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正高医学高级职称考试宝典中医儿科正高医学高级职称考试历年真题(@3),更多中医儿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正高医学高级职称考试宝典中医儿科正高医学高级职称考试历年真题(@3),更多中医儿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肾气丸的药物组成是( )
  A. 干地黄、山茱萸 
  B. 茯苓、薯蓣 
  C. 党参、白术 
  D. 牡丹皮、泽泻 
  E. 附子、桂枝 
 
2. [多选题]新生儿访视的内容有
  A. 喂养与护理指导 
  B. 生后生活状态 
  C. 预防接种情况 
  D. 体重检测 
  E. 体格检查 
 
3. [多选题]肾病综合征对激素耐药时,可选择哪些治疗方法
  A. 泼尼松继续减量 
  B. 环孢霉素A 
  C. 环磷酰胺冲击治疗 
  D. 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 
  E.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4. [多选题]大柴胡汤证中"按之心下满痛者"一句阐明了哪些重要内容( )
  A. 明确了病变部位 
  B. 指出了主要临床表现 
  C. 指明了辨证要点 
  D. 明确了证型性质 
  E. 确定了治则治法 
 
5. [多选题]乌梅丸的药物组成是( )
  A. 乌梅、附子、桂枝、当归 
  B. 人参、干姜、白蜜 
  C. 黄连、黄柏 
  D. 黄芩 
  E. 细辛、蜀椒 
 
6. [多选题]川崎病临床证候有
  A. 邪入肺卫 
  B. 卫气同病 
  C. 气营两燔 
  D. 热入营血 
  E. 气阴两伤 
 
7. [多选题]风湿热的渗出性病理改变主要发生在
  A. 心脏 
  B. 关节 
  C. 腱鞘 
  D. 皮肤 
  E. 大脑 
 
8. [多选题]肺炎喘嗽包括西医学的
  A. 支气管炎 
  B. 支气管肺炎 
  C. 支气管扩张 
  D. 间质性肺炎 
  E.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9. [多选题]生理性体重下降须符合下列哪些条件
  A. 出生后1周内体重下降3%~9% 
  B. 必须为顺产婴儿 
  C. 出生后10d内恢复至出生体重 
  D. 均为人乳喂养儿 
  E. 以上都不是 
 
10. [多选题]“病常自汗出者”的病机是( )
  A. 荣气和 
  B. 卫不谐 
  C. 卫气不与荣气谐和 
  D. 卫气谐 
  E. 荣不谐 
 
11. [多选题]谵语与郑声的区别是( )
  A. 前者声高气粗,后者声低息微 
  B. 前者胡言乱语,后者语言重复 
  C. 前者多属实证,后者属虚证 
  D. 前者为热证,后者为寒证 
  E. 前者多由邪热亢盛、扰乱心神,后者多由精气虚衰、心神无主 
 
12. [多选题]麻疹按其不同阶段采取哪三个大法
  A. 透发 
  B. 养阴 
  C. 清热 
  D. 解毒 
  E. 益气 
 
13. [多选题]大半夏汤是治疗胃反的主方之一,其功用是( )
  A. 和胃降逆 
  B. 补虚润燥 
  C. 通利二便 
  D. 健脾化湿 
  E. 降逆平喘 
 
14. [多选题]《金匮要略》治疗痰饮的苓桂术甘汤的主证包括( )
  A. 胸胁支满 
  B. 目眩 
  C. 吐涎沫 
  D. 心下悸动 
  E. 小便不利 
 
15. [多选题]关于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关节型临床表现哪几项不正确
  A. 主要侵犯大关节 
  B. 主要侵犯小关节 
  C. 主要侵犯全身所有关节 
  D. 主要侵犯除脊柱以外所有关节 
  E. 所有患儿都发生严重关节畸形 
 
16. [多选题]五迟、五软证心脾两虚型的主症有
  A. 语言迟钝 
  B. 精神呆滞 
  C. 智力低下 
  D. 天柱骨倒 
  E. 口角流涎 
 
17. [多选题]关于小儿脑发育和脊髓的发育,哪些是正确的
  A. 出生时脑重约370g 
  B. 7岁时已接近成人重量1500g 
  C. 3岁时神经细胞已基本分化完成 
  D. 5岁时神经纤维已完成髓鞘化 
  E. 8岁时神经细胞的发育已接近成人 
 
18. [多选题]根据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JRA)临床表现不同可分为
  A. 多关节炎型 
  B. 少关节炎型 
  C. 脊柱型 
  D. 全身型 
  E. 关节周围炎型 
 
19. [多选题]检查淋巴结时需特别注意以下哪些部位
  A. 颈部 
  B. 耳后 
  C. 枕部 
  D. 肘部 
  E. 腋窝、腹股沟 
 
20. [多选题]下列对太阴病所见脉象的解释,正确的有( )
  A. 脉弱是脾胃虚损,湿阻气滞 
  B. 脉阳微阴涩而长是阴血不足,阳气衰微 
  C. 脉浮是太阴兼表 
  D. 脉浮而缓是伤寒病情涉及太阴 
  E. 脉迟是肾阳虚衰,内有寒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