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副高医学高级职称2023冲刺密卷详细解析(AJ5),更多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不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是
A. 张某吃了不洁食物造成的食物中毒事件
B. 2003年在某地发生的井喷硫化氢事件
C.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D. 某工厂发生的苯中毒事件
E. 某医院的放射源丢失事件
2. [单选题]教育过程卫生的核心问题是( )
A.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B. 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C. 创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D. 完成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
E. 避免学生从学习疲劳发展为过劳
3. [单选题]小儿惊风多见( )
A. 面色淡青或青黑
B. 面色与口唇青紫
C. 眉间、鼻柱、唇周发青
D. 面色青黄无华
E. 满面通红
4. [多选题]适用于提高培训对象的沟通技能的教学方法有
A. 角色扮演
B. 头脑风暴
C. 小组讨论
D. 模拟训练
E. 案例分析
5. [单选题]关于健康咨询技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友好的
B. 咨询者应适当地缩小与来访者的距离
C. 多提封闭性问题
D. 鼓励对方的思想暴露
E. 在信息反馈阶段要使用建议性语言
6. [单选题]半纵向调查方法是指
A. 实际就是追踪性调查方法
B. 实际就是横断面调查方法
C. 是追踪性调查和横断面调查的混合方法
D. 是随机的调查方法
E. 是普查
7. [单选题]关于社区卫生服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以人的健康为中心
B. 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
C. 需要借助于先进的诊疗技术
D. 符合“低水平,广覆盖”原则
E. 以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最终目的
8. [单选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传播是一种社会性传递信息的行为,是个人之间、集体之间以及集体与个人之间交换、传递新闻、事实、意见的信息过程
B. 健康传播是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重要手段和策略
C. 健康传播是指以“人人健康”为出发点,运用各种传播媒介渠道和方法,为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目的而制作、传递、分散、分享健康信息的过程
D. 健康传播是一般传播行为在医学领域的具体和深化,并有其独自的特点和规律
E. 健康传播是特殊传播行为在医学领域的具体和深化
9. [多选题]t分布曲线与标准正态分布曲线比较,有如下特点
A. t分布曲线的峰随自由度增加而变高
B. t分布曲线的峰随自由度增加而变低
C. t分布曲线的尾部随自由度增加而变高
D. 峰是前者略低,尾部是前者略高
E. 峰是前者略高,尾部是前者略低
10. [单选题]盖林(Guerin)是
A. 德国人
B. 英国人
C. 美国人
D. 法国人
E. 瑞典人
11. [单选题]炙甘草汤中,治疗心悸、脉结代之君药是( )
A. 党参
B. 桂枝
C. 炙甘草
D. 麦冬
E. 熟地
12. [单选题]在配对比较的差值符号秩和检验中,如果有两个差值为0,则
A. 对正秩和有0.5和1,对负秩和有-0.5和-1
B. 对正秩和有2,对负秩和有-2
C. 对正秩和有3,对负秩和有-3
D. 对正秩和有1.5,对负秩和有-1.5
E. 0舍弃不计
13. [单选题]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在于
A. 研究疾病的病因学
B. 在群体水平上研究疾病现象
C. 不提供药物治疗
D. 不研究疾病的预后
E. 提供诊断依据
14.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是我们在病例对照研究中选择对照时最理想的对照来源
A. 社会团体人群中的非该病病例或健康人
B. 同一或多个医疗机构中诊断的其他病例
C. 病例的邻居或所在居委会、住宅区内的健康人或非该病病人
D. 病例的同事
E. 病例的配偶
15. [单选题]观察单位为研究中的
A. 样本
B. 个体
C. 全部对象
D. 观察指标
E. 影响因素
16. [单选题]时行感冒热毒症状明显,且多人同时发病,症状相类,当以银翘散加以下药物中的( )
A. 益气药
B. 辛温解表药
C. 攻里药
D. 清热解毒药
E. 宣肺解表药
17. [多选题]关于流行病学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 流行病学主要研究疾病的分布及病因
B. 只研究传染病
C. 只研究非病人
D. 研究控制和预防疾病的对策和措施
E. 以人群为研究对象
18. [多选题]为早期发现尘肺病人,不需要做的检查项目是
A. 观察职业史
B. 肺功能检查
C. 拍胸大片
D. 肝肾检查
E. 监测工作环境
19. [单选题]患有以下哪种疾病死亡的患者尸体,进行卫生学处理后必须火化
A. 艾滋病、鼠疫、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B. 鼠疫、霍乱、炭疽
C.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炭疽、肺结核
D. 艾滋病、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霍乱
E.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霍乱
20. [单选题]邀请教育对象到健康育机构进行改变行为的劝说是
A. 劝说优势法
B. 谈话优势法
C. 居家优势法
D. 访谈优势法
E. 教育优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