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高级职称(正高)考试宝典推拿正高卫生高级职称冲刺密卷案例分析题正确答案(J3),更多推拿(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高级职称(正高)考试宝典推拿正高卫生高级职称冲刺密卷案例分析题正确答案(J3),更多推拿(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单选题]陈某,男,60岁。平素脾胃欠佳,因食生冷,症见胁腹胀痛,畏寒肢冷,大便已4日未行,时呕吐,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腻,脉沉紧,方选
  A. 桃仁承气汤 
  B. 厚朴三物汤 
  C. 大黄附子汤 
  D. 当归生姜羊肉汤 
  E. 大建中汤 
 
2. [多选题]针灸治疗肝气郁结月经先后无定期正确的有
  A. 疏肝理气 
  B. 针刺用泻法 
  C. 针刺用补法 
  D. 以中脘、三阴交、肝俞为主穴 
  E. 以任脉、足太阴经穴为主 
 
3. [多选题]温病清解气热法主要分为以下哪几种( )
  A. 轻清宣气 
  B. 辛寒清气 
  C. 分利湿热 
  D. 清热泻火 
  E. 分消走泄 
 
4. [单选题]患者心下痞,按之濡软,复见恶寒汗出。可用下列哪方治疗
  A. 附子泻心汤 
  B. 五苓散 
  C. 半夏泻心汤 
  D. 大黄黄连泻心汤 
  E. 生姜泻心汤 
 
5. [单选题]患者因冬月产后,少腹拘急,痛轻势缓,连及两胁,喜温喜按,舌淡苔白,脉细而弱者,最佳方为
  A. 大乌头煎 
  B. 大建中汤 
  C. 小建中汤 
  D. 乌头桂枝汤 
  E. 当归生姜羊肉汤 
 
6. [多选题]邪热久羁,耗损肾阴常见症状有( )
  A. 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 
  B. 口燥咽干 
  C. 舌干绛枯萎 
  D. 脉虚耳聋 
  E. 苔黄燥 
 
7. [单选题]太阴病发黄,其治法为
  A. 温阳散寒,健脾燥湿 
  B. 温补肾阳,利水退黄 
  C. 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D. 温中散寒,利湿退黄 
  E. 健脾和胃,行气利水 
 
8. [单选题]据《素问·调经论》所述,导致内热的原因是
  A. 感寒 
  B. 感热 
  C. 伤于饮食 
  D. 伤于情志 
  E. 有所劳倦 
 
9. [多选题]病机十九条中,"皆属于热"的条文有( )
  A. 诸热瞀瘛 
  B. 诸呕吐酸,暴注下迫 
  C. 诸胀腹大 
  D. 诸病有声,鼓之如鼓 
  E. 诸逆冲上 
 
10. [多选题]春温阴虚证型有( )
  A. 阴虚火炽 
  B. 邪留阴分 
  C. 真阴亏损 
  D. 虚风内动 
  E. 肺胃阴伤 
 
11. [单选题]干姜附子汤证"烦躁"的病机是
  A. 阳气受伤,虚阳被盛阴所逼 
  B. 阴阳俱虚,阳无所附 
  C. 阴盛格阳,虚阳外越 
  D. 阴盛阳脱,正不胜邪 
  E. 以上都不是 
 
12. [多选题]柴胡桂枝干姜汤证中,反映其水饮内停的主要表现有( )
  A. 胸胁满微结 
  B. 往来寒热 
  C. 小便不利而渴 
  D. 不呕 
  E. 但头汗出 
 
13. [单选题]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治用
  A. 附子粳米汤 
  B. 大建中汤 
  C. 理中汤 
  D. 赤丸 
  E. 大黄附子汤 
 
14. [多选题]一指禅推法的动作要领可以概括为
  A. 沉肩 
  B. 垂肘 
  C. 悬腕 
  D. 掌虚 
  E. 指实 
 
15. [单选题]《金匮要略》黄疸病篇中,重点论述的内容是
  A. 火劫发黄 
  B. 燥结发黄 
  C. 女劳发黄 
  D. 寒湿发黄 
  E. 湿热发黄 
 
16. [单选题]叶天士所谓"浊邪害清"的临床表现是
  A. 口鼻咽唇干燥 
  B. 耳聋鼻塞 
  C. 昏谵舌謇 
  D. 溲短尿浊 
  E. 脘腹胀满 
 
17. [多选题]外感发热处方为推攒竹.坎宫,揉太阳,清肺经.天河水。风寒者可加
  A. 推三关 
  B. 退六腑 
  C. 掐、揉二扇门 
  D. 拿风池 
  E. 拿丰隆 
 
18. [单选题]《热论》中热病的“两感于寒”指
  A. 重复感受寒邪 
  B. 外感寒邪,内伤冷饮 
  C. 表里两经俱受寒 
  D. 手足太阳两经俱受寒 
  E. 以上均不是 
 
19. [单选题]"阳明病,谵语,发潮热",大便不通,小承气汤主之,其脉象应是
  A. 脉沉实 
  B. 脉迟有力 
  C. 脉滑而疾 
  D. 脉沉紧 
  E. 脉实大 
 
20. [多选题]高血压病腹部的操作,可应用
  A. 摩法按顺时针方向操作 
  B. 摩法在腹部移动按逆时针方向进行 
  C. 按、揉中脘、气海等穴 
  D. 擦腹部,以透热为度 
  E. 拍击腹部,使皮肤微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