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副高职称考试宝典卫生管理高级职称(副高)历年考试真题及答案(C8),更多卫生管理(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为了尽量发现病人,在制订筛检诊断标准时,可以通过下列哪个途径( )
A. 提高灵敏度
B. 降低灵敏度
C. 提高特异度
D. 降低特异度
E. 提高可靠性
2. [单选题]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原则包括( )
A. 基本医疗保险的水平要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B. 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及其职工都要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实行属地管理
C. 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双方共同负担
D. 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
E. 以上均是
3. [多选题]关于医院感染,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 医院感染是指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B.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C. 特殊病原体的医院感染指发生甲类传染病的医院感染
D. 医源性感染是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
E. 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4. [多选题]血热妄行而致恶露不尽的主要证候不包括( )
A. 恶露过期不止,量多
B. 恶露色红,质稠,有臭味
C. 小腹疼痛,不喜揉按
D. 面色潮红
E. 恶露量少,色黯紫,有块
5. [单选题]下列特定穴中,常用于治疗本经循行部位及其所属脏腑急性病痛的是( )
A. 原穴
B. 背俞穴
C. 八会穴
D. 八脉交会穴
E. 郄穴
6. [单选题]在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中,已知性别与吸烟有关。不同性别发生肺癌的频率不同,在研究中对照组女性占80%,男性占20%,而病例组女性占20%,男性占80%,这可能会造成( )
A. 选择偏倚
B. 信息偏倚
C. 混杂偏倚
D. 错分偏倚
E. 观察偏倚
7. [单选题]李医生在为一胃癌病人手术时,发现腹腔内已有转移,肿瘤与周围组织粘连很严重,切除肿瘤已无意义,便关腹结束手术。事后发现,一把止血钳被落在病人腹内。此行为被认定为:三级医疗责任事故。李医生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是( )
A. 罚款
B. 责令暂停执业六个月
C. 注销注册
D. 赔偿患者损失
E. 追究刑事责任
8. [单选题]气阴两虚型胸痹宜选用( )
A. 四君子汤
B. 四物汤
C. 归脾汤
D. 六味地黄丸
E. 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
9. [单选题]首次提出“社会医学”一词的学者是( )
A. 德国学者魏尔啸
B. 美国医学家麦克英泰尔
C. 比利时医生维萨里
D. 法国医师盖林
E. 美国内科学教授恩格尔
10. [单选题]某社区糖尿病的发病率长期稳定,通过对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控制,减少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延长了患者寿命,由此可以预期的结果是( )
A. 糖尿病年患病率降低,年病死率降低
B. 糖尿病年患病率升高,年病死率升高
C. 糖尿病年患病率升高,年死亡率降低
D. 糖尿病年患病率降低,年死亡率降低
E. 糖尿病年患病率升高,年死亡率先降低后升高
11. [单选题]引起医源性感染的细菌最常见的传播途径是( )
A. 经空气传播
B. 经污染物传播
C. 共同媒介传播
D. 媒介昆虫传播
E. 经手直接传播
12. [单选题]以下哪些符合“经食物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
A. 以散发为主
B. 有周期性
C. 儿童多见
D. 有季节性
E. 发病者有共同的不洁饮食史,未食者不发病
13. [单选题]3岁儿童人幼儿园时体检发现HBsAg阳性,HBeAg阳性,抗HBc阳性,肝功能正常,最可能的诊断是( )
A. 无症状HBsAg携带者
B. 慢性乙型肝炎轻度
C. 慢性乙型肝炎中度
D. HBV既往感染
E. 急性无黄疸型乙型肝炎
14. [单选题]积滞的病因主要是( )
A. 脾运失健
B. 脾气虚弱
C. 脾胃虚寒
D. 乳食内积,损伤脾胃
E. 湿邪困脾,运化失司
15. [单选题]以下不属于传播六要素之一的是( )
A. 传播者
B. 信息
C. 媒介
D. 受传者
E. 时间
16. [单选题]社会制度影响健康的途径不包括
A. 通过分配制度
B. 通过对卫生政策的决定作用
C. 规范人的行为
D. 伦理道德
E. 社会规范
17. [单选题]以人时为单位计算的率称之为( )
A. 罹患率
B. 发病率
C. 累积发病率
D. 发病密度
E. 现患率
18. [单选题]情志异常可导致心悸、惊恐不安等症状,此种情志多为( )
A. 过度愤怒
B. 喜乐过度
C. 过度悲忧
D. 突然受惊
E. 思虑过度
19. [单选题]不寐的病位在( )
A. 肝
B. 心
C. 脾
D. 肺
E. 肾
20. [单选题]暑邪为病而见汗多,气短,乏力,这是由于( )
A. 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B. 暑应于心,易扰心神
C. 暑多夹湿,易困脾土
D. 暑性升散,耗气伤津
E. 暑为阳邪,化火伤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