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副高职称考试宝典中西医结合骨科医学副高优质考试试题(AJ4),更多中西医结合骨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副高职称考试宝典中西医结合骨科医学副高优质考试试题(AJ4),更多中西医结合骨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多选题]下列哪项属于不稳定性骨折
  A. 椎体压缩超过1/2 
  B. 椎体粉碎并压缩 
  C. 椎体骨折伴韧带撕裂 
  D. 椎体骨折伴有脱位 
  E. 椎体骨折伴附件骨折 
 
2. [单选题]《素问·五脏别论》中“魄门亦为五脏使”的“魄门”指
  A. 汗孔 
  B. 玄府 
  C. 气门 
  D. 肛门 
  E. 以上都不是 
 
3. [多选题]肩关节最易引起关节脱位的原因是( )
  A. 典型的杵臼关节 
  B. 关节结构不稳定 
  C. 关节周围肌肉覆盖少 
  D. 活动度小 
  E. 活动度大 
 
4. [单选题]患者,女,75岁,股骨颈骨折,GardenⅣ型,首选的治疗方法是
  A. 三翼钉内固定术 
  B. 人工髋关节置换 
  C.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D. 加压空心钉内固定 
  E. 保守治疗 
 
5. [单选题]腓骨上段骨折,危害最严重的损伤是
  A. 不连续 
  B. 腓总神经损伤 
  C. 近端胫腓关节脱位 
  D. 畸形愈合 
  E. 腓侧副韧带损伤 
 
6. [单选题]闭合性气胸处理错误的是:
  A. 必要时用负压吸引 
  B. 穿刺或切开部位在锁骨中线第二肋间 
  C. 肺压缩>50%时应排气 
  D. 常用胸腔闭式引流 
  E. 一般不用麻药 
 
7. [多选题]C3-7负责的活动范围包括
  A. 屈 
  B. 右侧弯 
  C. 左侧弯 
  D. 旋转 
  E. 伸 
 
8. [单选题]桡骨下端桡侧面腱鞘通过的肌腱是
  A. 拇内收肌、伸拇短肌 
  B. 拇内收肌、外展拇长肌 
  C. 伸拇短肌、外展拇长肌 
  D. 伸拇长肌、外展拇长肌 
  E. 拇内收肌、伸拇长肌 
 
9. [多选题]骨折功能复位标准,包括:
  A. 旋转移位可不完全纠正 
  B. 儿童骨折分离移位应完全纠正 
  C. 对位:骨端应达3/4 
  D. 与关节活动方向一致的成角必须纠正 
  E. 下肢短缩应控制在2cm以内 
 
10. [单选题]外科颈骨折晚期并发症以下哪一项不常见
  A. 肱骨头缺血性坏死 
  B. 肱二头肌肌腱炎 
  C. 冈上肌肌腱炎 
  D. 继发性肩周炎 
  E. 高举功能受限 
 
11. [多选题]阳明病的主要成因是( )
  A. 他经传来 
  B. 本经自发 
  C. 体质虚弱 
  D. 过早发汗 
  E. 过早攻下 
 
12. [多选题]《素问·脉要精微论》中形容夏天脉象的生理变化有
  A. 浮 
  B. 洪 
  C. 泛泛乎万物有余 
  D. 在肤 
  E. 矩 
 
13. [单选题]锁骨骨折常用的整复手法为
  A. 拔伸托入法 
  B. 手牵足蹬法 
  C. 外展屈曲法 
  D. 膝顶复位法 
  E. 椅背复位法 
 
14. [多选题]下列哪项是理筋手法的禁忌症( )
  A. 妊娠 
  B. 恶性肿瘤 
  C. 骨髓尖 
  D. 年老体弱 
  E. 骨结核 
 
15. [多选题]“阳明病,法多汗,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状”的机理有可能是( )
  A. 发黄后期,湿邪阻于肌肤 
  B. 津血不足,肌肤腠理去陈生新功能下降 
  C. 素体津气不足,汗出无源 
  D. 热欲外越不得汗,热邪郁于肌肤 
  E. 外邪郁于肌肤,腠理闭塞 
 
16. [单选题]X线表现的严重程度与患者的无明显临床症状不相称,为下述何种肿瘤骨转移的特征
  A. 甲状腺癌骨转移 
  B. 前列腺癌骨转移 
  C. 乳癌骨转移 
  D. 肾癌骨转移 
  E. 鼻咽癌骨转移 
 
17. [多选题]叶天士认为,三焦之邪不得从外解,必致成里结。“里结”在哪些脏腑:( )
  A. 脾 
  B. 肺 
  C. 募原 
  D. 肠 
  E. 胃 
 
18. [单选题]杜加(Dugas)征,用于检查
  A. 肘关节脱位 
  B. 膝关节脱位 
  C. 肩关节脱位 
  D. 髋关节脱位 
  E. 腕关节脱位 
 
19. [多选题]《普济方》中鉴别髋关节前后脱位的依据是
  A. 粘膝不能开 
  B. 患肢屈曲 
  C. 患肢增长 
  D. 不粘膝 
  E. 患肢缩短 
 
20. [多选题]下面哪些治法适应于治疗湿病( )
  A. 微汗法 
  B. 泻下法 
  C. 利小便法 
  D. 温阳法 
  E. 健脾法