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肾内科(副高)专业考试试题(AI2),更多肾内科学(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多选题]中老年肾病综合征常见的病因为
A. 膜性肾病
B. 糖尿病肾病
C. 肾淀粉样变
D. 骨髓瘤性肾病
E. 过敏性紫癜肾炎
2. [单选题]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的特异性抗体是
A. 抗组蛋白抗体
B. 抗Sm抗体
C. 抗干燥综合征B抗原(SSB)抗体
D. 抗Scl-70抗体
E. 抗Jo-1抗体
3. [单选题]正常人尿蛋白含量为
A. 小于2g/天
B. 小于150mg/天
C. 小于1g/天
D. 大于150mg/天
E. 小于3.5g/天
4.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舌形改变的是( )
A. 老嫩
B. 胖瘦
C. 裂纹
D. 齿痕
E. 歪斜
5. [单选题]延缓肾功能进展错误的措施是
A. 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B. 适时使用RAS阻断剂
C. 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D. 多进食植物蛋白
E. 高质量、低蛋白饮食,足够热量,低盐
6. [单选题]cANCA阳性可见于
A. 显微镜下多血管炎
B. 多发性大动脉炎
C. 韦格纳肉芽肿
D. 多发性肌炎
E. 系统性红斑狼疮
7. [单选题]关于泌尿系统结核的诊断,叙述错误的是
A. 泌尿系统结核的膀胱刺激症状往往更为明显
B. 尿沉渣涂片找到抗酸杆菌提示泌尿系统结核
C. 尿细菌培养结核分枝杆菌阳性提示泌尿系统结核
D. 静脉肾盂造影发现肾实质虫蚀样缺损提示泌尿系统结核
E. 必须同时合并肾外结核才可诊断泌尿系统结核
8. [多选题]毫针刺法中常用的进针方法有( )
A. 夹持进针法
B. 指切进针法
C. 提捏进针法
D. 自然仰卧法
E. 舒张进针法
9. [单选题]急进性肾小球肾炎与急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特征相似之处是
A. 急性肾炎综合征
B. 肾功能急剧恶化
C. 贫血
D. 早期出现少尿性急性肾衰竭
E. 预后差
10. [多选题]月经先后无定期的病因病机要点包括( )
A. 肾虚不足,冲任不固
B. 阳虚无以温煦脏腑,气血生化乏源,冲任亏虚
C. 肝气郁滞,冲任失调
D. 脾气虚弱,血海不固
E. 痰湿壅滞冲任,气血不畅
11. [单选题]蛋白尿是指
A. 每日尿蛋白量持续超过150ml或尿蛋白/肌酐比率>200mg/g
B. 尿蛋白/肌酐比率在17~250mg/g
C. 尿蛋白/肌酐比率在25~355mg/g
D. 24h尿蛋白排泄在30~300mg/天
E. 每日尿蛋白持续超过100mg
12. [单选题]有关RA晨僵描述正确的是 ( )
A. 晨僵常为RA非常突出的临床表现
B. 出现晨僵的原因可能由于在睡眠或活动减少时,水肿液蓄积在炎性组织中的缘故
C. 随着肌肉的收缩、水肿液被淋巴管和小静脉所吸收,晨僵也随着缓解
D. 当RA病情缓解时,晨僵渐渐消失,它是评估RA活动的指标之一
E. 以上均是
13. [单选题]手部X线片显示中节指骨远端吸收变细,末节指骨近端凹陷扩大,指甲钙化,可能为
A. 类风湿关节炎
B. 强直性脊柱炎
C. 干燥综合征
D. 牛皮癣性关节炎
E. 骨关节病
14. [单选题]慢性肾盂肾炎抗生素长程抑菌治疗的常用方法 ( )
A. 常规剂量,使用半年以上
B. 常规剂量,使用1年以上
C. 正常一天剂量的1/2~1/3,每晚一次,连续3~6个月,必要时一年以上
D. 常规剂量的1/2~1/3,3/日,半年
E. 常规剂量的1/2~1/3,3/日,一年
15. [单选题]诊断肾盂肾炎的步骤中,下列哪项不在其中 ( )
A. 明确病人发病年龄
B. 明确是否达到尿路感染诊断标准。
C. 明确是上尿路感染还是下尿路感染
D. 明确是急性肾盂肾炎还是慢性肾盂肾炎
E. 与常见的易误诊的疾病相鉴别
16. [单选题]治疗中消应选用的处方是( )
A. 消渴方
B. 玉女煎
C. 沙参麦冬饮
D. 六味地黄丸
E. 肾气丸
17. [单选题]狼疮肾炎一般不表现为
A. 肾病综合征
B. 肾盂肾炎
C. 慢性肾炎综合征
D. 急进性肾炎
E. 慢性肾衰竭
18. [单选题]女性,34岁,持续性镜下血尿伴间断排尿不适3年,HGB120g/L,尿蛋白2g/24h,尿红细胞20~30个/HP,白细胞2~3个/HP,尿红细胞位相示:正常20%,异常80%,下一步最主要的检查是
A. 尿培养+B超
B. 抗感染3天后复查尿常规
C. 肾活检
D. CT扫描
E. 膀胱镜检查
19. [单选题]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最主要的病变特点是
A. 肾球囊壁层上皮细胞增生
B. 肾小球毛细血管壁纤维蛋白样坏死
C. 肾小球系膜细胞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
D. 肾小球毛细血管内血栓形成及基膜增厚
E. 肾小球内中性粒细胞浸润
20. [多选题]"水"性具有的特征包括( )
A. 受纳
B. 寒凉
C. 滋润
D. 向下
E. 静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