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正高高级职称考试宝典神经内科医学职称正高人机对话题库(H5),更多神经内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正高高级职称考试宝典神经内科医学职称正高人机对话题库(H5),更多神经内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关于小脑幕切迹疝下列哪项正确
  A. 首先出现短暂的同侧瞳孔缩小 
  B. 又称天幕疝和颞叶钩回疝 
  C. 过去称为小脑扁桃疝 
  D. 同侧动眼神经受压,瞳孔散大 
  E. 伴有意识障碍 
 
2. [多选题]瞳孔的正确描述为
  A. <5mm为瞳孔缩小 
  B. <3mm为瞳孔缩小 
  C. <4mm为瞳孔缩小 
  D. <2mm为瞳孔缩小 
  E. 正常瞳孔直径在3~4mm 
 
3. [多选题]一侧中脑出血的临床表现可有
  A. 交叉性瘫痪 
  B. 同侧动眼神经瘫痪 
  C. 同侧面神经瘫痪 
  D. 对侧面神经瘫 
  E. 对侧肢体不自主运动 
 
4. [多选题]浅反射检查包括
  A. 腹壁反射 
  B. 跖反射 
  C. 角膜反射 
  D. 软腭反射 
  E. 咽反射 
 
5. [单选题]过怒主要影响的功能是( )
  A. 呼吸功能 
  B. 藏血功能 
  C. 疏泄功能 
  D. 经气功能 
  E. 运化功能 
 
6. [多选题]脱髓鞘疾病通常是指哪些部位的病变?
  A. 大脑 
  B. 脊髓 
  C. 脑干 
  D. 周围神经 
  E. 小脑 
 
7. [多选题]真性延髓性麻痹的主要表现为
  A. 咽反射消失 
  B. 掌颌反射亢进 
  C. 声音嘶哑 
  D. 舌肌萎缩 
  E. 锥体束征阳性 
 
8. [多选题]肌阵挛性发作的特点是
  A. 短暂快速的某一肌群收缩 
  B. 发作时间短、间隔时间长 
  C. 晨醒或入睡时频繁 
  D. EEG上为多棘慢波 
  E. 多为遗传性疾病 
 
9. [多选题]周围神经病病理改变有
  A. 顺向变性 
  B. 轴突变性 
  C. 节段性脱髓鞘 
  D. 胶质增生 
  E. 颗粒空泡变性 
 
10. [多选题]下列符合丛集性头痛特征的是( )
  A. 女性多见 
  B. 一侧眼眶周围发作性剧烈疼痛 
  C. 反复密集发作 
  D. 同侧颜面部自主神经症状 
  E. 多在每天固定时间发作 
 
11. [多选题]以下临床情况中,可诊断为糖尿病的有( )
  A. 具有糖尿病症状,FPG>7.0mmol/L 
  B. OGTT血糖峰值>11. 1mmol/L 
  C. OGTT 2h血糖>11. 1mmol/L 
  D. 具有临床症状,随机血糖>11. 1mmol/L 
  E. HbAlc≥6.5% 
 
12. [多选题]常见的导致反复单纯眩晕发作的疾患有( )
  A. 后循环缺血性卒中 
  B. 梅尼埃病 
  C. 前庭神经元炎 
  D. 偏头痛相关性眩晕 
  E. 抑郁障碍 
 
13. [多选题]关于颅内转移性肿瘤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 以支气管肺癌最常见 
  B. 转移性肿瘤呈单发或多发结节状,界清 
  C. 转移瘤周围脑水肿明显 
  D. 影像学检查易与原发肿瘤鉴别 
  E. 转移癌的异型性一般较原发癌大 
 
14. [多选题]毫针刺法中常用的进针方法有( )
  A. 夹持进针法 
  B. 指切进针法 
  C. 提捏进针法 
  D. 自然仰卧法 
  E. 舒张进针法 
 
15. [多选题]下面哪些是遗传学特殊诊断方法
  A. 染色体检查 
  B. DNA分析 
  C. 脑脊液检查 
  D. 系谱分析 
  E. 基因产物分析 
 
16. [单选题]治疗瘀血停胃型胃痛的主方是( )
  A. 柴胡疏肝散 
  B. 益胃汤 
  C. 黄芪建中汤 
  D. 保和丸 
  E. 失笑散 
 
17. [单选题]气虚发热的特点为( )
  A. 发热恶寒 
  B. 发热而不恶寒 
  C. 发热而畏寒喜暖 
  D. 劳累后发热 
  E. 生气后发热 
 
18. [单选题]膝中至外踝尖是( )
  A. 18寸 
  B. 13寸 
  C. 14寸 
  D. 16寸 
  E. 19寸 
 
19. [多选题]肝豆状核变性除了神经系统及肝表现外,尚可出现的症状有( )
  A. 骨骼畸形 
  B. Fanconi综合征 
  C. 视神经损害 
  D. 精神异常 
  E. 溶血性贫血 
 
20. [单选题]阳水病证属风水泛滥者,其最佳选方是( )
  A. 麻黄汤 
  B. 五苓散 
  C. 越婢加术汤 
  D. 疏凿饮子 
  E. 实脾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