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中医儿科副高高级职称历年考试真题(AI3)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3-12-19   [手机版]    

中医儿科副高高级职称历年考试真题(AI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医儿科副高高级职称历年考试真题(AI3),更多中医儿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附子泻心汤的煮法是

A. 先煮附子,后下大黄、黄连、黄芩
B. 以水七升,煮取三升
C. 先煮黄芩,黄连、附子、大黄后下
D. 用麻沸汤渍大黄、黄芩、黄连、附子
E. 以上均不是


2. [单选题]患儿,10个月。体重7.6Kg,人工喂养,近两月加食肉末后,食而不化,大便偏稀,夹有不消化食物,不思进食,多汗肢倦,乏力易感,面色不华,舌质淡,苔薄白腻,脉缓无力。以下治法哪项不宜

A. 运脾
B. 健脾
C. 燥湿
D. 导滞
E. 益气


3. [单选题]患儿,2岁。体重7kg,腹大如鼓,青筋暴露,四肢大肉尽脱,杳不思食,精神萎靡,疲乏无力,舌质淡嫩,苔薄少,指纹淡。其病机是

A. 脾胃失和,纳化失健
B. 脾胃虚损,积滞内停
C. 肝血不足,筋脉失养
D. 脾胃虚衰,气血两败
E. 肾阳虚衰,精髓不充


4. [单选题]五脏分阴阳,肝的阴阳属性是

A. 阳中之阳
B. 阳中之阴
C. 阴中之阳
D. 阴中之阴
E. 阴中之至阴


5. [单选题]患者身体浮肿,腰以下尤甚,畏寒肢冷,腰膝酸冷,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宜诊为

A. 肾阳虚证
B. 心肾阳虚证
C. 脾阳虚证
D. 脾肾阳虚证
E. 肾虚水泛证


6. [单选题]病毒性心肌炎的主要病原是

A. 柯萨奇甲组病毒
B. 柯萨奇乙组病毒(1~6型)
C. 腺病毒、合胞病毒
D. 流感和副流感病毒
E. 带状疱疹、单纯疱疹病毒


7. [单选题]治疗痰热咳嗽的首选方剂是

A. 桑白皮汤
B. 桑菊饮
C. 麻杏石甘汤
D. 清金化痰汤
E. 大青龙汤


8. [多选题]下列对夏季热描述错误的是

A. 发病季节多集中在7、8、9三个月
B. 气温越高,夏季热的症状越重
C. 多见于体弱儿童和弱智儿
D. 可连续发病数年,且症状越来越重
E. 会出现人营入血的重证


9. [单选题]患儿,2岁。白天多汗周余,汗出遍身而不温,畏寒恶风,时伴低热,纳差神疲,舌质淡,苔薄白,脉缓。其病机为

A. 肺卫不固
B. 营卫失调
C. 气阴亏虚
D. 心脾不足
E. 湿热迫蒸


10. [单选题]下列选项属五行之"土"的是

A. 目
B. 舌
C. 口
D. 鼻
E. 耳


11. [单选题]患儿1岁,患夏季热,属暑伤肺胃型初起症见鼻塞、壮热、无汗,舌苔薄白。用方首选

A. 藿香正气散
B. 新加香薷饮
C. 清暑益气汤
D. 白虎汤
E. 银翘散


12. [单选题]小儿指纹分三关,从虎口到食指端依次为

A. 命关、气关、风关
B. 气关、命关、风关
C. 气关、风关、命关
D. 风关、气关、命关
E. 风关、命关、气关


13. [单选题]肝气犯胃呕吐而兼见烦躁、舌红苔黄者,宜在解肝煎的基础上加用

A. 栀子豉汤
B. 泻心汤
C. 左金丸
D. 清胃散
E. 龙胆泻肝汤


14. [单选题]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的主要临床表现为

A. 反复严重的支原体感染
B. 反复严重的真菌感染
C. 反复严重的病毒感染
D. 反复严重的细菌感染
E. 反复严重的混合感染


15. [单选题]手足口病的皮疹特征主要表现为

A. 丘疹
B. 斑丘疹
C. 疱疹
D. 风团
E. 丘疹、疱疹、结痂并存


16. [单选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的"浊阴"指的是

A. 粪便和尿液
B. 水道中的阴液
C. 化生的精血津液
D. 浓厚的营养物质
E. 痰饮等病理产物


17. [单选题]下列说法哪项是错误的( )

A. 12岁时上部量等于下部量
B. 前囟应在小儿出生后的12~18个月闭合
C. 2周岁时头围约为48cm
D. 乳牙约在2~2.5岁出齐
E. 4岁的小儿呼吸的正常值是25~30次/分钟


18.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厌食的常见病因的是( )

A. 他病伤脾
B. 喂养不当
C. 先天不足
D. 情志失调
E. 脾肾阴虚


19. [多选题]有关小儿脊柱的发育,下列哪些项是恰当的

A. 3个月抬头时出现颈椎前凸
B. 新生儿脊柱仅轻微前凸
C. 6个月会坐时出现胸椎后凸
D. 生后第1年脊柱增长较下肢慢
E. 以上都不是


20. [单选题]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者,是哪种原因转属阳明

A. 发汗太过,损伤津液
B. 发汗不彻,邪热入里
C. 伤寒未经治疗,燥热转甚
D. 燥热之邪,盛于阳明
E. 少阳病误汗,利小便,津伤化燥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gqqe2n.html
  • 下一篇:2023中医儿科医学副高模拟在线题库(AI3) 可见白斑,舌红,脉细。其治法是痄腮温毒在表的首选方是提出湿温"汗之则神昏耳聋,不妥当的是暑湿的发病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后天获得性弓形虫病局限性感染最多表现为紫癜实证早期治宜《灵枢·本藏》认为六腑具有的
  •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sbd.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