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临床化学技术卫生副高高级职称职称晋升考试试题(N9),更多临床化学技术(副高)副主任技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生物膜含量最多的脂类是
A. 三酰甘油
B. 胆固醇
C. 糖脂
D. 磷脂
E. 脂肪酸
2. [单选题]程序性文件的结构和内容不包括
A. 前言
B. 封面
C. 目的
D. 适用范围
E. 工作程序
3. [单选题]血小板的产生受许多细胞因子影响,下列组合中在血小板成熟过程中的作用最重要的是
A. IL-13、G-CSF、GM-CSF
B. IL-4、IL-6、TPO
C. EPO、TPO、IL-6
D. IL-6、TPO
E. IL-3、IL-4、IL-6
4. [单选题]认可和认证的区别表现在
A. 对象不同
B. 负责机构不同
C. 性质不同
D. 结果不同
E. 以上都是
5. [单选题]在DNA生物合成中,具有催化RNA指导的DNA聚合反应、RNA水解及DNA指导的DNA聚合反应三种功能的酶是( )
A. 拓扑异构酶
B. DNA连接酶
C. 反转录酶
D. 引物酶
E. DNA聚合酶
6. [单选题]可引起消化道感染的病原菌包括
A. 金黄色葡萄球菌
B. 霍乱弧菌
C. 大肠埃希菌
D. 沙门菌
E. 以上都是
7. [单选题]原粒与原红鉴别,不符合原粒特征的是
A. 胞体圆形或类椭圆形
B. 胞质染深蓝色,常有突起及核周游染区
C. 核染色质呈细致颗粒状
D. 核仁界限清楚
E. 过氧化物酶染色阴性,但后期有时可呈阳性反应
8. [单选题]关于细菌培养基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由多种物质配制成供细菌生长的基质
B. pH值最终要调至7.2~7.4
C. 配制后需灭菌后方可使用
D. 液体培养基可用于增菌
E. 固体培养基可用于分纯细菌
9. [单选题]分立式生化分析仪与管道式生化分析仪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为
A. 前者各个标本和试剂在各自的试管中起反应,后者在同一管道中起反应
B. 后者各个标本和试剂在各自的试管中起反应,前者在同一管道中起反应
C. 两者吸出血清的方式不同
D. 两者添加试剂的方式不同
E. 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不同
10. [单选题]全面质量管理(TQM)的原始动力是致力于
A. 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要求
B. 满足质量要求
C. 提供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信任
D. 将必要的质量活动结合在一起
E. 在减少费用的同时提高检验质量
11. [单选题]下列病变均可发生营养不良性钙化,除外
A. 胰腺炎时的脂肪坏死
B. 结核病时的干酪样坏死
C. 结缔组织的透明变性
D. 血吸虫病时的虫卵结节
E. 维生素D摄入过多的胃黏膜
12. [单选题]能力比对检验(PT)的目的是
A. 评价实验室整体检验能力
B. 评价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个人检验能力
C. 确定检验方法的精密唐
D. 确定某一样品的准确度
E. 确定某一检验方法的准确度
13. [单选题]下面哪项试验不用于免疫性溶血的检查
A. 抗人球蛋白试验
B. 冷热溶血试验
C. 冷凝集试验
D. 自身溶血试验
E. 抗体释放试验
14. [单选题]关于米氏常数,描述正确的是
A. 与酶性质有关
B. 与酶浓度无关
C. 与底物浓度有关
D. 与酶浓度有关
E. 对不同底物具有相同的值
15. [单选题]正常人血红蛋白含量女性为( )。
A. 110~150g/L
B. 120~160g/L
C. 110~160g/L
D. 110~170g/L
E. 170~200g/L
16. [单选题]葡萄糖与甘油之间的代谢中间产物是( )
A. 3-磷酸甘油酸
B. 丙酮酸
C. 磷酸二羟丙酮
D.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E. 乳酸
17. [单选题]某患者进行实验室检查结果如下:ANA(+)、抗dsDNA抗体(-),进一步行抗ENA抗体谱检测,抗SSA抗体(+)、抗SSB抗体(+),则该患者可诊断为
A. RA
B. SLE
C. SS
D. PM
E. MCTD
18. [单选题]患儿男,5岁。因不慎将石子吞入气管。顿时咳嗽,呼吸困难,面色发紫,父母急送至医院成人急诊室,成人急诊室医务人员要求家属把小孩送到儿科去诊治,由于来回奔波延误了时间,小孩终因窒息而死亡。为此家属与医院发生争执,要求赔偿一切损失。从伦理学角度分析,医务人员正确的行为应是
A. 立即去呼吸科抢救
B. 立即去耳鼻喉科抢救
C. 立即去儿科抢救
D. 立即采取措施,排除异物
E. 立即请相关人员会诊
19. [单选题]评价血液葡萄糖水平测定时,下列各项中错误的是
A. 全血分析前放置一段时间会使结果偏低
B. 血浆是测定葡萄糖的最好样品
C. 毛细血管内葡萄糖浓度低于静脉血葡萄糖浓度
D. 无特殊原因应空腹抽血测试
E. 标本尽量不要溶血
20. [单选题]“即刻性”质控经常应用于
A. 荧光免疫实验
B. 免疫比浊实验
C. 化学发光实验
D.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E. 免疫电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