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正高高级职称考试宝典2024营养与食品卫生卫生正高高级职称易错易混考试试题(C9),更多营养与食品卫生(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正高高级职称考试宝典2024营养与食品卫生卫生正高高级职称易错易混考试试题(C9),更多营养与食品卫生(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单选题]十二经脉的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是( )
  A. 浮络 
  B. 孙络 
  C. 经筋 
  D. 别络 
  E. 皮部 
 
2. [多选题]鼻旁窦主要包括( )。
  A. 鼻窦 
  B. 额窦 
  C. 蝶窦 
  D. 筛窦 
  E. 上颌窦 
 
3. [多选题]关于能量消耗,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基础代谢的能量消耗是人体主要的能量消耗 
  B. 某5岁男孩一日的全部能量消耗包括基础代谢、体力活动、食物热效应 
  C. 食物热效应消耗的能量与进食速度、膳食构成、进食量等有关 
  D. 基础代谢的能量消耗受体表面积、生理病理状况和环境的影响 
  E. 以上都不对 
 
4. [单选题]下列不属四君子汤组成的药物是( )
  A. 人参 
  B. 炙甘草 
  C. 黄芪 
  D. 白术 
  E. 茯苓 
 
5. [多选题]铅主要损害人体的( )
  A. 肾脏 
  B. 骨骼 
  C. 消化系统 
  D. 造血系统 
  E. 神经系统 
 
6. [多选题]气的分类主要有( )
  A. 元气 
  B. 宗气 
  C. 肾气 
  D. 卫气 
  E. 营气 
 
7. [多选题]低蛋白膳食的适用对象有( )。
  A. 肝性脑病 
  B. 急性肾炎 
  C. 尿毒症 
  D. 结核病 
  E. 以上都适用 
 
8. [多选题]合成食用色素的生产必须严格管理,要求包括( )
  A. 纯度达85%以上 
  B. 纯度达95%以上 
  C. 砷(以As计)≤1mg/kg 
  D. 铅(以Pb计)≤10mg/kg 
  E. 铜(以Cu计)≤30mg/kg 
 
9. [多选题]预防心肌梗死主要针对( )。
  A. 过度疲劳 
  B. 动脉粥样硬化 
  C. 低血糖 
  D. 病毒感染 
  E. 心律失常 
 
10. [多选题]营养缺乏原发性因素有( )。
  A. 吸收障碍 
  B. 摄入量不足 
  C. 药物影响 
  D. 生理需要量增加 
  E. 精神紧张 
 
11. [多选题]适宜食品冷藏的温度是
  A. 0~15℃ 
  B. 4~8℃ 
  C. -2℃ 
  D. -4℃ 
  E. 17℃ 
 
12. [多选题]为预防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营养师进行饮食指导的内容包括( )。
  A. 纠正偏食、挑食的饮食习惯 
  B. 牛奶是防治缺铁的理想食品 
  C. 维生素C可促进铁的吸收 
  D. 早产儿应及早补充铁剂 
  E. 蛋类是防治缺铁的理想食品 
 
13. [单选题]月经停闭数月,头晕心悸,气短无力,面色萎黄,舌淡苔薄,脉细无力。方选( )
  A. 参苓白术散 
  B. 人参养荣汤 
  C. 加减苁蓉菟丝子丸 
  D. 丹溪治湿痰方 
  E. 逍遥散 
 
14. [多选题]急性胰腺炎的全身并发症有( )。
  A. 低血压 
  B. 休克 
  C. 消化道出血 
  D. 心功能衰竭 
  E. 肠炎 
 
15. [单选题]湿热浸淫证湿疮的主要证候不包括下列选项中的( )
  A. 发病较缓 
  B. 皮肤潮红灼热 
  C. 水疱渗液瘙痒 
  D. 可泛发全身 
  E. 伴身热心烦 
 
16. [多选题]属清热剂的方剂是( )
  A. 白虎汤 
  B. 犀角地黄汤 
  C. 白头翁汤 
  D. 龙胆泻肝汤 
  E. 小柴胡汤 
 
17. [多选题]小肠作为吸收的主要场所的有利条件有( )。
  A. 糖类、蛋白质、脂类已消化为可吸收的物质 
  B. 小肠的吸收面积大 
  C. 小肠有特殊的绒毛结构 
  D. 食物在小肠内停留的时间较长 
  E. 节律性分节运动 
 
18. [多选题]评价机体钙营养状况可采用的方法有
  A. 测定血清钙 
  B. 测定粪便中的钙 
  C. 调查骨质疏松和骨折的发生率 
  D. 测定钙的摄入量与排出量 
  E. 测定骨密度 
 
19. [多选题]谷类所特有的蛋白质为( )
  A. 谷蛋白 
  B. 球蛋白 
  C. 清蛋白 
  D. 醇溶蛋白 
  E. 酪蛋白 
 
20. [多选题]牛乳中具有抑菌、杀菌作用的体系包括( )。
  A. 过氧化物酶 
  B. ATP 
  C. 过氧化氢 
  D. 硫氰酸盐 
  E. 溶菌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