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诊断结核性脑膜炎最可靠的依据是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2-02  [手机版]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诊断结核性脑膜炎最可靠的依据是"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儿科护理(副高)副主任护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在线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单选题]诊断结核性脑膜炎最可靠的依据是

A. 脑脊液压力增高
B. 脑脊液外观呈毛玻璃样
C. 脑脊液放置24小时有薄膜形成
D. 脑脊液中找到结核杆菌
E. 脑脊液中糖和氯化物降低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单选题]皮肤及黏膜表层向深层转移属于

A. 血液、淋巴转移
B. 种植转移
C. 深层转移
D. 横向转移
E. 纵向转移

正确答案 :E


[单选题]结核性脑膜炎最易发生在结核原发感染后

A. 2~4周以内
B. 1~3个月以内
C. 3~6个月以内
D. 6~12个月以内
E. 24个月以内

正确答案 :C

解析:一般多在原发结核感染后3个月一6个月内发病,多见于1 ~3岁的小儿。


[单选题]2:1等张含钠液的组成是指

A. 2份生理盐水,1份1.4%碳酸氢钠
B. 2份生理盐水,1份5%碳酸氢钠
C. 2份11.2%乳酸钠,1份生理盐水
D. 2份5%碳酸氢钠,1份生理盐水
E. 2份生理盐水,1份5%葡萄糖

正确答案 :A

解析:该题是专业实践记忆题。备选答案均为混合溶液的成分的描述。临床常用的混合溶液2:1液应是由2份生理盐水和1份1.4%碳酸氢钠组成的,其渗透压为等张,一般用于低渗性或重度脱水。混合溶液均是由等渗液体组成,除A、E选项外,每组混合溶液中都有一种高渗液体,所以不正确,E选项虽然都是等渗液体,但组成的成分不正确,故该题正确的答案是A。


[单选题]3岁以下小儿,家中有开放性结核患者,没接种过卡介苗,但PPD试验转阳性。该小儿无症状,未发现结核病灶,对该小儿应采取的措施是

A. 立即接种卡介苗
B. 用标准疗法化疗
C. 用两段疗法化疗
D. 预防性化疗
E. 暂时观察,不用药

正确答案 :D

解析:该小儿有结核密切接触史,PPD试验又呈阳性,虽无症状且未发现结核病灶,但应进行预防性化疗。


[单选题]不宜定期注射丙种球蛋白制剂的免疫缺陷病是 ( )

A. Wiskott-Aldrich综合征
B. 全丙种球蛋白低血症
C. X-伴性高IgM免疫缺陷
D. 选择性IgA缺乏症
E. 抗体水平接近于正常的抗体缺陷

正确答案 :D

解析:选择性IgA缺乏症不宜定期注射丙种球蛋白制剂的免疫缺陷病


[单选题]有机磷农药中毒呼吸中会带有

A. 蒜臭味
B. 鼠尿味
C. 粪臭味
D. 苦杏仁味
E. 烂苹果味

正确答案 :A

解析:有机磷农药中毒出现瞳孔缩小,肌束震颤,分泌物增加如多汗、流涎、流泪、肺部罗音(急性肺水肿),皮肤出现红斑或水疱等。某些有机磷农药具有特殊的蒜臭味或芳香味。


[单选题]在基础代谢状态下,小儿的脑耗氧相当于成人的

A. 1.5倍
B. 2倍
C. 2.5倍
D. 3倍
E. 4倍

正确答案 :C

解析:小儿的脑耗氧量,在基础代谢状态下占总耗氧的50%,而成人则为20%,相当于成人的2.5倍。


[多选题]关于人际传播中的谈话技巧,说法正确的是

A. 内容明确
B. 重点突出
C. 语速适中
D. 避免对视
E. 适当重复

正确答案 :ABCE

解析:内容明确,重点突出,语速适中,合理对视,适当重复都是人际传播中的谈话技巧。故选ABCE。


[单选题]上呼吸道感染时炎症向邻近器官蔓延可并发

A. 败血症
B. 风湿热
C. 胃肠炎
D. 咽后壁脓肿
E. 支气管肺炎

正确答案 :D

解析:得了上呼吸道感染后,机体抵抗力下降,一些细菌如链球菌、肺炎球菌、流感杆菌等,乘机侵入人体,继发细菌感染。感染可以向下呼吸道及邻近器官蔓延,引起气管炎、肺炎、咽后壁脓肿、鼻窦炎等,甚至可以通过血循环向全身播散,引起败血症及各种化脓性疾病。如炎症向下蔓延则可引起气管炎、支气管炎或肺炎。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gq7q75.html
  • 下一篇:异烟肼的副作用是 结核预防性化疗使用的药物是新生儿破伤风控制惊厥应首选口服给药时以下哪项正确下列不属于手足口病传播途径的是(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用甲状腺制剂过程中,便秘 烦躁,顿服,防止呛咳。采用奶瓶喂药会使小婴儿再
  •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sbd.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