )
  A. 为阳邪,具有升发向上的特性 
  B. 为阳邪,其性轻扬,可致腠理开泄 
  C. 为阳邪,性炎上 
  D. 为阳邪,多夹湿致病 
  E. 为阳邪,性炎热 
 
18. [单选题]以下选项中,不是心悸病因病机的是( )
  A. 心血瘀阻 
  B. 心血不足 
  C. 阴虚火旺 
  D. 心阳不振 
  E. 痰饮凝心 
 
19. [单选题]喘证的发病部位主要在( )
  A. 脾、肺 
  B. 心、肺 
  C. 肺、肾 
  D. 心、肝 
  E. 心、肾 
 
20. [单选题]旋覆花配伍赭石同用,可增强( )
  A. 消痰行水之功 
  B. 凉血止血之功 
  C. 平肝潜阳之功 
  D. 重镇安神之功 
  E. 降逆下气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