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CT医师考试真题考情分析(F7),更多CT医师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业务能力考评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业务能力考评频道。
1. [单选题]先天性膈疝在以下各项中,哪种最常见:( )
A. 主动脉裂孔疝
B. 腔静脉裂孔疝
C. 食管裂孔疝
D. Bochdalek孔疝
E. Morgagni孔疝
2. [单选题]下面哪种疾病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最常见原发病( )。
A. 慢性支气管炎并发阻塞性肺气肿
B. 支气管哮喘
C. 肺结核
D. 胸廓畸形
E. 支气管扩张
3. [单选题]以下关于血管内碘对比剂副反应的论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 糖尿病患者使用对比剂副作用高于正常人
B. 对比剂可造成一过性低血钙
C. 减少使用对比剂的剂量可防止副反应
D. 使用非离子型对比剂可降低副反应的发生率
E. 对比剂的高渗透压是副反应发生的因素之一
4. [单选题]将X线束中的低能成分预吸收的措施是
A. 遮光筒
B. 滤过板
C. 遮线器
D. 滤线栅
E. 缩小照射野
5. [单选题]下列哪项有助于鉴别子宫肌瘤与子宫内膜癌( )。
A. 增强扫描的强化特征
B. 子宫外形和大小
C. 肿瘤轮廓和边缘
D. 肿块大小和密度
E. 以上都不是
6. [单选题]下列哪项是胃溃疡的典型X线征象( )。
A. 排空慢
B. 黏膜中断破坏
C. 充盈缺损
D. 龛影
E. 胃腔增大
7. [单选题]在肺癌的TNM分期中T1NxM0是指( )。
A. 肿瘤最大直径≤3cm,未见区域性淋巴结转移,无远离原发灶部位的转移
B. 肿瘤最大直径>3cm,未见区域性淋巴结转移,无远离原发灶部位的转移
C. 肿瘤最大直径≤3cm,未见区域性淋巴结转移,无脑的转移
D. 肿瘤最大直径≤3cm,区域性淋巴结不能评价,无远离原发灶部位的转移
E. 肿瘤最大直径≤2.5cm,区域性淋巴结不能评价,无远离原发灶部位的转移
8. [单选题]减轻或消除CT图像部分容积效应,可采用方法
A. 提高扫描矩阵
B. 较小扫描层厚
C. 骨算法重建
D. 提高扫描X线条件
E. 加大扫描层距
9. [单选题]下列描述与大量心包积液X线征象不符合的是( )。
A. 心脏普遍增大,心缘各弧消失
B. 心脏搏动减弱或消失
C. 肺淤血改变
D. 卧位透视时见心底阴影增宽
E. 心影大小短期内可明显改变
10. [单选题]对CT增强扫描原理和意义的论述错误的是
A. 对比剂使病变组织的密度、形态、大小、显示更为突出
B. 当两种组织对X线的吸收差加大时,图像对比增加
C. 不同的病变性质对对比剂吸收数量和分布不同
D. 不同的组织结构对对比剂吸收数量和分布不同
E. 增强扫描主要是增加组织间的天然对比
11. [单选题]下列关于矩阵的概念,哪一项是错误的
A. 表示一个横竖排列的数字阵列
B. 矩阵的大小表示单位面积内像素数目的多少
C. 矩阵大,提示像素小,图像分辨率
D. 矩阵大,提示像素大,图像分辨率高
E. 显示矩阵是指像素以三维图像的排列阵列
12. [单选题]肾错构瘤的影像学表现以下哪一项是正确的( )。
A. 肿瘤多无脂肪成分
B. 增强后病灶呈均匀一致性强化
C. 病灶边界不清
D. 血管造影多数患者可见不规则扭曲动脉瘤样扩张血管
E. 多不含钙化
13. [单选题]CT在膀胱癌诊断上的主要作用是
A. 区别肿瘤浸润膀胱壁的深度
B. 对膀胱癌各期的准确分型
C. 发现膀胱壁局限性增厚或结节
D. 对淋巴结是否转移作出精确判断
E. 确定是否伴有尿路梗阻
14. [单选题]肾单纯性囊肿一般发生部分是( )。
A. 肾盂
B. 肾皮质
C. 肾窦
D. 肾髓质
E. 以上都不是
15. [单选题]10岁,男性,体检发现右下肺有一3cm团块影,CT扫描,肿块为液性密度,边缘光滑,内有小透光区,增强扫描,病变不强化,最可能的诊断为( )。
A. 右下肺隔离症
B. 右下肺支气管扩张
C. 右下肺结核瘤
D. 右下肺炎性假瘤
E. 右下肺先天性孤立性肺囊肿
16. [单选题]为了减少辐射剂量,CT透视时应当严格控制
A. 球管电压
B. 扫描范围
C. 扫描层厚
D. 曝光时间
E. 球管旋转速度
17. [单选题]关于腹膜肿瘤的错误描述是哪一项:( )
A. 原发性以腹膜间皮瘤为主
B. 继发性多来自腹内脏器肿瘤的种植扩散
C. 可发生于腹膜的壁或脏层以及系膜
D. 通常不发生腹水
E. 肿瘤常呈板块状或结节状
18. [单选题]与高血压脑出血比较,脑淀粉样变性出血好发于:( )
A. 基底节
B. 脑室旁
C. 脑干
D. 皮质
E. 小脑
19. [单选题]一般脑血肿多少天后可以进入低密度期:( )
A. 10天
B. 20天
C. 30天
D. 60天
E. 90天
20. [单选题]怀疑股骨头无菌坏死,CT检查不易显示:( )
A. 小囊性变
B. 骨质疏松
C. 小裂纹骨折
D. 小梁密度增高
E. 关节面软骨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